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奥法施工在长寿山隧道开挖支护中的应用

2011-06-13刘絮影

科学之友 2011年22期
关键词:管棚钢管断面

刘絮影

(中铁二十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142)

1 工程概况

长寿山隧道系喇叭口隧道,由左、右线单线隧道,以喇叭口形式过渡为双线单洞隧道。隧道除进口端位于砂质黄土层中外,大多位于混合岩、花岗岩、片岩及砂岩夹砾岩层中,线路经过处山体起伏大,相对高差50~110 m,隧道最大埋深340 m,埋深最浅处则在出口端的冲沟谷底露顶横穿而过,浅埋段长150 m,明洞段长约164 m。隧道开挖施工是本工程施工的重点。

2 隧道超前支护

长寿山隧道超前支护采用超前小导管、超前大管棚施工,其采取的具体支护施工技术如下:

2.1 超前小导管支护施工

根据设计,本隧道的小导管采取Φ42热轧钢管加工而成,每根长度为3.5 m,布设在隧道拱部范围内。小导管按设计长度进行切割,并将端头加工成锥形,尾部预留不小于30 cm的止浆段,从尾部止浆段以外至楔端管体钻8 mm的注浆孔,梅花形布置,间距 30 cm。施工前,对掌子面的岩层喷射混凝土封闭以防漏浆、跑浆。按设计标出孔位,用 YT-28风枪钻孔后并插入小导管,外插角控制在10~15 °。用风枪或大锤直接将小导管送入,纵向相邻两排小导管水平搭接长度不小于 1 m,小导管环向间距为0.3 m。小导管安装后,根据情况向孔内压注水泥浆液,浆液采用砂浆搅拌机拌制。注浆压力控制在0.8 MPa左右。注浆时由下向上进行,注浆后立即堵塞钢管孔口,防止浆液外流。在支护施工中,应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注浆参数进行调整,以取得最佳注浆效果。

2.2 超前大管棚支护施工

对本隧道断面开挖前在进出口段拱部120 °范围设Φ108长30 m超前大管棚,环向间距0.4 m,外插角1~3 °管内压注M 30的水泥砂浆。为了确保本隧道管棚支护施工精度和质量,管棚用混凝土套拱作管棚导向墙,在套拱内预埋工字钢,按设计孔位准确安放导向钢管,工字钢与导向钢管焊成整体。在导向墙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开始钻孔。钻孔时,要确保孔径比棚管外径大30~40 mm。钻孔完成后,把事先加工好的管节联接套焊接在钢管两端,然后将钢管安放在钻机钻头上,钻机对准已钻好的管棚孔,低速推进钢管。当前一根钢管推进孔内,孔外剩余30~40 cm时,用连接套接长钢管,直至钻进到棚管设计长度。然后向管内注入水泥砂浆或水泥-水玻璃双液浆。注浆结束后及时清除管内浆液,并用M 7.5水泥砂浆紧密填充,增强管棚的刚度和强度。注浆完成后,在管棚支护下组织开挖。

3 隧道开挖施工

通过采取隧道超前支护后,例如超前大管棚支护,当注浆完成后,即可在管棚支护下组织开挖。长寿山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施工,根据不同的围岩选择不同的开挖方法,采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人工钻孔爆破或小型机械开挖,做到稳中求快。

长寿山隧道采用进出口及五座斜井同时掘进,对于Ⅴ级围岩黄土隧道采用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施工。Ⅳ级开挖地段则采用台阶法施工,隧道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考虑到隧道进出口、浅埋段处于风积砂质黄土,该黄土具Ⅳ级严重自重湿陷性,对隧道影响较大,因此进出口及全隧道洞身浅埋段拱部设Ф42超前小导管。

