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410A 在内螺纹管内无润滑油沸腾换热实验研究
2011-06-20
(上海理工大学制冷与低温研究所 上海 200093)
由于R22对臭氧层破坏和全球变暖的重要影响,《蒙特利尔议定书》明确地规定2020年全面禁用R22。在美国和日本,R410A已成为房间空调和组合空调系统中R22的主要替代物,目前国内也在推广使用 R410A作为替代工质[1]。我国制冷行业也面临着寻找R22的主要替代物的重大课题。R410A是由R32/R125组成的二元近共沸混合工质,温度滑移小,无毒不可燃,是R22理想替代物之一。R410A的ODP=0,GWP=0.29,均优于R22(ODP为0.04~0.06,GWP为0.32~0.37)[2]。
管内沸腾换热强化技术是强化换热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方面,目的是进一步提高新型环保新工质在换热器管内换热设备的效率,减少能量在传递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减少换热面积,降低金属材料消耗。国内外学者研究制冷剂在管内的传热特性做了很多实验工作,各科研院所、企业基本上就是在围绕研究制冷剂的传热性能,提高管内的传热效率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上海交通大学的胡海涛和丁国良等对R410A润滑油混合物在强化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探索了质流密度、干度和平均油浓度对换热特性的影响,得到纯制冷剂R410A的传热系数随着干度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的结论[3];上海理工大学的马虎根等采用恒热流加热方法,对R410A在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分析了R410A质量流量、热流密度、质量干度以及微翅管的几何参数对工质的流动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4];西安交通大学的罗昔联等根据两相流动换热理论,建立稳态分布参数模型,用分布参数法求解控制方程,得出在不同流量、不同干度下,R22和R407C在微肋管内的冷凝传热性能,同 还得出它们在微肋管内流动的压降[5];陈剑波等对一种新型商用表面增强型蒸发强化传热管进行研究,使用R134a作为制冷工质,保持进口水温不变而改变管内水流速,得出这种强化管的总换热性能是普通低翅蒸发强化管的2. 2到2.6倍,管外换热系数是普通低翅蒸发强化管的1.3~1.9倍[6];James Bogart等人在光滑管与内肋片强化管内用R22与R410A进行蒸发和冷凝实验研究,得出这两种工质在光滑管与内肋片强化管内换热系数的对比结果[7];Man-Hoe Kim,Joeng-Seob Shin通过改变冷却水的流量,使R410A与R22在管径为Φ9.52mm水平微肋管和内光管内冷凝的换热,得出R22和R410A在水平微肋管与光管的平均换热系数分别是普通光管的1.7~3.19和1.7~2.94倍[8]。
作为R22的有效替代物之一,近共沸混合制冷剂R410A 的沸腾换热性能是换热设备设计中必不可少的数据。针对R410A在水平内螺纹管内在无润滑油状态下的沸腾换热性能进行了研究,与R22的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分析各种影响因素对沸腾换热性能的影响。
1 管内沸腾换热理论
根据沸腾发生的不同条件,可把沸腾分为均相沸腾和非均相沸腾。管内的流动沸腾属于非均相沸腾。在整条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可以分为:单相流体对流传热区、欠热泡核沸腾区、饱和泡核沸腾区、强制对流蒸发区、缺液区五个部分[9]。在各个阶段中制冷剂的流动状态不同,与管壁的换热性能也有很大的差异。对流区制冷剂液体与管壁的温差基本保持不变;欠热泡核沸腾区制冷剂在靠近壁面的区域产生了少量气泡;当进入饱和泡核沸腾区 ,制冷剂流体的主流温度达到饱和温度,出现大量的气泡;在进入强制对流蒸发区,制冷剂流体处于环状流动状态,壁面与主流之间的温度进一步降低;进入缺液区液膜逐渐变薄最后消失,壁温不断上升,制冷剂蒸汽出现过热现象,从而完成了制冷剂在水平管中的蒸发过程。
2 系统原理图和实验装置
为得到R410A的在管内无润滑油状态下的沸腾换热特性,选用JYZ型液压隔膜泵为制冷剂循环提供动力,搭建了单管实验装置。实验采用的是一种新开发的三维内螺纹高效强化铜管,管径分别为Φ5mm和Φ9.52mm,是研究中非常普遍使用的管,其换热能力是普通光管的2~3倍,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部分主要结构参数如表1所示。
图1 强化管的结构示意图Fig.1 The structure sketch map of enhanced tubes
表1 强化管尺寸数据表Tab.1 Geometry data of enhanced tubes
系统原理图如图2所示,管内沸腾换热实验台由制冷剂系统、测试试验段、冷水系统和试验段前加热系统四部分组成。测试试验段采用套管式换热器,制冷剂与水在套管中逆流换热。在蒸发实验工况下,套管中的水起加热作用,把制冷剂加热成过热蒸汽,制冷剂的入口过冷度一般保持在在2℃~4℃,出口过热度控制在3℃~7℃,制冷剂的流速为100~400kg/(m2.s)变化,压力、温度等信号由压差传感器、压力变送器以及Pt100铂电阻进行采集,再经过RS232C传输到计算机,在基于组态软件开发的人机界面上实 显示并处理。
