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与对策研究
2011-06-12杨林马顺
杨林,马顺
(中国海洋大学经济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1 可持续发展框架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
目前,国内产业结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个方面:①通过产业之间的数量比例关系及其变化的研究,反映国民经济资源(如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之间的配置分布情况;②通过产业之间投入产出联系研究,反映产业之间的生产联系、技术联系与经济利益关系;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发展研究。上述研究大多从产业结构自身的协调性、结构效应和适应需求等标准出发,产业结构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表现在缺乏对产业结构与自然环境的关联性的分析以及忽略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由此导致在实践中,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过程中忽视了生态要素的制约、产业和自然之间的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因此在推进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建设上成果不明显。
一般情况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指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产业结构的重心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再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过程。这一标准主要是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来衡量海洋渔业产业结构是否优化升级,忽视了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生态环境基础与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性。生态环境既是海洋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系统的载体,同时又是海洋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状况及其变化对海洋渔业产业是否可持续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能够支撑海洋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即要保证鱼类生命支持系统不发生退化,又要实现鱼类物种的多样化,满足海洋渔业产业可持续发展对生物资源的需求,从而持续满足人类不断增长的水产品消费需求。
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一般产业结构升级的基本规律,笔者认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达到以下目标:
1.1 产业发展生态化
基于产业生态学的要求,从资源、环境层面来看,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应以海洋渔业与生态环境的适应性、海洋渔业产业多样性作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重要依据与先决条件。把海洋环境资源承载力与持续发展能力作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基础,实现自然、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现代生态渔业是实现上述条件的发展模式与重要载体。现代生态渔业是指根据水生生物与其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运用生态学原理和系统科学方法,利用自然界物质循环系统,通过采取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经济高效性、功能良性循环的一种现代渔业体系。也就是说,是以整体优化、生物多样性、系统方法等生态学原理为基础,强调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系统功能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按生态规律开发,注重渔业生产与生态环境相协调、质量安全与现代技术相统一的渔业生产方式。
1.2 产业结构合理化
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合理化本质上是指海洋渔业产业间有机联系的聚合质量,即产业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一种不同于各产业能力之和的整体能力。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三次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比例关系,即各产业及行业之间的合理构成或比例;二是三次产业之间的关联作用程度。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合理化实质上就是海洋渔业产业之间关联作用程度提高的过程。评价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合理与否,应该以海洋渔业三次产业间是否具有相对独立的整体性与系统性,是否具有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的能力作为标准之一,以最大限度地获得聚集经济效益[1]。
1.3 产业间的协调性
海洋渔业产业之间是否协调,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分析:(1)海洋渔业产业之间的相对地位是否协调。为了使海洋渔业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必须使各产业部门各就其位,各尽其用,构成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合理结构。但是,在海洋渔业经济增长中各类产业不能自行到位,只有经过调整才能达到协调,实现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合理化。(2)海洋渔业的产业素质是否协调。通常用产业部门的国民收入份额与该部门的劳动力之比所表示的比较劳动生产率,来衡量产业之间是否存在劳动生产率的强烈反差。(3)从供给与需求是否相适应来判断海洋渔业产业之间是否协调。在有限资源与无限需求的矛盾运动中,供给常常处于主导地位。但供给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当需求变化时,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将通过调整来适应新的需求,使供需矛盾弱化,则这种海洋渔业产业结构就是协调的。(4)海洋渔业产业间联系方式是否协调。产业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但常因技术进步的冲击而发生变动,或因市场信号传递的时滞而出现梗阻,如果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能及时调整,保持产业间联系的畅通,则这种联系方式就是协调的。
1.4 产业结构高度化
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一步步地向着技术更密集、附加价值更高的产业转移的现象,称为“产业结构高度化”。
