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鲁西囤形屋民居形式初探

2011-06-13谭向东李丽明

山西建筑 2011年34期
关键词:影壁正房厢房

谭向东 李丽明

鲁西囤形屋民居大量存在于农村,民居主人是以耕地为主的农民,它与农民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囤形屋首次出现在孙运久先生的《山东民居》一书,“夏津处于鲁西北和鲁西的边缘,也是黄泛冲积平原。它与临清相邻,但房屋的营造法却不同,临清市郊是微微起脊的做法,而夏津城关的王庄镇的农舍却是呈弧形的囤顶屋。”针对囤形屋民居的相关学术论文,因为种种原因相对较少,但它形成的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丰富的艺术和技术价值值得研究。

1 鲁西囤形屋民居形成的自然和历史因素

1.1 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鲁西平原位于黄河下游,处于冀鲁豫三省的交界,境内地势平缓,除东阿有几座剥蚀的残山外皆是黄泛冲积平原。整个地势随黄河流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古运河和京杭大运河自东南流向西北。由于历史上黄河多次在这一地区改道泛滥,形成高坡和洼地相间的微地形起伏地貌。高坡多细沙质土,洼地则为粘土。

2)气候特征。鲁西属暖温带,为半湿润半干旱的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变化较明显,春季干旱多风回暖快,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凉爽多晴天,冬季寒冷少雪多干燥。雨水适中,年平均降水量为597 mm~820 mm。一年的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较大,分布不均匀,一般3月~10月日照时数较多,1月,2月,12月份最少。全年光照时数在2463 h~2741 h之间,且多集中在农作物的前中期,无霜期200 d左右。对于平原地区中以农耕为主的区域,这里的气候条件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1.2 历史条件

鲁西地区历史悠久,这里有人类早期文明龙山文化的遗址。春秋战国时期这里为齐国,文化丰富,是孔子周游列国的必经之地,至今有“东鲁店”“孔子宿处碑”等,孟子论大丈夫的晓春亭。三国时期为曹植封地,现存鱼山曹植墓。自隋唐开凿大运河以来,古运河与京杭大运河自南向北穿过鲁西地区,东昌府、临清、德州曾是繁华的城市,同时又孕育了运河文化。近代以来,鲁西地区是主要的产粮基地之一,因运河停航,深处内陆与山东东部经济相比而言,经济稍落后。

2 鲁西囤形屋民居建筑的特点

2.1 鲁西囤形屋民居的平面布局

鲁西囤形屋民居建筑主要是以四合院、三合院为基本格局,其合院布局的秩序感很强,并且规模不一,类型多样。在现存的鲁西囤形屋民居平面布局中,以一进院落为主。

一进院落继承了华北平原院落的特点,布局规整严谨,其布局多采用封闭的四合院,由正房、倒座、两厢围合而成。现今根据生活生产的需要不设倒座,简化为三合院,或二合院(见图1)。二进院落在鲁西囤形屋民居中也占一定比例,一般布局较为简单,各房按中轴对称排列。

图1 聊城闫寺镇某宅平面布局图

多数院落占地为:东西宽13 m~20 m,南北长15 m~18 m,具体由村情和户主的宅基地而定。一般以北屋为上房,然后确定街门走向,以及厨房、厕所、牲口棚圈的位置。上房以外的左右配房叫厢房。厨房一般在东厢房的下首或者在上房的东侧房。厕所建在与街门相对的角落。而街门的位置按传统习惯建设:即路东的,街门建在西南角;路西的,街门建在东南角;房前有胡同的,街门建在正南处。街门前过于空旷,无物遮拦要盖影壁。除了街门外周围以院墙封闭。

上房最高,街门楼次之,东厢房再次,西厢房比东厢房更低,其他附属用房如牲口棚最低。

2.2 鲁西囤形屋的造型特点

囤形屋为平顶房,屋顶呈弧形,夏季雨水多可以快速流到地面,有的在屋顶的东西两侧垒上女儿墙,做成各种花墙样式,外形美观。囤屋顶的屋顶是当地人可以利用的一个上层空间。屋顶用来晒粮食和囤粮,在上面囤粮既通风又防鼠患。

