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惊”探析创伤后应激障碍的中医病机
2011-06-14宋月晗李峰刘燕毛萌吴凤芝臧镭镭张丽君刘晓兰
宋月晗 李峰 刘燕 毛萌 吴凤芝 臧镭镭 张丽君 刘晓兰
创伤后应激障碍( post 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是指遭遇重大灾害、战争、恐怖事件、交通意外、虐待等严重创伤性事件后的一种典型精神障碍,1980年美国精神病协会《精神障碍统计诊断手册》DSM-III中确立了PTSD的诊断标准,1993年PTSD被正式纳入《国际疾病分类》ICD-10和中国的CCMD-Ⅱ-R。近年来,随着自然灾害、战争、社会暴力事件和重大交通事故等意外事件的频发,PTSD发病率越来越高,国内外资料显示各种灾难发生后PTSD的发病率为10%~30%,个体终生患病危险性达3%~58%[1-3],在创伤性事件导致的各种精神障碍疾病中,PTSD是最严重、致残性较高、目前没有很好治疗办法的远期精神障碍[4-6],其治疗成为精神病学研究的重点之一。中医方药经过多年临床验证,其优势在于多系统、多层面、多靶点的治疗作用,本研究试分析PTSD的中医病机,为发挥中医药多靶点同调优势来治疗PTSD奠定基础。
1 PTSD由“惊”而发
中医所言“惊”,是指突然遇到某些非常事变而致精神紧张、心悸欲厥,以致心中惕惕然的病变。李用粹《证治汇补·卷五》中说“惊因触于外事,内动其心,心动则神摇”。汪必昌也认为“惊者,外有所触而心动惕不安”。PTSD定义为由于严重创伤事件造成的一种典型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持续警觉性增高,包括入睡困难或者容易惊醒、注意力集中困难、过分地担心和害怕;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包括不由自主地回想起受打击伤害的经历、反复出现有创伤内容的噩梦、反复发生错觉和幻觉、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伴有心悸心慌、出汗、面色苍白等;对与刺激相关的情景的回避,包括极力不去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和事、避免参加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的地方、不愿意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漠、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等,可见PTSD病因即为惊,病情表现与惊所致病变一致,因此,本文着重从惊探析PTSD的中医气血病机、脏腑病位,为PTSD的选方用药提供依据。
2 从“惊”探析PTSD病机
2.1 PTSD症状多端,长期持续,源自“惊则气乱,化痰生涎,变生诸症”
PTSD是由于各种威胁突然发生,精神刺激过于强烈,人体不能调节适应,导致神气失常。《素问·举痛论》说“惊则气乱”,气机逆乱,无以行水,水聚为痰,“痰性胶结”、“痰性黏滞”、“痰为百病之母”,导致受惊之后出现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且症状复杂多样,因此PTSD的病机当为“气乱生痰”的动态过程。
PTSD症状复杂,变幻多端即是在于痰为津液之变,可随气机升降而无处不到,明·孙一奎说“津液者,血之余,行乎脉外,流遍一身,如天之清露,若血浊气滞,则凝聚为痰,痰乃津液之变,遍身上下,无处不到”,而清·何梦瑶在《医碥》中进一步总结了痰在周身各部位致病的症状,分析古今医家对痰的认识,其致病总体特点可归纳为四个方面:第一,痰随气机升降,外而皮肉筋骨,内而经络脏腑,运行周身,无处不到,可广泛伤害多脏、多腑、机体多个部位;其二,痰流注血脉、经络、脏腑,导致气血阴阳失调,变生多证;其三,痰浊上扰,易蒙闭神明,形成多种精神行为失常;其四,痰阻于内,常见变幻多端的怪症。上述痰引发的四方面的表现均与PTSD有相关之处。
PTSD长期持续,难以治愈,也与“痰”之性密切相关。中医素有“顽痰生百病”之说,临床认为顽痰是多种疾病久治不愈,长期存在的病因。周学霆[7]以其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基础,指出若痰积日久可以导致各种怪病,即“老痰怪症百出”。痰性阴秽黏滞,一旦形成留贮体内则胶着难去,成为一潜在的致病因素,日久则成顽痰、老痰,更难驱逐,病程长久,缠绵难愈,顽痰、老痰停留脏腑,布散血脉,流注经络,凝滞脑窍头面,导致各种迁延不愈的痰病,如临床所见顽固性失眠、顽痹、中风等都与顽痰关系密切[8,9]。
2.2 PTSD病情复杂,关乎五脏
2.2.1 心藏神,惊则神乱而致心气虚