3.1 台阶法隧道开挖施工

本隧道Ⅳ级围岩开挖地段则采用台阶法施工,开挖一环、支护一环,下断面开挖后及时施作仰拱,形成封闭结构。岩石地段采用钻爆法开挖,如遇土石互层则采用弱震动爆破法开挖。采用简易作业台架 YT-28风枪钻孔,光面爆破,复式楔形掏槽,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有水时采用2#岩石抗水硝铵炸药或乳化炸药,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循环进尺以2~3 m为宜;锚、网、喷初期支护,局部地段拱墙辅以钢拱架加强。Ⅳ级软质围岩及Ⅳ级加强衬砌段施工前先对拱部采用Ф42超前小导管进行预支护,然后采用台阶法开挖,锚、网、喷初期支护,局部地段在拱墙辅以1榀/m的I16型钢钢架加强。施工中,应根据围岩情况,采用合理的施工顺序和确定上、下台阶间的距离。开挖后,先初喷混凝土封闭岩面,及时施做初期支护和临时支护。钢支撑安装后,要及时打设锁脚锚杆。

3.2 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隧道开挖施工

对于本隧道Ⅴ级围岩软弱地段、浅埋偏压地段及隧道进、出口均采用环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其施工程序见图1。具体的施工方法如下:人工持小型机具开挖,遇岩石较好时采用预裂松动爆破施工,并严格控制装药量。台阶长度为3~5 m,开挖循环进尺为0.5~0.75 m,上台阶初期支护完成后开挖核心土;下一台阶先开挖边墙部分,完成支护结构,然后开挖核心土,继续分段开挖下台阶边墙部分,完成支护结构。开挖前先施工超前小导管或超前锚杆支护,开挖成洞后,尽早进行仰拱封闭,以便形成封闭受力结构。初期支护后,待各测试项目所显示的位移率明显缓慢并已基本稳定后,及时施作二次衬砌。

图1 环形开挖横断面示意图

3.3 全断面法隧道开挖施工

本隧道Ⅲ级围岩采用全断面法开挖。根据围岩情况,循环进尺为3~4 m为宜。开挖主要采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钻孔,光面爆破技术,中空直眼或复式楔形掏槽。选用2#岩石硝铵炸药,塑料导爆管非电毫秒雷管微差起爆。施工中,根据围岩情况采用不同的钻眼深度,合理控制装药量,提高围岩爆破效率,尽可能减少超欠挖而引起工料的浪费。

采取光面爆破技术的全断面法开挖隧道,应掌握其施工控制要点:①隧道开挖每个循环都要进行施工测量,控制开挖断面,采用激光准直仪来控制开挖方向。②钻眼时掘进眼保持与隧道轴线平行,除底眼外,其他炮眼口比眼底低5 cm,以便钻孔时的岩粉自然流出,周边眼外插角控制在3~4 °以内。掏槽眼严禁互相打穿相交,眼底比其他炮眼深 20 cm。③装药前炮眼用高压风吹干净,检查炮眼数量。按爆破设计顺序装药,确保装药作业有序进行。④起爆采用复式网络、非电起爆系统,联接时,每组控制在12根以内;联接雷管使用相同的段别,且使用低段别的雷管。

4 结束语

长寿山隧道按照新奥法原理施工,根据不同的围岩选择不同的开挖与支护施工方法,对于Ⅴ级围岩黄土隧道采用弧形导坑留核心土法施工,Ⅳ级开挖地段则采用台阶法施工,Ⅲ级围岩则采用全断面法开挖。工程实践效果明显,做到稳中求快,值得同类工程参考。

1 赵细平.新奥法在高速公路隧道支护施工中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8(8):74~75

2 姚伊.公路双连拱隧道开挖支护施工技术[J].铁道标准设计,2008(8):101~103

猜你喜欢

管棚钢管断面
提升隧道洞内管棚施工质量技术研究
微型钢管桩在基坑支护工程中的应用
一种精确的轮胎断面束缚方法
高深度大断面中深孔一次成井技术探索与应用
浅探输变电钢管结构的连接方法
超大断面隧道初期支护承载力学特性及形变研究
茂名市开展全面攻坚劣Ⅴ类国考断面行动!
ACS6000中压传动系统在钢管轧制中的应用
基于变基床系数下双参数模型的管棚力学机理研究
浅谈软弱岩洞内管棚超前支护技术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