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现代烟草农业专业化分工问题的思考

2011-06-15王三根

重庆与世界 2011年12期
关键词:烟农分工烟草

吴 杰,冉 茂,王三根

(1.重庆市涪陵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重庆涪陵 408000;2.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重庆 400716;3.重庆烟草科学研究所,重庆 400716)

分工与专业化涉及工业领域中产业聚集和集群问题,而今这一经济学范畴的概念延伸至农业领域,成为生产制度创新的关键。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现代烟草农业,对专业化分工作了多方面的实践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本研究以分工与专业化优势为切入点,以涪陵为例,分析了现代烟草农业背景下专业化分工发挥的作用和可行性,并就专业化分工的程度以及实现途径问题作一些探讨。

一、专业化分工在现代烟草农业中的作用

产业集群因专业化分工而产生并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同时,产业集群升级又会促进分工深化,二者相互促进[1]。与工业不同,我国传统农业长期以“自给自足”、粗放管理的小农经济为主,缺乏细密的分工,因此各种工作不能像工业那样判然分立。斯密把专业化分工中农业处于劣势的原因归结为交易费与协调费分别在工业分工和农业分工获利中所占的比例的多寡。由于农业对土地等生产要素的依赖性高于工业,而土地天然具有分散性,如果要集中进行统一生产指导,其协调费用必然很高[2]。然而国内外不乏农业产业集群的成功案例,如美国加州葡萄酒产业集群和我国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群,其根本还是在于如何通过打造一条完整产业链,整合各资源要素,进行合理配置,最大限度降低交易费和协调费。

现代烟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分支,其内涵是指运用现代工业装备、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方法,通过加大生产要素投入,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和烟叶的核心竞争力,实现“一基四化”[3]。作为我国特殊经济作物,烟草种植的计划性与其他农产品的市场属性不可同比,但就产业结构的集群性而言却没有本质区别,专业化分工既是一基四化的内容,又是现代烟草农业发展的要求。斯密[4]认为专业化分工是规模报酬递增规律的根本原因,规模经济的本质是专业化经济。烟叶生产中实行专业化分工,将生产过程分解为若干单一化、标准化及专业化的生产环节和操作内容,有利于发挥不同烟农的资源、技术优势,是吸纳非农资本渗入、提高技术到位率、促进标准化生产的有效形式,可提高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降低种烟成本,提升烟叶生产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效益[5]。

二、专业化分工可行性分析

技术上的可分性是分工的前提,而我国农业小规模分散的家庭经营不具备技术上的可分性[6]。烟草的特殊性在于生产环节复杂而经济价值高,这为专业化分工提供了市场。从烟农基本情况和对专业化服务的意愿着手,为专业化分工的可行性提供依据。

(一)烟农基本情况分析

在烟草“三农”——烟叶、烟区、烟农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烟农[7]。烟农既是专业化分工的主体又是服务对象,因此,其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家庭人数等都将对专业化分工产生较大影响。对近5年涪陵区种烟农户基本情况做了调查,文化程度以初高中为主,并有升高趋势;年龄结构以31~60岁为主,为60岁以上的有一定程度的减少;家庭人数所占比例烟农均较为稳定。

(二)烟农专业化服务问卷分析

向各烟草点随机发放调查问卷50份,由烟农户填写,收回其中的47份。从表2可以看出,多数烟农都倾向于专业队(不管是否以专业队为主体);绝大多数烟农愿意承担五成左右的专业服务费用;27.7%愿意购买专业化服务,超过半数烟农则视自家劳动力情况以及专业队性质、质量而定,是潜在的需求市场。

表1 2007—2011年烟农基本情况调查(%)

表2 烟农专业化服务问卷调查

三、专业化分工的程度

自给自足、局部分工、完全分工是3个不同的分工水平,由于网络效果的存在,交易效率仍然可以继续提高,充分享受分工带来的好处,所以,最终的均衡点不会是边际分析的结果,即不会选择一个折中的分工水平,而只能出现在完全分工状态[8]。就农业产业来说,分工程度并非越细越好,这主要取决于交易成本和市场规模[5]。