图2 实验系统原理图Fig.2 Experimental system diagram
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R410A和R22在Φ9.52mm 管内沸腾换热实验性能比较
3.1.1 蒸发温度为5℃管内沸腾换热传热系数hr的 比较
图3反映了管内的表面传热系数hr的变化。表面传热系数hr在制冷剂流量Gm为150kg/(m2.s)~400kg/(m2.s)之间 ,R22明显高于R410A。在150kg/(m2.s)~250kg/(m2.s)之间 ,R22的hr变化与R410A一样较为平稳,随着Gm增加,可以看出R22的hr明显增加较快,说明流量的大小对R410A的换热效果没有那么明显。R410A的hr的变化较为平稳,主要可能是R410A的两种工质在蒸发过程中出现分层现象导致换热效率不高,换热不够充分使得制冷剂状态的改变,同 也不排除是因为R410A由于存在着温度滑移在大质量流量下不容易被完全蒸干,汽化潜热没有完全被释放从而导致换热系数的减小。
图3 管内传热系数hr的 随流量Gm变 化曲线Fig.3 The heat transfer coef fi cient(hr) changes with the flow(Gm)
3.1.2 蒸发温度为5℃管内总换热系数K的比较
图4 总换热系数K 随流量Gm变 化曲线Fig.4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coef fi cient K changes with the flow Gm
如图4所示,随着制冷剂单位面积流量的增加,R22和R410A换热系数K总体呈增加的趋势。R22的K值曲线高于R410A,并且在Gm一定的前提下,平均增加400W/(m2.K)左右,而R410A增加的比例幅度没有R22大,在300W/(m2.K)左右。K值大小取决于换热量与对数平均温差的比值,对数平均温差受进出口过热度的大小的影响,R410A是近共沸制冷剂,在测试段出口段的制冷剂保证完全蒸发的状态下,需要增加换热量。由于两种制冷剂的沸点差异性,造成温度差值大,对数平均温差升高,K值减小,R22的K值大于R410A。3.1.3 管内压降性能的比较
图5反映了在蒸发温度5℃ 压降的变化曲线。分析压降曲线,可以得出压降曲线是呈现上升的抛物线,但是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曲线并不是上升的抛物线,而是呈现出线性的状态。这是由于沸腾换热过程是两相态的转化过程,制冷剂液态在向汽态转化中,流阻逐步减少,造成曲线趋于平和,呈现出线性的状态。在管内压降总体上呈现线性的变化,随着Gm的增加,压降逐步的增大,并且R22的压降值要大于R410A。拟合成方程式:R22:ΔP=0.1451Gm-15.792,R410A:ΔP=0.1141Gm-10.624,R22的斜率大于R410A。压降随着Gm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增加值在2kPa~8kPa。
图5 R22和R410A 随流量Gm的 压降变化曲线Fig.5 Pressure drop of R22 and R410A changes with the flow Gm
3.2 R410A 在不同蒸发温度和管径下管内沸腾换热实验性能比较
3.2.1 管径为9.52mm 在蒸发温度为5℃和10℃下换热系数和压差的比较
图6 总换热系数K 随流量Gm变 化曲线Fig.6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coef fi cient K changes with the flow Gm
图7 R410A 随流量Gm的 压降变化曲线Fig.7 R410A pressure drop changes with the flow Gm
由图6、7可知,R410A的换热系数K受水流量的变化影响很大,水流量越大,换热系数K越大。而蒸发温度越低,进行热交换的热量越大,换热系数K越大。在蒸发温度为5℃和10℃下,水流量对换热系数的影响决定作用。如图6所示,R410A压差的变化是低温环境对R410A粘度系数影响很大,蒸发温度越大压差的变化越大。
3.2.2 在蒸发温度为5℃时,R410A在管径5mm和9.52mm下压差和换热系数的比较
图8 总换热系数K 随流量Gm变 化曲线Fig.8 The total heat transfer coef fi cient K changes with the flow Gm
如图8、9所示,R410A在管内的流量增加,换热系数K逐步增加。在相同的单位面积流量下,9.52mm管的换热系数是5mm的1.32~7.22倍,5mm管的压降是9.52mm的1.48~2.68倍。由于5mm管的管径小,蒸发 气液两相态,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气层,导致在管壁与蒸发液之间隔着一层气膜,增加了热阻,制冷剂在9.52mm管表面形成的液膜面积大,换热比较充分,9.52mm管的传热效果较为明显,因此在相同的单位面积流量下,9.52mm管的传热系数大。制冷剂在9.52mm管表面形成的液膜面积大,换热比较充分,9.52mm管的传热效果较为明显。同 ,5mm管内制冷剂的流动阻力也会增加,压降变大。
图9 R410A 随流量Gm的 压降变化曲线Fig.9 R410A pressure drop changes with the flow Gm
4 结论
制冷剂在不带润滑油的情况下,在管内进行沸腾换热,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由实验得到R410A、R22在Φ5mm和Φ9.52mm管内沸腾换热实验数据,从分析比较可知:
