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创造:教育科学发展的宏观战略与微观实践
2011-06-19卢志文
◎/卢志文
教育,从宏观到微观,从理论到实践,牵涉个体与群体,关乎当下与未来,哪怕一个很微小的分支,都极其复杂。而教育改革还有其独特之处:不容“试错”!“底线+创造”是安全稳定的保底策略和高效跨越的创造策略的完美结合,是处理复杂教育问题的“黄金律”,也是区域教育科学发展和自主发展的不二选择!
教育发展宏观战略中的“底线+创造”
全球现代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教育终身化、社会学习化、发展个性化、人才多元化、内容综合化、手段网络化、时空全球化和管理民主化。而处于工业化、城市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中的中国,经济和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的改革却远远没有跟上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当前教育面临着非常严峻的现实挑战——应试教育体系和素质教育追求、专才教育体系和通识教育追求、阶段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追求、封闭教育体系和开放教育追求之间矛盾重重。
教育应与经济相适应,这是人所共知的道理。然而,走向“市场”的中国经济,越走越活,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教育却“计划性”越来越强,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相背离。“顾客是上帝”的时代,“既要花钱还要做孙子”的地方不多了,教育却是其中之一。“增加教育供给方式的多样化和选择性”早已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都是以“选择性”的增加来体现的,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可是,中国教育的“强制性”“威权化”“行政化”趋向愈发严重,和人性的选择性需求背道而驰,让家长削足适履地去迁就学校,而不是用多元化的优质服务去满足家长。于是,教育的诸多问题应运而生:效率不高、服务不优、发展缓慢……这是计划经济的老毛病。哪里垄断,哪里的服务和产品就价高质次,就满意度低,就难发展;哪里开放,哪里的服务和产品就价廉物美,就满意度高,就快速发展。
“底线+创造”是安全稳定的保底策略和高效跨越的创造策略的完美结合,是处理复杂教育问题的“黄金律”,也是区域教育科学发展和自主发展的不二选择!
教育的创新与进步与其他领域一样,其实很难在大一统的管控体制下产生。在服务相对密集的领域,市场选择机制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这一点毋庸置疑。而教育恰恰是服务密集的行业,应该适度发挥市场选择机制的效应。这与教育的公益原则并不矛盾:公益的部分,公益到位、公平到位、均衡到位;发展的部分,则要敞开发展、充分发展、跨越发展、跨域发展。这就是“底线+创造”。
教育需要公平,也需要效率;教育需要均衡,更需要差异。以公平牺牲效率,以均衡抹杀差异,教育品质难以提高,教育需求难以满足,最后把有能力支付教育投入的家庭的孩子全挤到国外去,导致大笔资金外流,大量人才流失,令人痛心疾首。兼顾“公平与效率”“均衡与差异”的最优法则就是“底线+创造”。
“办好各级各类公办学校”和“大力发展民办教育”,两者兼顾,就是“底线+创造”。前者是底线、是保障,可以保均衡、促公平、守底线、减少择校需求;后者是创造、是机遇,可以抓环境、求发展、促繁荣、满足择校需求!底线有保障,创造无止境。保底靠政府,繁荣靠市场。
教育投入“依靠财政拨款”和“吸引社会资金多元进入”两者并举,也是一种“底线+创造”。财政投入,只能实现稳定保底;社会投入,才会带来腾飞繁荣。很多人认为,现在我们经济发展了,有条件加大财政投入了,不需要民间资本办教育了,这不仅是短视的,更是极其错误的!即使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日本和欧美国家,民间资本也是促进教育发展、繁荣的重要力量。
如果说发展民办教育也有“底线+创造”,那么下述两条就是“底线”:在民办学校就读的孩子,他们的家长同样是纳税人,这些孩子就应该享受“生均公共经费”,并且一分钱不少,这才是同等待遇;在民办学校教书的教师,他们和公办学校教师承担着相同的社会责任,他们就应该享受“公办教师”的全部保障,这才是同等待遇。
从学校层面来看,作为“计划经济下事业单位”的学校,任务由上级下达,资金由财政拨给,绩效由领导评价,命运由组织掌握——在这里教育是“任务”;作为“市场条件下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任务由需求确定,资金由社会供给,绩效由上帝评价,命运由市场掌握——在这里教育是“服务”。“任务”是底线,“服务”是创造!
作为“计划经济下事业单位”的学校高度同质化,千校一面;体制、机制僵化,导致人浮于事、效率低下、浪费严重、服务粗放等“国企病”;创新和应对变化能力弱,离开垄断环境面向市场缺乏竞争力;人才通过“相马”涌现;遏制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作为“市场条件下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多元化、差异化、优质化、特色化;体制、机制灵活,无“国企病”;服务精致,资金使用效率高,创新和应对变化能力强;人才通过“赛马”涌现;满足并开发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不同的运行质态,导致了两者不同的运行效果。作为“计划经济下事业单位”的学校,讲效率,关注评先晋级,迎接上级检查验收;办学可以是封闭的,眼睛向内,练好内功即可;关键词是“贯彻、落实、执行”,困难找“市长”,被动地“等靠要”;上级授权,眼睛向上,对上负责,目标是领导满意。而作为“市场条件下教育服务提供者”的学校,既讲效率还讲效益,关注生存发展,迎接市场挑战;办学必须是开放的,眼睛向外,内外兼修才行;关键词是“满意、生存、品牌”,困难找“市场”,主动地“谋发展”;群众授权,眼睛向下,对下负责,目标是群众满意。
“扶持民办学校”和“改革公办学校”,两者兼顾,也是一种“底线+创造”。本土民办教育品牌成长很艰难,保障不力,动力不足,环境堪忧,体制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而国有公办名校品牌有资金积累能力,完全可以做强做大,但受制于体制,无法发展,优势被浪费。必须通过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给各类学校注入体制活力。
教师专业发展中的“底线+创造”
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教育成败得失的关键在于教师的专业素养。有了高度的专业发展、对职业的认同和信仰、对教育的热爱,以及生命的激情,才会有教育品质的保证。
长期以来人们对教师专业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并不缺乏,但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选择上则误区众多:致力对“长板”的加长而忽视对“短板”的补短;重视教师个体专业成长路径的探索而忽视对教师整体专业发展水平提升的研究;对教师个体专业发展普适性的路径选择研究薄弱;教师群体的发展普遍存在“专业化”代替“职业化”的问题……
今天的教育现实当中,我们遭遇的很多问题其实不是“专业问题”而是“职业问题”。比如有的教师接受家长请客、“馈赠”,便在课堂上把回答问题的权利不公平地集中在某些学生身上;比如有的教师向学生推销教辅资料,收受回扣;比如有的教师把精力放在课外辅导班上,等等,这些都说明教师“专业化”背后其实还有“职业化”的问题。
教师专业发展包含两个方面:群体和个体。而当前教师专业发展遭遇的困境是群体没有保底。尽管都在着眼于个体的提升,但是应该先保底后提升,保底比提升更重要!
