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竞争力初探*

2011-06-22郑晓燕何祥博宁智刚

陕西林业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洋县长青生态旅游

郑晓燕,刘 杰,何祥博,宁智刚

(1.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洋县 723300;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陕西杨凌 712100;3.陕西佛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陕西佛坪 723400)

生态旅游是一种正在全球迅猛发展的新兴旅游形式,也是当前旅游界的一个热门话题。随着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绿色和环保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走进原生态、回归大自然、感受大自然”是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向往。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经济和人民收入的快速提高,人们的消费能力和消费观念也逐步改变,追求绿色、环保、生态、低碳生活,生态旅游市场需求逐渐显现,发展生态旅游市场空间巨 大,条件也逐渐成熟。另外,随着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陕西省已开始整合省内旅游资源,构建多层次、多元化的旅游产业体系,并把秦岭的生态旅游开发和品牌营销列入重点。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是秦岭生态旅游推广和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探讨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竞争力对提升保护区综合实力和推动区域生态旅游起到积极作用。

1 研究区域

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秦岭南坡中段洋县华阳镇内,是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以保护大熊猫及其栖息地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的自然保护区,管辖部面积29 906 hm2。现已查明区内有种子植物2039种,有脊椎动物311种,其中国家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30种,尤以“四大国宝”—大熊猫、金丝猴、羚牛、朱鹮最为著名[1]。

2 生态旅游产业资源分析

2.1 内生旅游资源

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不仅拥有层次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和自然景观资源,而且拥有历史悠长的人文景观,可以开展多内容、多结构、多层次的生态旅游活动,能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具有较为广阔的旅游市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GB/T18005-1999)》中拟定的森林旅游资源分类体系,对长青保护区区域的旅游资源进行分析,旅游资源包括五大类,19个亚类,详见表1。

表1 保护区旅游资源分类表

2.2 外部条件

2.2.1 各级政府的关注与支持 世界性旅游业的大发展,使旅游已成为21世纪的黄金产业。而且依据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陕西省已经把秦岭的整体旅游开发和品牌营销列入重点。陕西旅游正在逐步由以西安为核心的关中地区向陕北、陕南地区发展,旅游产品也由传统的西安古城历史文化旅游向以文化、红色、生态为主题的多元化方向发展。长青保护区因为其独特丰富的旅游资源,2004年被陕西省政府在全省旅游工作会议确定为陕西省“十大”旅游景区和重点开发建设项目之一,成为陕西省政府重点扶持的旅游开发项目。2006年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全国51个示范保护区建设单位之一。2007年华阳景区开发建设工作又首次写进了省政府工作报告中。2008年洋县县政府把长青华阳景区打造成国内乃至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2010年长青华阳景区正式开园。

2.2.2 人们对绿色,环保意识的觉醒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人均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连续多年较快增长。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休闲娱乐消费需求开始显现,绿色和环保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生态旅游被国内外普遍认为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一种可持续的旅游,更是低碳、环保产业,人们在享受生态旅游给予乐趣的同时,也极其关注保护区的环境,保护区内被保护对象[2]。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向山野林间,寻求大自然的真谛,寻求大自然赐予人们的健康启迪,这一变化为长青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2.3 具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 长青保护区享有较高的国际知名度,近年来全球环境基金会(GEF)、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意大利马尼拉国家公园、美国圣地亚哥动物园、英国伦敦动物园、澳大利亚可持续旅游合作研究中心(CRC)等国际组织先后来此开展投资、交流合作。截止目前有来自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共600余人次的境外游客,入区进行旅游或科学考察。

2.2.4 交通条件的极大改善 2007年建成通车的“西汉高速”将西安至洋县的距离由8 h缩短至3 h,目前将要动工的“西成高铁”将成都至洋县的距离由10 h缩短至3 h。随着华阳—洋县、华阳—二郎坝(太白县)二级公路的开通,进入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将十分便捷。

3 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产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即态势分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由美国旧金山大学的管理学教授韦里克提出,经常被用于企业战略制定、竞争对手分析等场合。SWOT分析是把组织内外环境所形成的机会 (Opportunities),风 险 (Threats),优 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四个方面的情况结合起来进行分析,以寻找制定适合本组织实际情况的经营战略和策略的方法。

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部和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与概括,进而分析组织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的一种方法。它将公司的战略与公司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其中,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

3.1 优势(Strengths)