1)当蒸发温度一定 ,总的传热系数K跟管内外的流速都有关系,并且随着单位面积流速的增加而增大。管内制冷剂单位面积流量相同 ,管外水流量的变化,对传热系数以及热量补偿都有很大的影响。管外流体的扰动性,对管壁的热传导平衡也有一定的影响,适当的调节管外换热条件为环保工质R410A代替R22做准备。
2)通过管内的表面传热系数hr比较发现,R22明显高于R410A。内螺纹管有效的强化制冷剂的流动沸腾换热,不仅增加了换热面积,也增强了对流体的扰动性,螺纹的旋转作用提升液膜,增加换热效率。R410A是近共沸制冷剂,在蒸发过程中形成汽液两相态,在蒸发层的表面形成气层,不利于传热,R410A的蒸发温度有滑移,导致R410A的对流换热效果没有R22好。
3)通过对不同制冷剂的压降比较可知,R22的压降大于R410A,压降值在相同的Gm下,随着Gm的增大,逐步增大,并且增加值在2kPa~8kPa。通过测定流体流经换热管的压降,一方面比较不同换热管的阻力特性,并寻求减小压降的改进措施,另一方面为R410A换热器设计选择泵的容量提供依据。
[1] 陈斌, 陈光明. R407C、R410A系统热力性能研究综述[J]. 制冷, 2003,22(3): 24-30.(Chen Bin, Chen Guangming. R407C. R410A thermal behavior of the system[J].Refrigeration, 2003, 22(3):24-30.)
[2] 张萍, 陈光明.R410A替代 R22制冷系统的实验与分析[J].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8(5):741-746.(Zhang Ping,Cheng Guangming. R22 refrigeration system R410A substitution experiments and analysis[J].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Journal, 2008(5):741-746.)
[3] 胡海涛, 丁国良, 王凯建. R410A-油混合物在7mm强化管内流动沸腾的换热特性[J].化工学报,2008(1):32-37.(Hu Haitao, Ding Guoliang, Wang Kaijian. Flow boiling heat transfer of R410A with oil mixture in 7mm enhanced tube[J]. Journal of 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2008(1):32-37.)
[4] 白健美, 马虎根, 姜岗.R410A与R22在水平微翅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研究[J].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09,12(12):2081-2083.(Bai Jianmei, Ma Hugen, Jiang Guang.R410A and R22 in horizontal micro-f i n tube heat transfer characteristics of flow boiling[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 2009, 12(12):2081-2083.)
[5] 罗昔联, 王沣浩, 孟祥兆, 等.R22和R407C在水平微肋管内冷凝传热和压降的性能分析[J].制冷与空调,2006(12):13-16.(Luo Xilian, Wang Fenghao, Meng Xiangzhao, et al. R22 and R407C in horizontal microfin tube heat transfer and pressure drop performance analysis[J]. 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2006(12):13-16.)
[6] 陈剑波, 金传旻.R134a表面增强型蒸发强化传热管的实验研究[J].制冷学报, 2004(1):1-5.(Chen Jianbo,Jin Chuanmin. R134a evaporation of surface-enhanced Experimental Study of enhanced heat transfer tube[J].Journal of Refrigeration, 2004(1):1-5.)
[7] James Bogart, Petur Thors.In-tube Evaporation and Condensation of R22 and R410A with Plain and Internally Enhanced Tubes[J]. Enhanced Heat Transfer, 1999, 6:37-50.
[8] Man-Hoe Kim, Joeng-Seob Shin.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of R22 and R410A in horizontal smooth and microf i n tubes[J]. Int. J. Refrig, 2005, 28: 949-957.
[9] 姜岗.混合替代工质R410A在水平微翅管内的流动沸腾换热试验研究[D].上海:上海理工大学,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