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焦点访谈》的启示

2011-06-22王晓利

活力 2011年8期
关键词:社会热点创新

王晓利

[关键词]《焦点访谈》;社会热点;创新

《焦点访谈》作为新闻评论性节目的代表之作,有着不同于其他电视节目的风格和特色,在节目形态,特别是表达媒体观点的“说话”方式等方面尤为突出。

一、以大众与社会为关键词的新闻诉求

《焦点访谈》的成功,同《焦点访谈》用“用事实说话”和“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的新闻再现理念与再现实践有关。如果说,“用事实说话”的新闻诉求为其在受众之中建构了一个真实、客观的形象,那么,《焦点访谈》以“大众与社会”为关键词的新闻诉求则构建了一种新的话语实践关系:一方面,通过“社会与大众”诉求,《焦点访谈》力图表明其再现规则和新闻产生过程不是从局部利益或者某一社会意识形态需要出发,而是从普遍性的、无倾向性的权利和社会整体利益的角度来再现事件,其再现活动与社会利益的合理性相一致;另一方面它以法律、法规等体现国家意志的规范性话语作为评论事件的根据,并通过新闻当事人的诉求、新闻叙述者的评述将这些规范性话语叙述成社会整体承认与主导意志的统一。《焦点访谈》在中国人生活中的话语权威地位,成功地确定了国家意志相对于个人、利益集团和社会的普遍性和绝对性,正如《焦点访谈》主持人所说的“更重要的是树立政府的威信,增加群众的信任,使他们看到了正义的伸张,看到了希望”。

二、关注社会热点

《焦点访谈》创办于1994年4月1日,当年的分众心态调查表明,23.28%的公众认为社会形势不太稳定,在社会问题中,排首位的是物价问题,排第二位是社会治安问题。同一时期的《焦点访谈》节目,集中反映了社会各个时期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如:在物价方面,有反映服装价格管理等节目;在社会治安方面,有反映警方打击盗窃武汉钢厂原材料的行动报告等节目;在反腐败方面,有反映北京长城机电公司沈太福、李效时贪污和行贿案等审理类的节目;在国有企业问题方面,有反映保障破产企业职工利益的报道等节目。即使在1995年的“两会” 报道期间,《焦点访谈》的主创人员在推出专题报道的同时,仍然坚持报道社会热点问题,聚焦于农业建设、企业改革、反腐倡廉和通货膨胀等从城乡居民到“两会”代表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

《焦点访谈》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悉心关注,不仅使它保持了与社会现实的同步,而且也引起了广大受众的关注,发挥了反映社情民意、实现上下沟通的作用,收到了释疑解惑、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效果,对新时期新闻传播实现用事实说话、用事实说理的传播职能提供了成功的范例,使《焦点访谈》现象在全国各地蔚然成风,许多社会热点问题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化解,为推动全社会的长治久安打造了有利的舆论环境,可谓功不可没。

三、向观众提供足够有说服力的信息

首先我们必须承认,在电视新闻传播过程中,从信息提供者即采访对象,到信息编码即记者编辑主持人等,再到信息解码者即观众之间,均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这些不对称信息的存在同样能引发信息失衡,并导致逆向选择从而消弱传播效果,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有鉴于此,电视新闻的主创人员,在信息的采集和传播活动中,理应花费足够的成本做好同采访对象的信息交流,以充分掌握必要信息。《焦点访谈》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该栏目致力于向观众精心提供充足的可用信息。当然,所谓信息的充足性也是相对而言的,在新闻传播中信息不对称总是难免的,而作为传播者,在信息编码过程中,还有履行把关人的职责,有意过滤掉一些产生副作用的信息,在《焦点访谈》所录制的节目中,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处理巧妙的典型事例。

四、执著追求 求实创新

纵观《焦点访谈》所录制的节目大多具有这样的特点,其主创人员不仅努力追求时效,而且注重现场报道,及时反馈信息,力争在快速反应中求深度。在采访拍摄的过程中,更是注重性质和数量的查证,力求准确无误,进入后期编辑之时,仍不忘核实有关情况,直至用反馈节目,补充新的发现。据说《焦点访谈》有关违反国家粮食流通政策事件的报道,同国务院办公厅最后的查处通知,在所认定的事实上没有丝毫出入。“一个媒体记者能够把事实‘敲实到这种程度不仅说明了这些记者对过程实事的运用巧妙,更表明了《焦点访谈》栏目对于实事的认识态度。”

五、认真注重节目反馈

反馈作为受传者对传播者发出的信号反应,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常常有间接、迟缓、间断和单项等特征。《焦点访谈》为了提高电视新闻传播的有效性,非常注重手机观众对节目的反馈信息。一方面及时调整和改变自己的工作,另一方面迅速对自己报道事件进行回访和跟踪,尽快采集和播出“焦点的回声”,再次甚至多次聚焦产生了重大影响的醒目报道,以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重视反馈,不仅是《焦点访谈》的政治责任和社会道义使然,也是一个传播媒体的技术要求。从另一个角度讲,及时、客观报道节目反馈,对提高栏目在观众当中的知信度,有著不可估量的影响。□

(编辑/丹桔)

猜你喜欢

社会热点创新
社会热点问题在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社会热点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社会热点对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及应对研究
引入社会热点丰富历史课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