(一)交易成本

对烟草农业而言,交易成本即烟农与专业化分工组织商谈业务产生的费用,包括协商服务价格、谈判签约、解决纠纷等。不同的交易方式具有不同的交易费用,交易活动的进行受交易费用的制约。交易费用的增加阻碍交易活动的发生进而影响分工的深化,交易费用的减少则会促进分工的深化[6]。显而易见,只有分工带来的收益大于为此付出的交易成本时,潜在的分工才有可能成为现实的分工。因此,烟叶生产中要促进专业化分工,提高分工效益,就必须根据当地实际,选择适宜区域和适度规模开展专业化分工,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因种植分散、标准不一所引起的运输和改良成本[5]。

(二)市场规模

分工的程度受市场广狭的限制,市场如果过小,就不能鼓励人们专务一业[4]。涪陵2011年签订合同面积为1.227 4万亩,产量3.8万担,烟农397户。其中40~120亩的17户,占总面积的9.41%;120亩以上的9户,占总面积的13.5%。可以看出40亩以上大户种植面积不到总面积的1/4,服务需求空间决定了涪陵专业化分工的程度不宜过细,在确定各生产环节采取合适的专业化服务则主要从体现提高资源利用和劳动生产率的机械装备、优化生产技术、降低成本投入以及确保实施效果公正、易于量化的考核和结算这4个方面来考量。

四、专业化分工的实现途径

2011年,涪陵实行“烟草公司+服务社+烟农”和“烟草公司+服务公司+烟农”两种服务模式。

烟草公司+服务社+烟农:按照法定程序,涪陵焦石镇成立“福叶”综合服务社,下设育苗、机耕、植保、烘烤、分级5个专业服务队。根据服务队管理办法,按照烟农户“自愿有偿”原则,服务队与烟农户签订服务协议,服务价钱根据烟农户服务范围和服务类别决定,按照烟草公司提供方案实施,最后烟草公司、烟农与服务社三方确认验收(见图1)。

图1 专业化服务队服务流程

烟草公司+服务公司+烟农:2011年,遵义金海农科所与大户采取入股的形式,前者投入品种、肥料、农药和生产技术方案等要素,后者投入人力、煤炭等要素,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红。除前者提供的技术外,其余生产管理均按标准化流程操作。但是要上述模式的优势真正发挥出来必须做好3项工作。

(一)合理流转土地

在稳定家庭联产承包经营的基础上,允许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是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必然条件[6]。积极探索土地流转机制,充分发挥村委会和乡镇等基层组织的主导作用,烟草部门在资金、技术上给予更多的支持和配合。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建立健全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出台相应的鼓励政策,采取合理的土地流转制度,稳步推行土地使用权流转,通过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以承包或者租赁的形式促进土地使用权向有资金、懂技术、经营好的烟叶种植大户集中[7],推进烟叶种植适度规模化。

(二)稳定服务队伍

稳定的专业化服务队伍是开展专业化分工的保障。一方面,土地的合理流转推动了适度规模的种植,形成了专业化分工的潜在需求市场;另一方面,土地的相对集中,连片种植,使过去的散户从“小而全”的生产方式中解放出来,成为专业化队伍潜在供应市场,而部分人在城市化进程中向非农行业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的流失,这一现象在经济较发达地区尤为明显。解决这一供需矛盾,保证其有效衔接,就需要对专业化分工统筹安排,尽量做到让专业化分工人员参与到烟叶生长全过程。例如涪陵专业化服务运行“统—分—统”模式,即育苗与分级为统,机耕、植保、烘烤为分。育苗和分级服务是烟草公司或育苗业主直接以工资的形式发与服务人员(见表3)。机耕、植保、烘烤服务均是服务人员按照综合服务社规定,与烟农进行协商议价,根据服务范围、作业难易程度和服务工时确定服务价格。为此,测算了一个基本种植单元(120亩)大田生产及烘烤阶段的用工情况(见表4),为专业化分工提供参考。在育苗和分级服务中选拔优秀服务人员,优先推荐其参与到机耕、植保和烘烤服务队中,形成从事专业化服务较之外出打工收入高、风险低的心理预期,并且专人专事也确保了服务质量。

