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未来办教育——访襄阳市襄城区教育局局长张永成
2011-06-19杨艳玲
◎/本刊记者 周 俊 特约通讯员 杨艳玲
提起襄阳,这里举世闻名,诸葛亮、庞统、习郁、李白、杜甫、孟浩然、张柬之、释道安等历史文化名人先后在此竞显风流。如今,这里成了襄城教育的精彩舞台——依靠一系列改革的组合重拳,铸就了襄城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城区优质学校的无缝链接,书写了襄城教育多样化、个性化的均衡发展新篇章。襄城教育究竟有何成功秘诀?近日,记者对襄城区教育局局长张永成进行了专访,了解襄城教育精彩的背后。
创新管理体制,盘活教育资源
有人说襄城教育有着“面向未来办教育”的远见。张永成说:“面向未来办教育,就是了解和正视自身,以洞察未来的眼光和立足未来的高度,以全新的姿态来思考教育的定位和发展模式,做好服务于战略的每一件事。”
在很多地方一心只盯着高考升学率的时候,张永成已经在思考区域教育均衡发展问题。当时的情况并不乐观。2007年襄城区一份学生学业水平能力调试结果显示:一张百分制的小学语文试卷,乡镇最差班级人均分数比城区最好班级人均分数少42.7分。另一份数据更能说明问题:老城区只占有全区教育资源的22%,却集中了全区四分之三的省级骨干教师和省市特级教师。
要实现区域教育均衡,就要使城区过度集中的优质教育资源向城郊结合部和农村扩散。从2009年开始,张永成对城区学校祭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撤并部分薄弱学校,教师分流到城郊结合部学校;城区优质学校与城郊结合部薄弱学校合并,实行一个法人两个校区的管理体制;城区优质学校分派优秀管理干部出任城郊结合部学校分管教学的校长,实行教学进度、教学评价、教学分析三统一管理模式;投入1100万元对城郊结合部8所薄弱学校进行全面改造,按国家二类办学标准配齐功能室和室内外运动设施。
对农村学校,则率先在全市推行学区制。学区制是以初中为核心设立学区,对服务范围内的完全小学和教学点实施教育教学管理和教师队伍管理的一种“松散式的九年一贯制”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各学区成立了研训室,形成“区教研室—学区研训室—学校学科教研组”三级教研网络,立体推进农村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农村小学取消包班制,实行分科教学,体、音、美、英四科教师中小学打通使用,以走教的形式解决农村小学教师学科紧缺问题。
但这还不是张永成心目中的理想教育,“只有城乡教育一体化发展,才能真正实现区域教育的大融合。”随后启动的城乡互动工程动作更大。通过结对帮扶,形成了“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全区互动”的大教育局面;通过连片教研,全区49所中小学被划分为四大教学研究片,实现了跨城乡、跨学区、跨学段大教研,形成了“每周有城区教师下乡送课,每天有农村教师进城听课”的互动局面。城区优质教育资源得到有效配置,区域教育实现了大交流、大融合、大发展。
“近年来襄城教育一系列办学体制和机制的创新,不仅赢得了老百姓的叫好,还赢得了区委、区政府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明后两年襄城区将投入2.045亿元全面推进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我相信那时的教育将更接近理想的教育。”张永成笑着对记者说。
促进专业成长,建设人才高地
张永成特别重视师资队伍建设,他说:“面向未来办教育,就必须以人为本,更加关注教师和校长的专业化发展和成功需求,培育一批有教育思想、观念,风格突出,有影响的教育领军人物。”比照现实,促进专业成长,建设人才高地,成为襄城教育最紧迫的任务。
校长成长为教育家,看起来似乎遥不可及,张永成指出了一条可行的道路。读名著,打下理论基础。区教育局为校长们购买朱永新等当代名家的教育理论书籍,组织他们学习。观名校,开阔办学视野。区教育局带领校长们去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等地实地考察,思索名校的生命力到底在哪里。访名人,借鉴它山之石。2011年3月份,区教育局承办全国小学语文教学峰会,邀请《人民教育》总编傅国亮、知名教育家成尚荣及全国小学语文名师陈金龙、吉春亚等出席活动,为校长们创造与名家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拜名师,吸纳成长智慧。区教育局暑期实施全员培训计划,组织校长们到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进修。这些活动开阔了校长们的眼界,使他们成为思想最为活跃的一支管理队伍。