囤形屋是中国传统民居的传承,它的内部梁架结构与抬梁式构架有相似之处,只是檩条的数量要比抬梁式构架少,如三间的囤形屋需要两根梁,十二根檩条,每20 cm的间隔放一根椽子,椽子数量和房子宽相关。相比鲁西地区的起脊瓦房,一间房子要省一根檩条,省若干砖与瓦。

囤形屋在后墙开的窗子很少,在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的砖披房后墙,一般只在中间堂屋的后墙开一扇窗,近年后墙的开窗逐渐增多,只是窗户小且高。在前墙开窗相比后墙要多且大,并有逐年增大的趋势。

2.3 鲁西囤形屋民居的建筑用材、结构及构造特点

1)土草房:泥土垛墙,檩条上放椽子,椽子上盖高粱秸做的箔,箔上覆草或麦秸用麦糠泥封顶。这种做法解放前多见,现今很少居人。2)砖基房:俗称角房,用砖垒基层地基,最高垒到窗下,其他用土坯,在房屋的四角及有门、有窗的部位设置了砖柱用来承重,20世纪50年代~60年代流行,现存实物不多。3)砖披房,又称外包皮或砖提斗:用砖垒几层地基,其上为单砖披外墙,内墙为土墙。贴表面砖的结构又称一马三剑,按这种砌筑方法每贴三块砖,将一块砖横过来嵌入坯中,外面的砖为90 mm厚,这样既省砖,又美观,还可以起到防护作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盛行。4)砖房:墙体多用红砖墙,采用梅花丁等方法砌筑;屋顶用炉渣、白灰、水泥捶顶,梁檩木料采用松、榆、柞等;水泥墙裙勾缝,内壁为石灰砂浆抹面。5)抱厦房:抱厦为屋檐前再建出1.5 m左右的空间,形成室内与室外的过渡空间(见图2)。墙体多用红砖墙,外墙全部抹上青色水泥,内壁为石灰砂浆抹面(见图3)。由于木材减少,屋顶改为用钢筋混凝土楼板,这种屋顶做起来省工便捷,但废弃后不能转化为土,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图2 抱厦房

图3 抹青色水泥的外墙

图4 镶过木

图5 窗

2.4 鲁西囤形屋民居的几种典型构造做法

1)囤形屋屋顶的做法:屋顶的制作材料是当地产的木材,粗且直的做梁,一般为杨、榆、松柞,相对细点的做檩条,树枝的枝干刮的平平整整做椽子。大致的做法为:在直梁上加短瓜柱建成略带弧形的囤顶,梁架之上横以檩,檩上压细椽,椽上铺秫秸箔作笆,笆上压一层土,最上面则盖一层笆砖,檐口用6层~8层笆砖层层收分以作挑檐。2)窗的做法:窗的做法有三种:a.在门窗的过木外缘镶以皮条线和波纹状的装饰砖,被称为镶过木。b.门窗以砖砌成拱形以一砖半的立砖镶在门窗边直顶到檐下。c.镶过木的砖框上加贴立砖到檐下。后两种以立砖贴在土墙面上的做法,被称为金镶玉。用立砖节省砖而且封护住门窗框的土坯免受雨水冲淋剥蚀(见图4,图5)。3)石敢当:房子后墙正对巷口时,为了阻挡正冲胡同的煞气,就在正对巷口的后墙上镶一块刻有“泰山石敢当在此”的泰山石。4)烟囱:鲁西的烟囱一般由灶台连通灶底向囤顶垒砖,在屋顶冒出,烟囱没有统一的式样,有的用砖垒,有的用瓦罐,有的用瓦筒,也有的用胶管。