心藏神,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任何一种情志失调都可损伤心神。《素问·举痛论》中说“惊则心无所依,神无所归,虑无所定,故气乱矣”。指大惊可伤心胆之气,常使人惶惶惕惕,神不自主而发生心悸等病变。《问斋医案·卷一》说“惊恐伤于心肾,肾藏精,恐者精却;心藏神,惊者神乱,心胸震动,莫能自主”。可见,心与惊的关系主要在于心藏神,惊则神乱以扰心以致心气虚[10,11]。另外一点也值得引起注意,即创伤性事件是PTSD诊断的必要条件,但不是PTSD发生的充分条件。虽然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研究表明只有部分人最终成为PTSD患者[12],中医对此也早有认识,心气虚、心血不足者将导致惊悸、惊骇等的易发性,如朱丹溪提出“人之所主者心,心血一虚,神气不守,此惊悸之所肇端也”。
2.2.2 肝主疏泄,胆主镇静决断,惊伤胆气、滞肝气
胆为中正之官,主决断,惊气入胆,则其镇静决断之力丧失,阳气当潜不得潜,当行不行,气乱而津停,为痰为饮,故触事易惊或无故惊吓,恶梦纷纭,症状多端。《医学正传·卷五》曰:“夫怔忡惊悸之候,或因怒气伤肝,或因惊气入胆,母能令子虚,因而心血为之不足。”又《证治准绳》说:“胆者敢也,惊怕则胆伤矣。”肝胆实则易怒而勇敢,惊致肝胆虚则善恐而不敢也,因此惊伤胆气,传病于心,造成心胆气虚是惊致PTSD的脏腑机制之一[13,14]。另外,全身气机的运行主要靠肝之运行,惊则气乱,则致肝之疏泄功能失常,而见肝气郁滞,成为其他脏腑气滞及痰湿内生的重要原因,成为PTSD的病理机制之一。同样,有医家论述了胆虚也是惊而为病的易发因素,如《血证论》说:“胆气不壮,易发惊惕,”《素问·经脉别论》也说“当是之时,勇者气行则己,怯者则着而为病”。
2.2.3 脾胃为多气多血之脏腑,惊则伤脾碍胃,致生痰湿
脾胃为水谷之海,气血生化之源,惊等情志刺激过度则会导致气机紊乱,从而易伤气血,故而胃易为情志所伤,正如《景岳全书·杂证漠》所论“五志之火皆能及胃”之说。其次,惊作为异常地情绪刺激还可通过肝胆间接影响脾胃的功能,《素问·经脉别论》中说“有所惊坠恐,喘出于肝,淫气害脾”。现代研究也表明:恐惧、焦虑、愤怒等都可以引起胃肠功能紊乱,如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及出血、结肠炎等等[15,16]。因此,PTSD多见脾胃气血虚的病机,由于脾主运化水湿,为“生痰之源”,脾气虚弱,则成痰湿内生之源。同时胃的气机紊乱也是PTSD的易发因素之一,如《素问·四时刺逆调论》说:“阳明涩则病积时善惊。”《杂病源流犀烛》中也说“胃多气多血,血气奎滞则易热,热则恶火故易惊”。
王肯堂在《证治准绳》中总结道“肝、胆、心、脾、胃皆有惊证明矣”。心、脾胃、肝胆与PTSD形成的关系最为密切,另外,肾、肺二脏也间接与惊有着密切联系。
2.2.4 肾在志为恐,惊则致恐而伤肾
在七情之中,惊与恐的关系非常密切,在致病上常惊中有恐,恐中有惊,极惊易致恐,极恐易致惊,二者常相承出现、密不可分。《灵枢·口问》中说:“大惊卒恐。”《素问玄机原病式》也说“恐者,善惊之谓也”。恐为肾志,当惊引起PTSD时,也会引起恐惧的情绪[17,18],则影响肾的功能,《素问玄机原病式·热论》中说“或平人极恐而战栗者,由恐为肾志,其志过度,则劳伤本藏,故恐则伤肾,肾水衰则心火自甚,而为战栗也”。《类经·卷三》中说“恐则精却,故伤肾”。同样,肾虚易恐,恐则易受惊吓,因此,肾虚也是PTSD形成的易发因素之一。
2.2.5 肺主气,惊伤肺气
《内经知要·卷下》说“且惊且恐,则气衰而神乱。肺主气,心藏神,故二脏受伤也”。而《诸病源候论·卷三十七》中则说“气病是肺虚所为,肺主气,五脏六腑皆享气于肺,忧思恐、怒,居处饮食不节,伤动肺气者,并成病”。因此,惊则可伤肺气,肺气虚易致惊,这也是PTSD的形成与肺的功能之间的关系[19]。
综上,由惊而致的PTSD是“惊则气乱—气乱生痰—痰气胶结”的动态过程,该过程严重影响着心、肝胆、脾胃的功能,同时肾精、肺气也间接受到影响,其主要病机可总结如下(图1):
图1 PTSD中医病机
3 研究展望
PTSD症状复杂、迁延难愈,西医尚无有效的治疗措施,而中医对本病的治疗则研究更少,本文首次分析了PTSD由惊而发,进而引起脏腑、气血津液失调的系列病理过程,为中医治疗PTSD选方用药提供了依据,也为中医治疗PTSD的模型选择提供了思路。
PTSD由惊而发,病位关乎心、肝胆、脾胃、肺、肾等,病理变化在于气虚、气滞、痰停,提示在PTSD的治疗方剂的选择上当“调和五脏、理气化痰”,温胆汤类方剂以“和”为主,重在理气化痰,尤其是十味温胆汤可调五脏,可作为本病治疗的首选方剂。
本研究从中医角度分析认为PTSD的形成是由于在各种先后天因素所致心虚胆怯、肝郁不舒的基础上,突然暴受惊吓,因此,提示在中医药治疗PTSD的模型选择上,当仔细分析各种模型,选择体现这两个层次病因的模型。
