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与无障碍设计
2011-06-12贾祝军申黎明潘天云
贾祝军 申黎明 潘天云
0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改善残疾人生活和居住环境的无障碍设计成为建筑设计的又一新关注热点,由于无障碍设计强调在现代社会中公共空间环境、设备的规划设计以及各类建筑设施都必须考虑正常活动能力衰退者和具有不同程度生理伤残缺陷者的使用需求,配备能够满足这些需求的服务功能与装置,营造一个切实保障残疾人舒适、安全、方便的生活环境,不仅可以使残疾人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更是社会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不断提高的体现。对残疾人的个性特点进行调查和分类,科学分析不同的残疾人对于无障碍设计的需求,是提高设计师设计针对性、科学性和灵活性的重要依据,也将是今后建筑设计中对于无障碍设施研究的重要环节。
1 残疾人
1.1 残疾人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我国把残疾人分为视力残疾、听力残疾、言语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智力残疾6类,并根据同一类的残疾者存在的生理或心理障碍的轻重程度进行程度的细化分级[1]。
1.2 我国残疾人概况
目前全世界残疾人总数已超过5亿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且在以每年1500万人的速度增加,平均每天增加4万个残疾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残疾人数量最多的国家,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1],我国残疾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各类残疾人的人数及其占残疾人总数的比重见表1。
中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其中,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是残疾人的三大组成部分,占到残疾人总数的68%,平均每5户家庭就有一个残疾人或残疾人家庭,他们的生存状况影响到近3亿的亲属和各方面有关人士。
2 无障碍设计
2.1 定义
无障碍设计这个概念名称始见于1974年,是联合国组织提出的设计新主张,指的是针对各种有障碍的人所进行的消除障碍的环境和产品设计[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研究指出:残疾人自身的功能代偿和残缺功能的社会补偿,可以使残疾的实际影响变得比人们想象的小得多,这也是无障碍设计的意义所在。
2.2 无障碍设计的目的与原则
无障碍设计的理想目标是“无障碍”,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分别是物质无障碍,信息与交流无障碍[2]。无障碍设计的基本思想是致力于对人类行为、意识与工作反应的细致研究,将一切为人所用的物与环境的设计进行优化,在使用操作界面上清除那些让使用者在信息、移动和操作上障碍的环境。它强调残疾人在社会生活中同健全人平等参与的重要性,为使用者提供最大可能的方便[3,5]。
无障碍设计的原则由相关规范提供,例如全美残疾人使用无障碍设计标准、我国国内的无障碍设计规范等。
此外,Ron Mace教授1995年以通用设计为中心提出最具代表性的七原则包括:使用的公平性,弹性的使用方法,简单容易学会,多种类感官信息,容错设计,省力设计,适当有效利用的体积与使用空间。
3 基于残疾人的心理、生理与行为特点的无障碍设计研究
残疾人由于其身体功能的丧失,导致其在以正常方式或正常范围内进行某种活动的能力受限或者缺乏。一旦社会无障碍设施不齐全、理念不完善时,残疾人的生理特点无疑会加重参与社会活动的行为困难,甚至产生深远的心理学意义,导致其心理变化,这些都无疑会给残疾人更好地融入到社会造成较大的障碍。残疾人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1所示。因此,如何在建筑设计过程中始终从“以人为本”的思路出发,考虑无障碍的建筑设计,成为当今的热点。有学者进而认为:心理行为引导建筑的风貌,生理行为决定建筑的格局,建筑技术对特殊行为特性具有帮助[4]。
3.1 基于残疾人生理特性的无障碍设计研究
根据残疾人的组成特点以及不同的生理上特点和需求不同,以下几方面成为现有无障碍设计的重点考虑方向[5]:
1)肢体残疾者的无障碍设计考虑:下肢残疾者、上肢残疾者、偏瘫痪者;
2)视力残疾者的无障碍设计:盲人、低视力或弱视者;
3)听力残疾者的无障碍设计:强化视觉、嗅觉和触觉信息环境、采用相应的助听设施,增强他们对环境的感知。
另有学者根据残疾分类,对一类残疾人士基于其生理特性的无障碍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例如,谢蓝(2010)根据肢体残疾人的生理障碍对其进行划分,研究认为:缺单臂者主要障碍存在于缺失手臂周围的操作;缺手指者难以承担各种精巧的动作,持续力差,对拿取、整理、旋转、拔、拧、搓等动作和持续时间存在一定障碍;坐轮椅者部分完全丧失下肢运动力量,动作受轮椅的限制较大,拄杖者水平推力差,行动缓慢,不适应常规的运动节奏,单手操作动作过大,对身体平衡性会产生较大影响[6]。王旭东(2002)研究认为对于听力残疾人中弱听者的无障碍设计,主要是尽可能降低生活环境噪声,创造相对安静的环境;对于丧失听力的人,室内的灯光警示显得十分重要。对于视力残疾人中的弱视者,无障碍设计的重点是要创造明亮的居住环境,适当增加人工照明,并且路面要用防滑材料,保证行走安全,室内开关及插座要选用大尺寸,易于辨别;对于盲人要注意视觉信号以音箱信号代替,发挥其听觉优势,在家居设计上,沿墙要少摆放物品,尽量避免凸出物,避免其摔倒[7]。
