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场需求的软件技术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1-06-13郭祖华
孙 冬,郭祖华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河南 新乡 453000)
1 引言
2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高职教育中的现实意义
中国的软件产业要实现跨越式发展,需要各种资源,而其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无疑是人才资源。软件人才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国软件产业能否在“十二五”期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软件人才的培养需要较长的周期,现阶段一般是以学校长周期培养为主,企业短期培训为辅。近年来,我国各类高校共培养了几十万各类计算机专业人才,而且每年培养的人数还在以几何基数的速度递增,其中,培养的软件人才可谓不少,然而软件人才的供需缺口却越来越大。一方面软件多层次高质量人才匮乏,另一方面相当数量的软件技术方面的毕业生无法在软件企业找到合适岗位。因此,高职院校为了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软件人才,就必须根据教育部“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的有关文件精神,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以适应市场对软件人才的需求[1]。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于1985年开始招生计算机应用专业,现设置有软件技术等5个专科专业,其中,软件技术专业为第二批(2005年)河南省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009年又成功申报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2]。本文结合我校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实践,给出了近年来我校在如何确立一个较为完整的、可操作强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国家教育部教高[2006]16号文件《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这段话表明“工学结合”是一项“全程式”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程,是高等职业教育区别于普通本科院校的本质属性,与现有的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在于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3]。
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使命,正是基于其技能型、应用型的人才培养目标符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市场对此类人才的巨大需求,才快速发展并壮大起来。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在受教育者具备一定理论的基础上,有对实际工作较好的认知及判断能力,有较强的操作能力,有很好的工程意识,而这些能力的培养,只停留在书本上和课堂里是远远不够的。因此,积极推行“工学结合”,对深化高职院校教学改革,促进职业教育发展,培养技能型、应用型人才有着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3 “工学结合”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上的原则与形式
工学结合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主体是学生,以职业为导向,充分利用学校内外不同的教育环境和资源,把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教育和直接获取实际经验的校外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给学生带来更多利益[4]。学校按照企业需要开展未来的企业员工(学生)的职业知识储备和能力训练,使学生能够“在校即做准职业人”。
工学结合并不是“学校学习+企业实习”的简单组合,而是与工作相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即与工作过程相结合的学习(工作过程导向);与工作内容相结合的学习(工作项目导向、工作任务驱动);让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时刻意识到自己“企业员工与学生”的双重身份(工作岗位导向)。它不仅是一种学习方式,而且是一种区别于另外一类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高职高专教育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因此,如何将“工学结合”的理念贯彻到人才培养方案中,这是非常关键的。其具体的操作原则是:
3.1 操作原则
1)校内学习和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
2)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将职业要求和技术技能标准引入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3)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将企业、行业和社会的资源引入学校,将学校的教育过程搬进社会,与企业深度融合,将“工作过程”融入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岗位化”、教学环境“企业化”、教学内容“任务化”、教学过程“职业化、能力考核“工程化”,形成新的教学模式;
4)抓住实践、实训、实习三个关键环节整合课程改革,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促进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3.2 工学结合的形式
我们认为,凡是符合以上原则,能够将学习过程与工作流程相结合的形式,都属于工学结合的形式,如:
1)以典型项目为载体改革课程内容,使项目开发过程贯穿整个课堂教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开发应用能力;
2)由学生组成“IT工作室”、“校内仿真公司(工厂)”,在教师带领下,针对仿真的企业课题,进行课外实训,以公司运作模式,模拟项目开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战能力;
3)与相关企业合作,通过校企结合模式,让学生在企业中以“企业员工身份”参与企业的具体项目的开发,培养学生的开发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敬业精神。
4 “工学结合”模式在软件技术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实践
通过大量调研,结合我校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软件技术专业的教改实践,近年来,我们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了有益探索。
4.1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构建以技术应用能力为本位的理论教学体系
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主体,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导向,依据“工学结合”的特点和要求,重新规划设计课程,创新课程体系,彻底改变原有的以学校为主导,以学科知识为体系的“压缩饼干式”的课程体系状态。
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最终需要落实到项目开发上来,即“一项针对性职业/岗位训练”,项目开发能力的形成,需要有一个积累提升的过程。我校软件技术专业作为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点,在两年的建设中,不断加强专业建设和软件企业的深度融合,以“专业+公司”的教学运行机制,结合基于工作过程模式和“做中学”教学理念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螺旋推进式”课程体系,它表现为“课程目标设定—案例教学—项目开发—总结提高”的螺旋递进形式,从而真正实现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如图1所示。
我校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技术能力,主要落实在.Net项目开发和Java项目开发两条主线及数据库应用开发一条辅线上。三项技术所要具备的知识,需要由浅入深地学习,三项技能的提高,需要由低到高地积累。螺旋推进式的课程体系,就是将专业课程按照知识和能力要求由浅入深安排,每门课程的教学都是一个螺旋上升环。一门课程教学结束后,需要总结提高并评价课程的效果,以确定是否进入下一阶段的教学。如此环环推进,将一系列预期学习结果连贯地组织起来,以促成学生职业岗位能力的形成。
图1 软件技术“螺旋推进式”的课程体系结构图
4.2 以就业为导向,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本位的实践教学体系
工学结合模式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因此,职业技能教育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实训体系加以保证。
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
我校按照“工学结合”模式建立的校内实训基地主要用于软件技术专业学生校内实训、项目研发及社会服务。针对软件技术专业划分越来越细的特点,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中央财政支持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项目实训基地的基础上,重点建设Java、.Net编程及其全真软件开发实训中心,软件工程、测试、外包项目实训场等8个集教学、培训、生产性实训、软件开发、职业技能鉴定五大功能于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