[1] Hall BJ, Hobfoll SE, Canetti D,et al. Explor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osttraumatic growth and PTSD: a national study of Jews and Arabs following the 2006 Israeli-Hezbollah war [J]. J Nerv Ment Dis,2010,198(3):180-186.
[2] Ozer EJ, Best SR, Lipsey TL, et al.Predictors of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d symptoms in adults: a meta-analysis[J].Psychol Bull,2003,129(1):52-73.
[3] Breslau N, Kessler RC. The stressor criterion in DSM-IV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J].Biol Psychiatry, 2001,50(9):699-704.
[4] Feldner MT, Monson CM, Friedman MJ. A critical analysis of approaches to targeted PTSD prevention:current status and theoretically derived future directions[J].Behav Modif,2007,31(1):80-116.
[5] Bradley R, Greene J, Russ E. A multidimensional meta-analysis of psychotherapy for PTSD[J].Am J Psychiatry,2005,162(2):214-227.
[6] Mayou RA, Ehlers A, Hobbs M. Psychological debriefing for road traffic accident victims. Three-year follow-up of a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J].Br J Psychiatry,2000,176:589-593.
[7] 贺松其,文彬.宋金元时期痰浊衰老相关性学说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2000,27(10):446-447.
[8] 刘彦廷,许嵘,杨秀清.从痰热内阻治疗失眠之探讨[J].江西中医药,2006,37(1):17.
[9] 姜波玲.中风从痰论治[J].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8):725.
[10] 丰广魁.焦虑症的中医证治探微[J]. 辽宁中医杂志,2011,38(1):48-49.
[11] 包祖晓,唐启盛.焦虑症中医证治探讨[J].吉林中医药,2008,28(3):169-170.
[12] Kessler RC, Sonnega A, Bromet E, et 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in the National Comorbidity Survey [J]. Arch Gen Psychiatry,1995,52(12):1048-1060.
[13] 王长荣. 试论惊属于肝[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6):21-22.
[14] 李楠,邱模炎.试论胆病不寐[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1):35-36.
[15] Stein MB, Walker JR, Hazen AL, et al. Full and partial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indings from a community survey [J].J Psychiatry,1997,154(8):1114-1119.
[16] 黄美娟,黄祝,蒋超,等.恐吓应激对SD大鼠胃GnRH 受体表达的影响[J].临床检验杂志,2007,5(6): 441-443.
[17] 李如辉,张光霁.“肾藏志、应惊恐”理论的发生学剖析[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2001,25(1):5-6.
[18] 张先庚,刘明,陈康,等.前瞻“恐伤肾”母及子先天肾虚证的组学研究[J].四川中医,28(8):22-24.
[19] 周杰,丁艳玲.论情志疗法及机理[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 1558-15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