从动态的角度来看,若海洋渔业第三产业和加工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而捕捞业和养殖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则认为整个渔业的产业高度化水平提高了;就第一产业内部而言,若养殖业的发展速度超过捕捞业,同样可以认为渔业的产业高度化水平提高了。反之,则认为产业高度化水平降低了。从静态的角度来看,若海洋渔业第三产业和加工行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占的比重较大,而捕捞业和养殖业占的比重较小,则表明整个渔业的产业高度化水平较高;在第一产业内部,若养殖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占的比重较大,捕捞业占的比重较小,可以认为渔业的产业高度化水平相对较高。反之,则认为产业高度化水平较低。
综上所述,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最终目的应是在提高海洋渔业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发展、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的有机统一。
2 我国海洋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积极推进渔业和渔区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变。各地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源为依托,围绕产业增效继续推进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实施渔业产业化,促进产业升级换代。水产养殖业正在从数量型向质量效益生态型转变,养殖面积和养殖产量继续增长,水产品优势养殖区域布局更加合理,名优品种养殖比例继续扩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养殖模式大面积推广。减船转产工程继续实施,捕捞强度盲目增长的势头得到初步遏制,捕捞产量持续保持负增长。远洋渔业总体保持稳步发展,大洋性渔业比重持续上升。水产品加工流通业发展迅猛,以出口为导向的水产品生产、加工、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渔业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休闲、观赏、旅游渔业发展红火,成为渔民增收的新途径。
但与产业生态学的内涵相比,我国调整优化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亟待解决下列问题:
1)海洋渔业产业发展与近岸海洋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由于工业和生活污水大量排放,以及突发性污染事故、工程建设项目对鱼类栖息地的严重破坏,再加上养殖生产高密度,自身污染严重,致使海洋渔业水域生态环境受到严重污染和破坏,天然渔业资源和养殖业都面临威胁,特别是污染破坏了部分经济鱼类的近岸产卵场和养殖水域,使鱼类繁殖能力严重下降,加剧了渔业资源的衰退。我国近岸海洋生态系统面临的主要生态问题目前愈加突出。
《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显示,近年来,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但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污染海域面积有增加趋势。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污染相对严重,近岸以外海域水质保持良好,这一态势多年来没有发生改变。 《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面积约14.7万km2,比上年增加7.3%;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缓解,处于健康、亚健康和不健康状态的近岸海洋生态系统分别占所监测海洋生态系统的24%,52%和24%。《2010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公报显示,2010年我国近岸局部海域水质污染严重,劣四类严重污染海域面积约4.8万km2,比2009年增加1.8万km2。全海域水质污染面积的增加与2010年江河入海径流量大幅增加,导致河流携带的污染物入海量大幅增加有关。劣四类海域主要分布于大中型河口、部分海湾和大中城市近岸海域。海水中的主要超标物质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表1显示了2001年—2008年因海洋污染而带来的直接经济损失与天然渔业资源经济损失的情况。除了上述经济损失外,海洋渔业水域污染还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损失:
表1 我国海洋渔业水域污染事故次数、经济损失及主要事件Tab.1 Number of pollution accidents,economic loss and major events in the China′s marine fishery waters
(1)生境丧失。众所周知,生物只能适应某些自然条件,故在决定生态系统内种群结构时,自然条件往往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围海工程极大地改变了海洋生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与自然条件,滨海湿地生境和生态功能大量永久性丧失。渤海湾沿岸众多工程建设项目用海需求巨大,导致2004年以来渤海湾生态监控区内丧失的海域面积超过300 km2。围填海等工程使莱州湾四分之三岸线平直化,近岸生态功能受损。
(2)生物多样性降低。海洋渔业水域污染致使海湾生态系统的海洋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化,附近海区生物种类多样性普遍降低,优势种和群落结构也发生改变,这一点不管在表层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还是在底栖生物调查中都得出同样的结果。进而导致外来物种的入侵,正常的生态平衡被打破。
2)产业雷同现象依然比较突出,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态势不明显
长期以来,在三次产业中,传统的经营方式使经营者没有完全根据“市场—生产”的原则预测市场需求空间和潜力。再加上信息不对称、市场意识差,大多数生产者难以及时得到完整、准确的市场信息,他们只是凭借直观的感觉或者盲从心理,决定自己的生产经营项目,结果导致产品趋同。同时,大多数渔民资本积累水平很低,加上文化素质、经营能力有限,以及过于分散的经营格局,给渔业信贷、科技推广方面带来许多问题,渔民很难得到新上项目的投资和科技的支持,致使绝大多数渔民尚不具备独立对市场需求做出迅速而正确反应的能力,客观上降低了渔民作为主体对渔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的效果,出现区域性、结构性的产品过剩,致使水产品的价值得不到合理的体现,大部分渔民增产不增收。从第一产业来看,海水养殖业存在养殖品种单一、结构雷同、养殖方式落后、新的优良品种少,名特优产品的养殖比例低的问题[2]。在第二产业,水产品加工仍然以冷冻、冰鲜等初级加工为主,产品加工深度不够,深加工、精加工能力十分薄弱,加工转化和增值率低,加工品附加值不高。第三产业目前以水产流通业为主导产业。与其它渔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水产品物流业刚刚兴起,水产品批发市场等传统分销渠道是我国水产品流通的中心环节,真正从事规模化运作的第三方水产品物流公司比较缺乏。同时,在物流观念上,我国许多水产企业普遍对于物流的价值认识不深。一些企业仍坚持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观念,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和知识将带来的价值增值,依然自行承担物流活动。这样不仅无法发挥物流的规模效应,而且由于运营方式雷同,造成仓库闲置,车辆空驶,从而增加了物流成本[3]。