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的主要优势为:(1)丰富的自然资源,特别是珍稀野生动物资源。区内有脊椎动物311种,其中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云豹、金雕、林麝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7种[3]。特别是被生物界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在区内密集分布,被学者誉为大熊猫继续生存的希望所在[4]。(2)良好的国际旅游合作基础。长青自然保护区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香港等20多个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每年接待国外游客近200余人。(3)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长青自然保护区所在地洋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将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作为洋县未来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之一,在详细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道路改建,古镇维护,宣传普及等一系列措施促进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的发展。

3.2 劣势(Weaknesses)

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的主要劣势为:(1)基础设施仍显不足,主要表现在接待能力不足,宾馆床位太少,就餐选择太少,并且质量差较大(表2)。(2)景区内从业人员素质低下,服务明显存在差距。由于服务业从业人员大都是本地人士,身处山中,教育水平较低,缺乏商业意识和服务意识,也未受过相关方面的培训,在具体服务中表现不能令人满意。(3)正处于地区生态旅游开发期,国内知名度不足。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项目近年来一直稳步推进,但是一方面受限于陕南旅游业普遍的不为人所知的大背景,另一方面在于该生态旅游项目前期基础设施薄弱,开发需要时日,因此前期并未进行大的宣传推广活动,再加之地理位置原因,长青自然保护区在国内知名度较低,被众多的潜在消费者多了解还需一个过程。

3.3 机会(Opportunities)

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的主要机会为:(1)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区是陕西省“十大”重点旅游开发项目之一,成为陕西省政府重点扶持的旅游开发项目,各级领导非常重视,前期基础设施投资的1000万已到位。(2)可以与区外其他景区形成合力,发挥协同作用,互利共赢。洋县政府大力支持与发展当地旅游事业,除开发华阳生态旅游外,洋县境内还有朱鹮景区、两角山、朱鹮湖、青山观、蔡伦纸文化博物馆、万亩梨园生态观光等景点正在建设。另外,保护区周边已经开发建设了许多旅游区,北部有太白山国家森林公园、红河谷森林公园、黑河国家森林公园,南部有南湖风景区、瀛湖风景区、蔡伦墓、古汉台、天台山森林公园等,随着西汉高速的开通,西成高铁的贯通,以文明古都西安为重心的南线旅游将得到飞速发展,保护区主导的“山水长青、国宝家园”的生态旅游将为众多市民所接收。

表2 主要接待地点基础和服务设施状况表

3.4 风险(Threats)

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生态旅游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主要风险为:(1)周边各旅游项目恶性竞争影响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由于在洋县周边的其他各县也纷纷上马各种旅游项目,可能导致旅游产品供需不平衡,各个区域间缺乏合作与交流,恶意竞争或者盲目竞争,导致生态旅游项目难以完成预定目标和计划目标。(2)后续投资不足。长青自然保护区作为一个事业单位也缺乏有效地资金筹措渠道。洋县整个经济情况在陕西省排名较后,经济并不发达财政并不富裕,而生态旅游项目建设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和长期建设,如果不能很好地引进外资,资金短缺将成为长青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的瓶颈。(3)对环境可能构成威胁。开展生态旅游必然将有一定数量的游客进入,对保护区内部的生物资源和自然环境造成不必要的干扰,进而影响到生物活动,资源保护,对环境的稳定性构成威胁。

4 结论

由于长青自然保护区区域具有丰富的动植物自然资源,较高的国际知名度,独特的人文历史景观,精细的政府规划,雄厚的财力支持,保护区生态旅游竞争优势明显。但要可持续发展仍需处理好两方面关系:(1)处理好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间的关系。只有坚持自然资源破坏最小化为原则才能避免将生态旅游变为大众旅游。(2)处理好保护区、当地政府、社区村民三方面利益分配关系。保护区生态旅游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和社区村民的支持,在生态旅游发展初期,利润较小,利益分配矛盾不明显,当生态旅游走上正规,随着利润增加,利益分配矛盾将突显,只有做到三家共赢,生态旅游才能可持续发展。

[1]任 毅,郑松峰.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M].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2002.

[2]苏欣慰,董 鑫,堪利民,等.我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研究概述[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0,23(5):15-17.

[3]李战刚,任 毅,王学杰.陕西长青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报告[M].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4]潘文石,吕 植,朱小建,等.继续生存的机会[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猜你喜欢

洋县长青生态旅游
大美洋县
去洋县,邂逅“东方宝石”朱鹮
宁都积极创建钩刀咀生态旅游型清洁小流域
长青开启中马圆梦之旅
长青 迈步环保公益
生态旅游对野生鸟类行为的影响探讨
生态旅游产品设计与规划研究
长青荣耀三十载
践行核心价值观 争创和谐美家园 汉中市洋县洋州镇中心小学举行千人韵律操比赛
我国生态旅游的开发与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