在实践课程设计上,明确专业就业岗位职业能力要求和真实工作内容,构建以职业岗位需求为本,以就业为导向,具有模块化、进阶式、组合型特征的科学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含专业基本技能、专业单项能力和专业综合能力三部分,分别对应基础实验层、工程训练层及综合提高层,各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互相渗透、互相融合,形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2)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实践证明,没有企业和行业的参与,高职教育就形同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校和企业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是互补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就是促使双方资源、技术、管理与文化的互动和渗透。
图2 涵盖三个层次的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案
近年来,软件技术专业按照“市场运作,优势互补,互利互惠”的理念,努力探索与企业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搭建坚实的合作平台,开展多元合作,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满足校外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在此基础上,由校企深度合作共同管理实习实训基地,使学生实训、实习与在企业的工作实际相适应,从而保证在学校和企业的共同参与下,使学生真正能够实现“毕业上岗零过渡”。
4.3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推行与企业“无缝接轨”的教学策略
根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特点和学生实际,软件技术专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面向应用需要,采用多种模式,“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大量的上机练习、代码阅读、代码改错、规范化检查,训练学生编写程序的熟练度和规范性;通过大量的项目案例和阶段项目的实战,增加对实际项目开发的体验,弥补学生项目经验的不足;通过多种训练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实现学生在校即成为准职业人。
1)突出熟练度
突出熟练度,即强调“熟能生巧”:多动手、多实践。对熟练度的指标进行量化,针对输入速度、代码编写量、代码阅读量提出明确的指标。要求学生在三个阶段的学习后,编写的代码量到20000行。并且,根据以上指标设置上机、项目案例和阶段项目的内容。增加上机课程的比例。
2)突出规范化
为提高学生编码的规范性,要求学生通过专用的规范度测试软件的测试,编程的规范度达到90%以上。
3)突出职业素质
强调“在校即做准职业人”,设计多种职业素质训练手段和形式,包括贯穿的参与式准职业人训练,每个阶段都专门设置职业导向训练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习惯、职业操守,提供了多种训练手段,让学生经过知晓→试做→习惯养成→行为→激发潜能的训练过程完成从学校到职业人的转变。
4)突出多模式教学
多模式教学法是指将适宜的课程内容运用最科学的方式传授给学生,如适合编程语言基础类的“实例引入、改造拓宽、项目综合”教学法,“问题牵引”教学法;适合实践性较强课程的“三明治(教、学、做一体)”教学法,“项目驱动递进”教学法,“双层循环”教学法等等,并通过多种方式的指导学习巩固和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的提升。
5)突出实践经验和行业背景
采用“项目仿真”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实际的开发项目。这些项目全部来自于工程实际,涉及通讯、交通、游戏、教育、金融、媒体、网络服务、移动应用等多行业背景。
5 保障措施
5.1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实施“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主导力量。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不同于普通高校的显著区别在于前者既要懂理论,又要懂技术,即具有“双师素质”[5]。目前我国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不能适应这一需要,主要是因为大部分教师来源于高校,理论功底扎实,但实践技能较弱,对企业一线的技术和开发流程较为生疏,而且在观念上,一般又都拘于普通高校的教学模式、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模式,对“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因此,我们必须采取一定措施,建设好一支既能开展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又具备丰富的项目开发经验的“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师资队伍。主要措施为: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建立专业化的高职师资培养和培训基地,并积极推进本校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建立和完善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加大“双师素质”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引进力度,重视建设优秀教学团队,使“双师型”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有较大的提高,从而适应“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需要。
5.2 立体化的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的重要保障,为此,我们在本专业的教材建设上,十分注重教材的立体化建设,即对核心课程教材、教师参考书、学习指导书、教学课件库、试题库、教学素材库等进行全面的建设,使其更加有效地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主要措施为:一是坚持“精选教材”的原则,结合社会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具体需求,积极选用获得广泛认可的、优秀的、最近出版的高职高专教材;二是坚持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课程、能力、技能体系改革为依据,分析职业岗位对实际工作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以实际工作任务为重要切入点,按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教学模式,编写反映新知识、新技能的理论与实践教学教材或讲义。
5.3 完善的管理和效能评价机制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现必须要在一个完善的管理和效能评价机制基础上完成。为此,我们针对“工学结合”模式下教学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按照“工学结合”对教学管理的实际需求,不断完善“工学结合”模式下的教学管理运行体系、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教师工作量考核体系、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学生顶岗实习的管理制度、企业顶岗或实习实训评价与考核制度等等。成立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合作(工学结合)指导委员会,全面协调和指导本专业开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工作。
6 结语
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工学结合必须体现职业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以职业或岗位所需能力为本位,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要目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推进,必须使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参与者找到校企合作的结合点,都能从中得到利益,体现“多赢”,这是其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就目前所进行的各种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培养软件技术人才乃至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快速通道,下一步所要努力的是进一步深化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打破原有框架,创建一套内部体系完整、外部关系协调的工学结合教学机制。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2]河南省教育厅.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公布2009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的通知[Z].教高〔2009〕526号.
[3]孙锋.“工学结合”IT技能型人才的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0,(1):71 -75.
[4]吴荣森.“工学结合”实训教学模式在高职教育中探索与实践[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79-81.
[5]王强.浅谈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成人教育,2008,(2):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