中文系、梦想、乡村及其他
2011-06-23李浩
偶然有个机会,与一家报社的领导去近郊采风。车上,这位从普通记者做起、在新闻事业上颇有建树的先生,与笔者谈了一路的文学。更令笔者唏嘘不已的是,他当年曾经在本刊编辑部实习过,毕业时还特别希望做文学编辑工作;至今,他还自费订阅《收获》等文学期刊,晚上没有应酬的时候,他基本都在阅读各种文学作品;他说,尽管他就读的复旦大学中文系当时的系主任曾经明确地告诉他和他的同学们,“中文系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但是,他一直有着当作家的梦想,至今也没有改变。
中文系到底是不是培养作家的地方?我不敢妄加评断,很多作家都是中文系毕业也是不争的事实。至少,复旦中文系就出了个卢新华,一篇名为《伤痕》的短篇小说成就了“伤痕文学”,也成就了他本人在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地位。少年成名的卢新华后来寻梦美国,据说在拉斯维加斯的赌场里工作,很多中国游客在那里都见过他。那时那地,他有没有放弃自己的文学梦想,我不知道,依稀记得去年有媒体报道,他已经回国并准备重新投入创作。这样看来,他的文学梦是不曾破灭的。
一个有梦想的人是值得尊敬的。还说上面那位报社先生,在农村上学的时候,他从姑姑家借到一本破旧的《三国演义》,一连读了好几遍。那时,除了课本,在农村能找到的课外书籍少之又少。广播里在播送着刘兰芳播讲的《岳飞传》,他边听边记录,记了好几个大本子。尽管乡下很贫穷,但人们对知识的渴望却格外强烈,每一个乡下的孩子都有着天大的梦想。你可以说他不现实,但梦想引发的动力是无与伦比的。
多年来,我一直在琢磨一个现象:几乎所有的作家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农村经历,农村广阔天地给予他们的营养,使之他们的作品充满了灵动的气息。同样,现在热爱文学、勤奋创作的人也大多来自经济不发达省份和地区。他们用文字当做食粮,他们依偎文字获得温暖。所有的一切,其实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们有梦想,而自然淳朴的乡间则有着无限梦想的土壤。
我们常常会怀念起上世纪八十年代的美好时光,那是中国文学的黄金时代。刚刚从禁锢年代走出的人们,心中充满无限美好的梦想,继而焕发出巨大的热情甚至狂热,一切都充满了希望。整个社会,都是激情荡漾。在那个城乡差别很大的年代,唯有在对文学的追求上,乡下人才可以与城里人平起平坐。
当物质极大丰富,社会高度发达,是否就意味着不再需要梦想?城市在迅速扩大,乡村已没了先前的韵致,我们曾经的梦想到哪里寄托?
一个没有梦想的人生是苍白的,一个没有梦想的社会是浮躁的,一个没有梦想的国度是没有活力的……
梦想是一对翅膀,插上它,心才会跟着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