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疗法治疗运动性踝关节扭伤42例疗效观察

2011-06-22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1年6期
关键词:压痛踝关节韧带

王 军

(山西省忻州师范学院专科部,山西 忻州 034000)

踝关节扭伤是常见的一种运动损伤,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会导致踝关节不稳,造成功能障碍。踝关节扭伤多为小血管破坏引起内出血和渗出,造成局部肿胀疼痛,损伤局部形成无菌性炎症发病。近年来我们采用综合疗法治疗运动引起的踝关节损伤42例,疗效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4例病例均为我校体育课及参加业余体育活动中踝关节扭伤的学生,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中男22例,女20例;年龄18岁~25岁,平均 20岁;病程1 h~12 d,平均3.5 d;左踝 19例,右踝23例,均为单踝扭伤,其中内翻损伤30例,外翻损伤12例;轻度(局部轻微肿胀、疼痛,皮下瘀斑较小,轻度压痛,可从事一般工作,无须用镇痛药)6例,中度(局部肿胀、疼痛、皮下瘀斑较深、大,压痛明显,服镇痛药可缓解疼痛)26例,重度(局部明显肿胀,持续剧烈疼痛,有大面积瘀斑,压痛剧烈,影响工作和生活,服镇痛药只能缓解)10例。治疗组中男26例,女16例;年龄17岁~24岁,平均21岁;病程1 h~10 d,平均3.8 d;左踝16例,右踝 26例,均为单踝扭伤,其中内翻损伤28例,外翻损伤14例;轻度7例,中度23例,重度12例。两组病例就诊时受伤关节明显肿胀,以伤侧为甚,皮下可见不同程度的瘀血斑。压痛明显,以伤侧踝下为甚。关节僵硬,主动活动受限,被动可伸屈,内外翻时出现剧痛。可缓慢站立支撑身体,但行走困难。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医伤科学》[1]踝关节损伤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即有明确的踝部外伤史;损伤后踝关节即出现疼痛,局部肿胀,皮下瘀斑,伴跛行;局部压痛明显,若向内翻扭伤者,足做内翻动作时,外踝前下方剧痛;若向外翻扭伤者,足做外翻动作时,内踝前下方剧痛;X线片示踝关节无骨折。

2 治疗方法

两组病例在发生踝关节扭伤时均立即停止运动,给予加压包扎和冷敷治疗,24 h后给予云南白药气雾剂,直接喷于患肢,每天喷涂1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按摩治疗。方法:患者取坐位、侧卧或仰卧位,用正红花油在患侧踝部施以点、揉、按等手法,用大拇指由患者脚背至外踝向小腿做推摩,手法由轻到重,以患者自觉酸胀为度,然后针对疼痛点进行点按以通经络之气。按摩结束后,一手握着患者的小腿下部,另一手握住足跖部,根据损伤部位,在对抗牵引下行背伸、跖屈、内外翻,使患足做被动绕环运动3~7次,有时可以听到跗骨错缝及肌腱韧带弹响复原声音。手法治疗结束后,嘱患者仰卧10 min。每日进行1次。伤后4 d~6 d可作自主运动,但以不引起疼痛为限。

3 结果

3.1 疗效标准

痊愈:疼痛完全消失,功能恢复,未复发,无后遗症。显效:疼痛消失,平时无症状,仅在劳累或天气变化时出现踝关节酸胀、乏力等感觉。有效:经常性疼痛,但较治疗前减轻,或大幅度活动后踝部酸痛,功能尚可。无效:症状和功能均无改善。

3.2 疗效观察

3.2.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结果见表1。

表1 两组病例治疗后疗效比较 [例(%)]

由表1可以看出,治疗第7天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治疗第14天时,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短期疗效较对照组更为显著。

3.2.2 两组病例疼痛缓解时间和康复时间比较 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病例疼痛缓解时间和康复时间比较 (d,)

表2 两组病例疼痛缓解时间和康复时间比较 (d,)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

由表2可以看出,治疗组疼痛缓解时间和康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大学生体育运动所致踝关节损伤是大学生体育运动中最常见的外伤之一,按发生率高低排列分别为篮球、足球、排球、健美操、田径等项目,其中以排球和篮球为主[2]。踝关节扭伤是一种常见的骨骼肌肉损伤,内外踝均可发生,多系强力的外翻和内翻扭转使韧带损伤所致,其中外踝扭伤占85%。踝关节由胫腓骨下端与距骨滑车构成,主要由胫侧副韧带、腓侧副韧带和胫腓韧带连接固定。站立体位时,重力沿着胫腓骨经过踝关节垂直传向距骨,然后通过距跟关节、距舟关节、跗骨间关节与跗跖关节,将重力向后传至跟骨,向前传至各跖骨,保证人体重力均衡、平稳、有效地分布于足底,以维持正常体位。当重力传导时向两侧偏离的角度过大,或传力过猛,超出韧带的承受力,韧带会被撕裂或撕断,甚者拉折骨头。

体育锻炼参加者思想上对预防运动性损伤认识不足,在教学和运动训练中不能积极地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在针对踝关节的准备活动存在欠缺或身体状况不良的情况下,参加激烈和大强度的运动,易导致踝关节扭伤的发生。有研究报道,踝关节扭伤发生后24 h内禁止按摩,否则会加重损伤,增加出血[3]。24 h内及早控制损伤部位的出血与渗出是缓解症状的关键,也为后期治疗提供良好的基础。在损伤早期及时冷处理和加压包扎能使损伤的小血管收缩,减少出血及组织渗出,以达到减轻早期肿胀的目的。加压包扎促使渗出物积血扩散至周围正常组织中,扩大了接触面,有利于吸收,减少了关节粘连及软骨变性等一系列病理变化的发生。

踝关节扭伤属祖国医学“筋伤”的范畴,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强调行气与活血并重,我们在后期治疗采用按摩及阿是穴点压治疗,可以舒通筋络、消退血肿。外敷中药红花油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可以通过皮肤到达病变部位,使药物迅速、完全吸收,能加速软组织损伤的修复,缩短病程。

本研究发现,治疗组在治疗后短期疗效较对照组好,而且疼痛缓解时间和康复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说明中药配合按摩治疗运动引起的踝关节扭伤疗效显著。同时应普及体育保健知识,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树立以预防为主的思想,认真做好运动前准备活动,尽量减少运动损伤。

[1]岑泽波.中医伤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1985:265.

[2]刘艳.体育运动中踝关节扭伤的防治[J].实用预防医学,2007,18(12):16.

[3]康喆.大学生体育运动踝关节扭伤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治疗[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32(2):12-15.

猜你喜欢

压痛踝关节韧带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三角韧带损伤合并副舟骨疼痛1例
压痛点密集型银质针温针灸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观察
注意这几点可避免前交叉韧带受损
内热针治疗第三腰椎横突综合症近期及远期临床疗效观察
压痛点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35例疗效观察
距跟外侧韧带替代法治疗跟腓韧带缺失的慢性踝关节外侧不稳
踝关节骨折术后早期能否负重的生物力学分析
浅述蒙医治疗踝关节骨折进展
中医康复治疗陈旧性踝关节扭伤48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