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校园胜家园——保康县“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化管理模式”纪实
2011-06-19杨承赋易光赋
◎/杨承赋 黄 玮 易光赋
>>保康县后坪镇希望小学的学生在参加课外活动。
保康县地处鄂西北山区,是襄阳市唯一的全山区县。近年来,由于受计划生育以及人口迁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生源急剧下降,办学规模锐减,由此引发了新的入学难问题。为使广大适龄儿童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各地办起了农村寄宿制学校,新的入学难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但寄宿制学校怎么办、怎么管,如何办好农村寄宿制学校,是各级领导、教育专家以及广大教育工作者和人民群众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
目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的管理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学生不适应、家长不放心、家庭有困难、留守儿童多、交通安全保障难度大、低龄寄宿生保育跟不上、教师超负荷工作、学校资金不足、学生在校生活单调。
基于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困难,保康县教育局经过多方调研,提出了“以学生为本,把学校办成学生温暖的家”的工作愿景,提出了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化管理模式。
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化管理模式,就是以关爱每位学生健康成长为目标,比照家庭生活方式,家庭有什么,学校就建什么,学生成长需要什么,学校就提供什么,将“六个三”(即建“三室”、兴“三同”、“三开放”、“三配置”、“三保障”、“三帮扶”)贯穿于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全过程,让学生在学校吃得称心、住得舒心、学得安心、玩得开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
建“三室”,让学生无忧,感受如家。“三室”指课间活动室、电视播放室、冬季取暖室。“三室”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家庭化管理的基础,学生活动室让学生在校有活动和娱乐的场所,电视播放室让学生在校有可看的节目,学生取暖室让学生冬季在校御寒有保障。只要学生在校,“三室”全天候为学生开放。
兴“三同”,让师生亲近,家校融洽。一是同吃。每天有一名教师三餐与学生一同就餐,适时了解食堂饭菜是否可口,量是否充足,营养是否丰富,搭配是否健康。村级学校采取自助餐形式,把就餐学生编成若干桌,8-10人为一桌,吃多少饭自己盛,吃什么菜自己取,保证吃饱吃好不浪费。二是同住。学校安排专职的男女生活指导教师晚上与学生同住,便于夜间定时查铺,核对人数,帮学生盖被子,提醒学生夜间上厕所,应对突发情况。三是同走。学校组织教师定期与学生同行,开展家访。每名寄宿生每学期必须有一名教师与其一同到家家访,了解其家庭状况,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要求以及建议等。
“三开放”,让开心快乐充满校园。一是开放活动室。学校电视机和体育器材都放在活动室,全天候向学生开放。课余时间,学生想玩什么自己拿;观看电视节目时间,学生想看什么自己调。二是开放图书室。学校图书室对学生完全开放,柜子不上锁,借阅免费,课外活动及晚餐后学生可自由到图书室看书,想看什么书自己取,看完后自觉放回原处即可。三是开放就餐。为让学生在学校同样能够体会到家的温暖,食堂特设“病号窗口”和“生日窗口”。学生生病时想吃什么,病号窗口就尽量提供什么;学生生日时,可以由“生日窗口”提供一份优惠的生日套餐,所在班级还要组织一个简单、热闹、别开生面的生日庆祝聚会。
“三配置”,把方便省心送到身边。一是配置电话,方便学生与家长联系。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多,他们长期远离父母,思亲之情可想而知。为使这部分学生不因长期见不到父母而感到孤独,学校设置了亲情电话,让学生能够定期与其父母联系,使他们的心灵得到抚慰。同时,学校也利用亲情电话与学生家长保持沟通,使他们对孩子放心,在外务工安心。二是配置药品,方便学生就医。有条件的学校建立医务室,为师生提供健康服务;条件不具备的学校配备简易保健箱,适量配备一些常用的消炎、止痛药品,由生活指导教师负责保管使用。同时,学校与当地村保健室医生建立固定联系,保证能够随叫随到。学校保障突发疾病学生无条件就医,不得因无钱或家长未到而延误诊治。三是配置“马桶”,方便学生夜间如厕。目前,大多数农村学校学生寝室没有配套的厕所,为了解决小学生夜间上厕所问题,学校在学生寝室内配备“马桶”,由生活教师负责指导学生使用,并负责“倒”和“洗”。
“三保障”,让平安健康朝夕相伴。一是保障安全。学校制定安全工作应急预案,并修订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制度,安排门卫值班和校园夜间巡逻。有条件的学校安装视频监控设备,配备防暴器材,安排专职门卫24小时值守;条件不具备的农村小学,安排兼职内保人员。二是保障健康。首先,学校要把传染病防治作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来抓,切实落实学校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宣传与教育,定期开展晨检、消毒等工作。同时,加大学校食堂与门市部食品卫生监督与检查力度,杜绝“三无”食品进入校园,杜绝将过期变质食品卖给学生。其次,有条件的学校建师生澡堂,保证学生每周能够洗两到三次热水澡;条件不具备的,每个学生寝室配备一定数量的保温瓶。其三,要保证开水供应。学校要购置保温瓶、喝水杯、消毒柜等,统一消毒,保证学生在校能够喝到放心的饮用水。三是保障人力。寄宿制学校普遍反映,现有的生活指导教师数量不足,寄宿制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存在较大困难,切实加强学校后勤保障力量是当务之急。为了保证寄宿制学校学生在校的生活质量,保康县教育局正在逐步提高各学校生活指导教师的比例。
>>保康县龙坪镇大水学校学生顿顿吃桌餐。
“三帮扶”,让爱心温暖常驻心间。一是帮扶经济困难的学生。农村寄宿制学校的部分学生家庭非常困难,甚至有的学生还没到放假,生活费已经用完,剩下的日子只能靠老师接济。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专门筹资设立了贫困学生帮扶基金,对特困寄宿生给予帮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二是帮扶心理有缺陷的学生。部分寄宿生由于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造成了心理上的缺陷,如自卑、孤僻、偏激等。长此以往,个别学生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给学校、家庭、社会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成立了“爱心服务站”或“心理健康辅导室”,安排专门的教师负责,积极开展心理辅导工作,用心关注和有效保障学生的身心健康。三是帮扶孤儿、单亲、留守学生。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单亲、留守学生较多,他们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享受到完整家庭的温暖和关爱。对于这部分学生,学校设置亲情电话,学生不登记、不交费,在班主任引导下,每周三中午与在外务工的父母打一次电话。其他学生若遇特殊情况,在班主任引导下也可随时与家人联系。学校还专门为留守儿童建立了QQ群,一个留守儿童一个QQ号,每周一、三晚饭后集中上网,让在外打工的家长直接与孩子网上交流,使家长在外放心,儿童在校安心,较好地保障了孩子的健康成长。
现在,在保康的每一所寄宿制学校,学生们不仅能感受到物质生活的充实,更能体验到精神生活的充实。寄宿制学校不仅给了学生家庭般的温暖,也弥补了学生家庭教育的不足。家长们都说:“现在的学校,环境和管理与以前真的是大不一样了,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比在我们自己家还好,孩子在学校我们放心。这样的学校,我们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