教师成长为名师,难度不小,区教育局主要在“传帮带”上着力。一是成立襄城教育讲师团。讲师团由66位省、市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组成,集中全区优质师资,结合各位讲师团教师自身特长,针对农村教师需要,就某一个教学专题,采用理论讲座、课题展示和现场研讨三结合的形式,对农村教师进行系统的、全方位的展示和指导。
二是成立区级教师挂职跟岗培训基地。利用城区4所优质学校成立的4个区级教师挂职跟岗培训基地,每个季度对农村教师进行一个月“一对一”培训,发挥了区域内优质教育资源的幅射带动作用,扩大了培训参与率,缩短了培训周期,节约了培训成本,短时间内提高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是成立名师工作室。开办工作室的名师带徒经验丰富,其中之一的湖北名师张德兰,在担任区实验小学校长短短6年中,就带出了2位湖北名师、7位襄阳名师、5位特级教师、40多位省市级骨干教师。她每次上公开课,都会吸引周边学校近百位教师前来听课。
“传帮带”的效果显著,襄城区省级、市级名师的比例目前全市最高。在“十二五”期间,还将力争培养出1至2位国家级名师,2至4位省级名师,省、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十一五”总量基础上翻一番。
坚持内涵发展,打造品牌学校
“面向未来办教育,就要坚持走内涵发展之路,走文化立校之路,进一步把学校的优势资源培植起来,办多样化学校,育个性化人才,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如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教育?这一直是张永成在思考的问题。
文化是立校之基,各具特色的学校文化,方能润泽千姿百态的青少年,方能形成千校千面的教育生态。为指明发展方向,区教育局相继出台《襄城区学校文化建设实施方案》《襄城区学校文化建设评估细则》,从理论支撑、建构程序到实施策略都提供具体指导,并对经费保障做了规定。目前,全区中小学都跻身个性化办学行列,其中襄阳七中的社团文化、第二十三中学的太极文化、第二十五中学的科技文化、昭明小学的昭明文化、实验小学的楹联文化等已成为襄城教育亮点。利用文化建设、内涵发展杠杆,襄城教育直抵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
2011年11月底,襄城区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校本教材成果展示和理论研讨会。区直规模以上9所中小学都展示了自己的校本教材,农村小学则以贾洲小学为代表展示了集学习、欣赏为一体的书画教材。此举表明,襄城教育通过提炼学校文化核心理念,开发校本教材,使内涵发展有了更为规范的载体,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有了具体路径。
在张永成看来,学校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在全球一体化的时代,我们的学生要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具有开放包容的宽广胸襟、放眼世界的开阔视野。”昭明小学的学生走上了央视少儿春节晚会的舞台,二十五中伏龙合唱团的学生远赴奥地利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出,区实验小学的学生奔赴香港、美国、加拿大进行文化交流……张永成说,下一步他还要让更多的学生走出襄城,走出国门,去传播灿烂的中国文化。
2011年,湖北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文化襄阳的战略规划。张永成也确立了一个新目标——把襄城学校打造成一张张个性鲜明的文化名片,成为襄阳文化的一份子。在他的支持下,昭明小学的肖楚女纪念馆向市民开放,并被确定为首批湖北省红领巾实践教育基地。
“发挥学校人才聚集的优势,传承和弘扬襄阳文化,建设文化襄阳,我们责无旁贷。”在张永成眼里,襄城教育依然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