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份令人兴趣盎然的杂志

2011-06-23北海

海燕 2011年11期
关键词:乌云海燕报业

文_北海

6月22日,北京农业展览馆新馆,笔者在“纪念建党90周年党报党刊事业发展成就展”上偶然发现了,我高兴得几乎是喊出来的:“啊,《海燕》!”我三步并作两步走上前去,拿起一本放在展台上的《海燕》,一看,是今年的第六期。匆忙打开,恰好翻到中间的彩色插页:“大连作协组织作家赴福建采风”、“作家诗人走进花园口”、“《海燕》亮相徒步大会”、“2011《海燕》之春诗歌笔会在歇马山庄举行”……

33年前,我参军到大连,当上一名水兵。闲暇时买了一本《海燕》杂志,每当课余自由活动时间,我就会拿出来看看,我喜欢杂志里面的小说、诗歌、散文,有时还会联想到中学课文高尔基的《海燕》。

面对大海,我高声背诵:“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一会儿翅膀碰着波浪,一会儿箭一般地直冲乌云,它叫喊着——就在这鸟儿勇敢的叫喊声里,乌云听出了欢乐。”虽然我没有文人墨客的豪情,但我却有水兵的情怀。当兵5年中,我积攒了一大摞《海燕》,它成了我的良师益友,在《海燕》的熏陶下,我写的“豆腐块”也频频在《人民海军报》等报刊上发表。转业后,我走进了报社的大门。20多年来,每当我忆起自己军旅生活的时候,每当回想起自己初学写作的时候,都会想起《海燕》杂志。这次随报业集团进京参展,意外地再一次捧读我常常想起的《海燕》杂志。

《海燕》杂志是随大连报业集团的《大连日报》、《大连晚报》、《新商报》、《大连法制报》、《东北之窗》一起组成的“四报两刊”来参展的。大连报业集团是作为辽宁省计划单列市党报代表参加了展览,虽然规模不算宏大,但展品颇具特色,亮点颇多,加之设计新颖,图文并茂,吸引众多参观者驻足观看。

我在翻阅《海燕》时,发现不少观众与我一样对《海燕》情有独钟。一位北京媒体资深记者在翻阅《海燕》时,向我和他身边的人介绍说:“《海燕》早在1954年就创刊了,上世纪80年代宋学武的《敬礼!妈妈》、达理的《路障》和庞泽云的《夫妻粉》等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作品都是《海燕》刊发的。著名作家邓刚、孙惠芬等的处女作也是由《海燕》发表的。那些年,是《海燕》提高了大连的知名度及在全国的影响力……”

《海燕》在第18届中国国际广告节受到读者追捧。摄影/古莲

一个女孩欣喜地拿起《海燕》增刊《海燕·大连旅游》,说:“大连作为一个旅游名城,应该有一本自己的旅游杂志。你们看,这里既有名家的散文、诗歌、小说,又有到大连旅游的吃喝玩乐介绍。如品读素素的《城市的封面》这篇美文,不但欣赏到作者对中山广场、人民广场、星海广场的生动叙述和描绘,而且得知了三个广场的历史和功能,获得了更多的旅游观点——什么好看、什么好吃、什么好住。”

一位军人对笔者说:“大连的确很美,我去过多次,可还想去,大连的老虎滩海洋公园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这本杂志里有一篇《赵文敬:原创中国海洋旅游》写得很好,文中不仅写了主人公如何艰苦创业,而且写出了海洋公园的气质和成长及梦想,文章写得生动而有文采。还有一些旅游景点的介绍,如《回家,回城子坦!》一文,也很吸引人,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小镇,充满着改革开放韵味,展示现代文明的魅力,那是快乐老家,令人心动,令人向往。”

《海燕》,曾经编织着太多人的文学理想;《海燕》,一份令人兴趣盎然的杂志。我相信,《海燕》将飞得越来越高!

猜你喜欢

乌云海燕报业
乌云
乌云小黑
乌云忘记了
Friendship
赏春
赏春
天上为什么有乌云
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