表3 分级和育苗用工情况

表4 大田生产及烘烤阶段用工情况(120亩)

(三)统分结合的局部纵向单元化分工

农业生产由于受到自然力的制约,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决策信息具有现场性、及时性和个性化特点,实行纵向单元化,同时具有限可分性[9]。在烟叶生产全过程实行统分结合,将设施化(省工)和集约化(规模效益)结合起来分析(图2)。

图2 专业化分工示意

1)“统”要求减工降本。大棚育苗、技术指导可以通过生产组织较好的“统”起来,规模效益会比较显著;烘烤工场、机耕则可以通过设施装备较好的“统”起来,设施化水平会比较显著;而育苗工场集约化和设施化均较高。烘烤、分级依托集群烤房,但是规模化效益不显著,而预检涉及许多烟农,那么开展烘烤、分级及预检就需要较强的组织力度并给予相应的补贴,才能较好地实现专业化服务。

2)“分”要求提质增效。田间管理如移栽、追肥、除草、打顶抹芽、采收等,集约化、设施化水平低且操作灵活适宜烟农分户进行,一来这部分农事作业相对比较分散,劳动规模效益不显著,常常需要个性化的管理;二来机械化程度不高,设施化依托不足以及劳动考核和报酬的计量难以精确,导致监督成本高昂。

3)统分的结合。植保的设施化和集约化程度适中,要把统和分有机结合起来,事实证明,带药移栽、大田普防能有效地控制某些病毒病和根茎类病害,这些措施都需要“统”起来。除此之外烟农就可根据各自烟田发病情况分户灵活用药。

按照上述理论,涪陵在“两头统中间分”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细分中间过程,如烘烤继续实行纵向一体化,田间管理实行单独操作,植保则实行统分结合。当然,局部纵向单元化并非对每个地方都实用,也并非每个地方都具备这个条件,因此,烟叶生产专业化分工实践中,技术界限明显、看似独立的生产环节是否进行专业化分工,关键还要看其制度分离后的交易费用成本和市场需求规模[7]。

[1]黄海平,龚新蜀,黄宝连.基于专业化分工的农业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研究:以寿光蔬菜产业集群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10(4):64.

[2]罗元青,王家能.对我国农业产业组织形式创新的思考:基于分工与专业化视角[J].农村经济,2008(6):34.

[3]罗新斌,宁尚辉,徐坚强.湖南省现代烟草农业现状及发展前景[J].作物研究,2009(4):233.

[4]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郭大力,王亚南,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5]王丰.现代烟草农业的分工制度问题[J].中国烟草学报,2010(1):81.

[6]姬超,杜英,马燕玲.我国苹果产业中的分工与专业化问题分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0(11):77.

[7]苏新宏,郭三党,蔡宪杰,等.现代烟草农业背景下烟农的意愿和行为特征:基于豫中烟区1920户烟农问卷调查分析[J].中国烟草学报,2010(1):76.

[8]杨小凯.发展经济学:超边际与边际分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9]张光辉,呙亚平,蒲元瀛,等.现代烟草农业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7):4330.

猜你喜欢

烟农分工烟草
兴山县烟农队伍建设现状及对策思考
上海烟草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数字化转型中烟农社区平台的建设
——以韶关市为例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影响巫溪县烟农队伍稳定的因素分析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国际分工是一个不断走向深化的过程
赤峰地区烟业专业合作社发展中职业烟农的培育
全国首次青少年烟草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