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基本策略,依然是“底线+创造”:“职业化”保底线,“专业化”树榜样;群体着眼保底,个体着力提升。
群体如何保底?应该以教师的“职业化”促进教师的“专业化”,要强调职业认同,要有职业门槛,要有职业底线,要有职业操守,要有职业规范,要建立选拔机制、评价机制和淘汰机制。
教师的职业状态可分就业、职业、事业、志业四种,教师专业发展的底线着力点应该是职业。教育不仅要让孩子得满分,还要让孩子满意、满足,重点抓的应该是满意。积极性、责任感和事业心,重点抓的应该是责任心。人手、人才、人物,重点培养的应该是人才。
个体如何提高?采用“三专”模式:专业阅读,专家引领,实践与理论对话,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瞭望;专业写作,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对话,站在自己的肩膀上超越;专业发展共同体,同伴互助,教师与同行对话,站在同伴的肩膀上腾飞。
现实当中,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具体困境有很多。一是教师缺乏常识,反教育。今天,教育科学的大厦早已经构建完成,但是教育中反教育的现象却比比皆是。教师普遍习惯于向孩子灌输“正确的”知识,却不关心孩子探究知识的过程,往往导致孩子的知识面得不到有效扩大,智力得不到开发,好奇心得不到满足,沟通和交流能力得不到培养。长此以往,孩子最终将变得很木讷,对未知世界失去好奇。二是教师做背桶人,臭水自珍。许多人依然固守“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的陈旧观念,殊不知现在已是信息时代,教师原有的半桶水在十几年、几十年当中不但不断渗漏,而且变质、变臭,却还要继续强迫学生喝下去。三是教师封闭保守,没有学习动力,教育无积累性超越。无数的教师把无数的经验带进棺材,无数的新教师又开始无数次的从头摸索,教育仍在原地踏步。
理想课堂构建中的“底线+创造”
立根课堂,是学校发展之根本。
在中国,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弊端和困惑,最终都能从课堂上找到症结;几乎所有关于教育的改革和探索,归根结底也都要回归到课堂中去。机械灌输、效率低下、僵化落后,人们对课堂的抱怨和对教育的诟病是一致的。所以,课堂变革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和关键。
今天,我们必须建立全面、和谐、可持续的质量观,创造绿色教育GDP。完整的质量体系应该包含:学习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基;发展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生命性质量——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基于这三种质量,可以确立“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落实有效教学框架——结构保底,保障学习性质量;发掘知识的伟大魅力——合作探究,呵护学生好奇心和学习兴趣,着眼发展性质量;实现知识、生活和生命的深刻共鸣——通过展示交流,让学生自主发展,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升其生命性质量。素质教育基于这种课堂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课堂教学的效果受制于教师的个体因素和学校的教学管理。因此,理想课堂的构建同样需要“保底+创造”的策略。结构的作用在于“保底”。通过结构,可以对复杂的课堂变量进行适度控制,保证基本质量的稳定实现。课堂教学仅有模式肯定不够,但没有模式肯定不行!精彩的课堂,需要师生去发挥;稳定的质量,需要结构来保障。
教学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科学需要模式,艺术不需要。因此,理想课堂教无定法而法度谨严,自成面目而传承有序,充满艺术创造而切合科学规律。
听名师上一节高度艺术化的公开课,的确是一种享受。然而大多数教师听完后面对自己的课堂依然是一筹莫展。因为越是艺术化的东西,就越个性化,越情景化,就越不容易被学习,越不容易被掌握。“激动”之后无“行动”,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
现实当中,越来越少的名师,在越来越少的课例上,展示着越来越艺术化的课堂表演;越来越多的教师,在越来越多的课堂上,进行着越来越机械化的课堂操练。公开课与常态课分道扬镳,在两个方向上各自迈向极端。少数表演的公开课,越来越精致,越来越艺术,而另外99.9%的常态课,则非常糟糕——“艺术学不上”,“科学谈不上”,在低效、无趣中空耗着孩子的生命。名师可能会拔尖,但并不能保底。从宏观上说,我们必须承认:保底比拔尖更重要!少数优秀遮蔽了多数平庸,个别好课的精彩遮蔽了整体课堂效益低下的现实。这个时候,课有定则——“模式”便会帮助我们解决很多问题。“教无定法”——提高无止境;“课有定则”——底线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