2.5 鲁西囤形屋民居的基本组成元素

鲁西囤形屋民居的基本构成元素有:正房、厢房、倒座、影壁、厕所、宅门等几个部分。

1)正房:正房被鲁西人称为堂屋,是宅院中的主房,合院建筑的中心,其进深和开间比院落中的其他建筑的尺寸都大。设计中为了进一步突出其重要位置,正房做垫高处理,其室内的地坪较之于院落地面要高,较之于院落中其他房间也高,因此正房门前的台阶最多。这种处理手法是为了把长辈居住的正房建成合院内尺度最高,体量最大的中心建筑,以突显其地位的尊贵。民间的一些说法认为上房高了,父母不会受孩子的气,同时可以辟邪。从当地的气候上来说这种做法是非常科学的,鲁西的冬天多西北风,气候寒冷干燥,夏季风自东南来,热而多雨。正房做垫高处理,在冬季,有利于享受可贵的阳光,在夏季,北房又因地势高有利于接纳凉爽的东南风。

2)厢房:又被称为厢房或偏房,一般是在正房的东西两侧,家里小辈住在其中。过去一个大家庭住在一个院落里,厢房里住晚辈,如今随着小家庭的独立和家庭成员的减少,厢房一般用来做厨房或者是饲养家畜的空间。

3)倒座:在鲁西一般被称为南屋,一般和宅门结合设计。在农村,一般临街的人家盖倒座,可以开代销点等,是小本生意的经营空间。

4)影壁:根据影壁与宅门的位置关系可以分为外影壁与内影壁,在宅门之外的叫作外影壁,在宅门之内的叫作内影壁。在鲁西,如街门前过于空旷,无物遮拦要盖影壁,让宅中的“才气聚气”不易外冲。内影壁是人们进入宅门之后的对景,鲁西厕所一般与大门相对而建,故在大门与厕所间建一影壁,可增加私密性。有的内影壁与厢房的山墙相结合,既依附于山墙,又突出于山墙,也称为山墙影壁。

5)厕所:是庭院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一般位于庭院的西南角或东南角。鲁西农村的厕所一般为露天旱厕,有的人家在牲畜圈和厕所之间还有个储粪池,三者地下相通,一到夏季庭院里气味非常难闻。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应用,农村厕所也在不断改良,通过沼气池转化成农家肥和电能,改善了生态环境。

6)宅门:鲁西的囤形屋院落一般采用院墙全封闭,院落的出入口为大门,很少开后门。宅门一般为屋宇式大门,大门的屋顶也是弧形的平顶,与房顶的做法一样。大门是人和物进出、迎来送往、举行婚丧仪式、布置节日庆典的重要地方,还是宅主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大门建的位置依宅院在街道的位置而定,位于路东的,大门则建在西南角,位于路西的大门则建在东南角。鲁西的大门各式各样,但总体风格围绕囤形屋的风格而变化,与院落的其他房间相协调统一。

3 结语

鲁西囤形屋的形成与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特征,人文因素有很深的联系,它一方面保留着北方民居严整的合院形态,在建筑空间布局中体现传统礼制观念,一方面在功能上又顺应时代的发展、生产生活的需求作出相应的变化。它体现了鲁西地区的区域文化,又体现了鲁西地区文化的变更,它能够帮助我们更好更深刻地了解鲁西文化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本文对鲁西囤形屋民居只作了初步的探究,更多的文化底蕴有待继续研究。

[1]孙运久.山东民居[M].济南:山东文化音像出版社,1999.

[2]杨文斌.邯郸传统民居地方特色和乡土适宜建造技术研究[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2006,23(3):20-22.

[3]赵 琳,王 辉.明清山东运河民居建筑研究[A].第四届中国建筑史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5.

[4]赵永生,宁蕊蕊,汤美安.鲁西地区村镇住宅节能研究[J].钢结构,2007,11(22):8-20.

[5]赵 君.鲁西南农村民居文化探讨[J].文教资料,2010(3):14-16.

猜你喜欢

影壁正房厢房
京西地区青砖类传统民居热工性能现状评价与外墙优化设计研究
别扭的影壁
吉林省满汉融合区域乡村住宅院落空间布局探析
绝 句
老北京建筑里的影壁
影壁
门口有道墙
下午愈加忧郁(二首)
寿星(外一首)
王家烈故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