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加压钢板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
2011-06-15袁枭
袁枭
(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骨外科 湖南怀化 418000)
股骨转子间骨折多见于老年人,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该病发病率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约有50%的髋部骨折为股骨转子间骨折[1~2]。动力髋螺钉(DHS)是常见的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但这种内固定对机体损伤大、术后恢复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经皮加压钢板(PCCP)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的特点,为探讨PCCP内固定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笔者对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本院住院治疗的8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其中男62例,女18例,年龄55~84岁,中位数年龄75.2岁。根据AO/OTA分型:A1型46例,A2型34例。排除标准:严重骨质疏松、PCCP术中闭合复位失败及有手术禁忌证等。
将8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临床资料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1.2.1 PCCP组 在牵引床闭合复位后,在大转子斜坡向下做一长2cm切口,钢板从切口向下插入。然后在做第二个切口,经皮持骨钳将钢板固定在股骨上。依次转入股骨颈下位主钉、3枚皮质螺钉和股骨颈上位主钉。透视复查正侧位,无异常后拆除插槽,关闭2个切口,通常放置胶片引流。术后早期进行肌肉舒缩活动,开始进行足趾、踝关节锻炼,1周后进行髋关节功能锻炼,逐渐增加运动量,12周后完全负重。
1.2.2 DHS组 牵引闭合复位后,髋外侧纵切口,显露骨折端,放置导针角度定位器,打入导针。X线下观察复位情况及导针位置。套入DHS钢板,加压使钢板与骨皮质相贴。常规放置引流管,闭合切口。
1.3 评估方法
比较2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VAS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VAS疼痛评分从无痛到剧烈疼痛共分为10级,无痛为0分,剧烈疼痛为10分,分数越高患者疼痛越严重。术后髋关节Harris评分:90~100分为优,80~89分为良,70~79分为可,<70分为差。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8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12~26个月,平均14个月。所有患者无感染、骨不连、血肿形成、钢板螺钉断裂及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观察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VAS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术后16周观察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为95.0%(38/40),对照组为92.5%(37/4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s)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s)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1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 出血量 VAS评分对照组 40 65.34±12.92 320.98±39.81 4.26±0.91观察组 40 (50.56±11.87)△ (60.25±22.87)△ 4.21±0.88
表2 2组髋关节Harris评分优良率比较[例(%)]
3 讨论
股骨转子间骨折后,由于股骨颈干部皮质和负重系统遭到破坏,丧失了承重能力。只有重建股骨距解剖结构,恢复股骨上段生物力学结构,才能维持股骨近端稳定。骨科手术中,软组织保护和肢体功能的保留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微创技术在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中越来越受重视,以PCCP和股骨近端短重建钉作为髓外和髓内固定技术的代表得到广泛应用[3~4]。
本组结果显示:2组术后VAS疼痛评分及髋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差异,但是PCCP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显著少于DHS组,体现了PCCP对机体损伤小的特点。除了颈干角<125°或>140°,和/或在矫形手术床上不能完成骨折复位的股骨转子间骨折者外,均是PCCP的手术适应证[5]。PCCP系统由1块钢板、2枚股骨颈螺钉和3枚股骨干螺钉组成,钢板远端有45°斜面。钢板近端有2个较大的斜形孔,钢板远部有3个股骨干钉孔。PCCP的优点在于:(1)股骨颈内采用双轴固定,增加抗扭转力。主钉在股骨颈正位下方区域和侧中央区,使固定更加稳定,防止内固定失效[6~7]。(2)PCCP对股骨外侧壁破坏较小从而避免了骨折远端股骨干的内移;(3)在透视下闭合复位,使用配套器械在体内完成内固定组装,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出血和软组织损伤,并保护骨折周围血供。PCCP的双轴固定方法与DHS以及Gamma钉的单轴抗旋转机制是完全不同的,DHS的钢板由于是在负重线外侧,内侧皮质骨的缺损所致的内翻应力加内固定器上,会导致螺钉切割股骨头。钢板交界处折断,远端骨干移位会导致髋内翻。髓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近年取得了较大进展,具有固定稳定、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特点。但是并发症较多,可引起大转子劈裂、拉力螺钉切出或穿出股骨头等[8]。DHS、Gamma钉都是较常采用的内固定器械,在头颈部都是单钉固定,如果进钉方向稍有偏差就会给手术操作带来很大困难。
骨折内固定术后功能锻炼愈来愈得到重视,在股骨头骨折患者术后康复训练应强调个体化治疗,根据患者年龄、骨质疏松情况等多种因素制订康复计划。术后即可行患肢肌肉的等长收缩,逐渐加大锻炼强度和关节活动,12周后可负重行走。综上所述,PCCP与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确切,但PCCP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对机体损伤小,值得在临床推广。
[1]谭家昌,徐鸿育.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治疗进展[J].实用骨科杂志,2008,14(11):664~668.
[2]凌尚准.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初步报告[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07,15(4):296~298.
[3]陈滨,程光齐,冯宇,等.经皮加压钢板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中的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2011,27(1):1126~1128.
[4]杨军,蒋电明.股骨转子间骨折治疗的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09,11(4):374~377.
[5]贾兆松,房凤岭.经皮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J].创伤外科杂志,2011,13(3):259~259.
[6]吴浩波,李杭,郑强,等.经皮加压钢板和短重建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照研究[J].中华骨科杂志,2010,30(9):865~869.
[7]周涛,王凯.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0,16(1):93~96.
[8]周正明,独行业,顾家烨,等.经皮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0,12(11):1086~1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