3.2 基于残疾人行为特性的无障碍设计研究
人的行为是出于对某种刺激的反应,而刺激可能是机体自身产生的,如动机、需要与内驱力,也可能只来自外部环境。常怀生在定义行为特性时认为要把握人的行为特性必须从四方面入手:
1)行为在空间的秩序,即人的行为规律性;
2)行为在空间的流动,即行为在流动量和模式的倾向性;
3)行为在空间的分布方式;
4)行为与空间的对应状态[8]。
现有对于残疾人的行为特性的研究还局限在部分生理功能障碍导致的直接行为障碍上,可以认为是一种残疾人行为在空间的秩序以及行为在空间的流动,例如:肢体残疾人士的行为特点有拄拐者不便长久站立,容易滑倒且行走所占空间较大,通道宽度不应低于950mm,轮椅者直行容易,从轮椅向其他座椅移动很不方便,因此转弯宽度不低于1500mm;肢体残疾人的取物特点有拄拐者和轮椅者取物和放物范围有限,柜体高度应不大于1200mm 等[6,9]。陈红(2009)研究发现,视力残疾人对于熟悉的有规律的环境,其行动并不受太大的影响。但是突然出现的临时障碍物,对他们是十分危险的。他们出行大部分使用导盲杖,导盲杖左右扫描的幅度大约为900mm~1500mm,因此,在盲道的这个范围内应避免凸出的障碍物。听力残疾人中部分听力损伤者需借助助听器的人要求尽可能安静的声学环境,因为外部的背景噪声可能使助听器传输失真。而完全丧失听力的人与人交流时常常使用手语,而且要看清楚说话人的脸,而很差的光线对那些使用手语沟通的人会有不利的影响[10]。鲜见对于残疾人行为在空间的分布方式以及行为与空间的对应状态的研究,未见根据残疾人行为特性的系统研究开展无障碍设计的报道。
3.3 基于残疾人心理特性的无障碍设计研究
根据刘晓琦(2010)研究分析认为残疾人具有以下心理特征:
1)由于体验不到自身价值,导致心态失衡,对于自我弱势身份的认知感日益加强。
2)非常希望得到别人的重视,过分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任何负面的评价都会导致内心激烈的冲击,甚至扭曲别人的评价。
3)由于过分压抑恰恰积聚了随时爆发的能量,生活挫折很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往往产生过激言行为[11]。
此外,面对正常人时,残障人群普遍较为敏感[12],例如:腿部有残疾的人和正常人在一起时,常人的目光如果在他们腿部有停留的话,就会使他们产生不安的心理,停留时间越长这种不安的心理越严重[13]。
因此在基于心理特性的无障碍设计首先要尽量做到让残疾人可以独立、无障碍出行并参与社会活动;其次要避免残疾人在使用无障碍的时候产生区域隔离和挫折感,例如调查发现,专为轮椅使用者提供座位空间的公交车反而受到残疾人的不满。此外,要加大无障碍设计与通用设计的复合式研究,才能为残疾人提供隐私保护及安全感的设计。
4 存在的问题与趋势
随着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各类残疾人的相关研究作为社会和谐度的重要表现,必将不断地丰富与完善,研究的不断深入最终必然是与加强残疾人对社会的融入性的无障碍设计不可分割。现今,大多数研究往往将残疾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紧密关联的三者割裂开进行单独研究,或者仅仅对残疾人的生理、心理和行为特性的部分领域进行调查研究,来提出无障碍设计的原则,三者与无障碍设计之间的系统性研究还鲜有报道,这也将成为无障碍研究精细化的一个重要分支与方向。
[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办公室.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残疾标准[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2] 曹 儒,张 琲.无障碍设计与无障碍服务设施[J].包装工程,2008(6):21-23.
[3] 谢 铮,朱晓东.谈无障碍建筑的设计和建设[J].山西建筑,2009,35(27):41-42.
[4] 陈 恺.中国残疾人联合办公室[J].建筑学报,2007(2):50-53.
[5] 朱丽娜.城市公共建筑空间的无障碍设计[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2009.
[6] 谢 蓝,张秋梅,汪 虎.肢体残障人士的无障碍家居设计探析[J].家具与室内装饰,2007(7):56-57.
[7] 王旭东.居住环境中的无障碍设计[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2(3):27-29.
[8] 常怀生.环境心理学与室内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9] 刘 羽.肢体残障人士的无障碍家具设计[J].包装工程,2009(6):42.
[10] 陈 红,张东辉.居住区无障碍设计与障碍人群特征[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35(6):259-261.
[11] 刘晓琦.残疾人心理特征与无障碍设计[J].四川建筑,2009,30(4):28-30.
[12] 朱本浩.残疾人的心理特征[J].中国社区医师(综合版),2005(10):102-103.
[13] 朱庆祥,陶 晋,郑 阳.从生理的无障碍到心理的无障碍[J].艺术与设计(理论),2009(3):9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