3)三次产业配比结构不合理,显著“低度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第一产业(捕捞业和养殖业)在渔业经济总产值的比率继续下降,从 “九五”末的68.56%下降到2008年的53.105%,而第二产业(渔业工业和建筑业)和第三产业(渔业流通和服务业)产值的比重迅速上升,分别从“九五”末的19.32%和12.12%上升到2008年的24.64%和22.26%(见表2)。
表2 近年来我国渔业产业结构变化情况Tab.2 Changes i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China′s fishery in recent years
表2的数据表明,在渔业经济总产值中,大部分是科技含量相对较低的第一产业创造的,水产品深加工和产业化水平较低;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产值在总产值中占的比重较小,表明渔业的产业高度化水平仍然较低。我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左右,位居世界第一位,但加工和综合利用方面与世界水平相比差距十分明显。我国水产品加工量比例不到总产量的三分之一。事实证明,依靠开发初级资源和低廉劳动力的现有模式,不仅不利于提高渔业企业经营利润和附加值,而且很难再维持渔业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
4)组织化程度低,规模经济效应难以体现
从生产组织来看,我国渔业集团作业较少,零星作业、分散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大量存在,投入能力较低,抗御风险能力较差,这在一定程度上不仅制约了新品种、新技术普及推广,也使渔业经济难以形成规模和合力,不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再者,水产品进出口组织化程度也较低,把握市场经济规律难度较大,这即造成了我国目前渔业产品进出口市场纷乱无序的状况,又使渔业产业不适应不断增多的国外反倾销、反补贴以及所谓的紧急限制进口措施等复杂的对外贸易形势。这也给渔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巨大压力。
5)现有科研技术和创新水平难以满足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
目前,我国渔业科技由于受体制等多方因素的制约,现有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水平无法满足渔业增长方式转变的迫切需要,主要表现为:(1)适于养殖的优良水产苗种遗传改良率仅为16%,远低于种植业和畜牧业。(2)水产养殖病害多发、频发,且呈逐年加重趋势。(3)疫苗等安全、有效的专用渔药研发滞后,导致在养殖、保鲜、运输、加工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农药、兽药或化工产品的现象较为普遍。(4)海水鱼类养殖饲料主要依赖投喂天然鱼虾,资源浪费现象严重。(5)由于缺乏可靠的活鲜运输设备和冷藏运输工具,我国水产品运输方式大都是相当原始的常温运输,据统计,我国水产品物流环节上的损失率在25%~30%左右,即四分之一强的水产品在物流环节中被消耗掉了。而发达国家的损失率则控制在5%以下。
3 产业生态学视角下促进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对策
3.1 继续加强水生生物资源和海洋生态环境养护
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方面,首先应加强水产种质资源及濒危水生生物的保护和利用,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评价及经济性状的遗传基础研究和遗传物质功能研究,为建立水产原良种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其次,应有针对性地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活动,加大渔业资源增殖和生态建设力度,安排专项资金开展“渔业资源增殖放流示范项目”,扩大增殖放流规模。第三,推行ITQ政策,对渔业资源实行产权化管理。第四,发挥科学研究在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方面的作用,组织海洋渔业资源的补充、演替规律及与海洋生态系相互关系方面的研究,对主要渔业资源进行监测,对现有渔业资源管理措施效果进行评价,评估渔业资源量与可捕量,研究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管理技术、负责任捕捞技术。
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方面,首先,健全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政策系统。在加强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环境监测网络,对重要渔业水域特别是对养殖水域、重要鱼类产卵场及洄游通道进行常规性监测,及时掌握并定期公布海洋渔业环境状况。同时,征收环境保护税,建立污染补偿制度。第二,增强渔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应急反应能力,完善渔业水域重大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和机制,加大渔业污染事故调查处理力度,提高事故应急防控和处置能力。第三,按照布局合理、类型齐全、层次清晰、重点突出的原则,组织编制本地保护区建设规划,加快建设各类水生生物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第四,要组织开展海洋牧场建设等方面的专题研究,积极探索渔业资源增殖和水域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遏制资源衰退和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不断改善渔业水域生态环境。
3.2 大力发展第二、三产业,加快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
在第一产业内部,应大力拓展养殖业,压缩近、外海捕捞强度,大力发展远洋渔业。水产养殖业在稳定发展传统养殖业的同时,突破以往单纯依靠名特优品种养殖来调整产业结构的观念和模式,向健康养殖和绿色养殖方向发展,向质量和品牌要效益,真正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同时,加大远洋捕捞相关扶持措施,通过归并、整合,提高经营规模和效益。第二产业是延长产业链、提高水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重点从水产品精深加工和水产保健品、医药品起步,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并以水产加工企业为龙头,通过市场,实现渔业资源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和合理组合,提高渔业组织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实现渔业生产标准化、渔业环境生态化。第三产业是渔业经济中非常有潜力的产业。应突出抓好休闲渔业、旅游渔业以及各类服务业,包括科技、信息、咨询、金融、交通、通讯、运输、生产资料、市场建设等。同时,全面提高水产品质量,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不断优化渔业的区域布局[4]。
3.3 推进渔业产业化,增强海洋渔业的产业协调性
渔业产业化把渔业的生产、加工、运销等各个环节和部门的企业有机结合起来,将外部的市场交换通过合并或契约的方式内化为一体化流程,在降低交易费用的同时,通过优势互补,组成经济共同体,共同挖掘潜在的外部利润,从而使经济共同体在既得利益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总收入。因此,实行渔业产业化无疑是一条较好的降低交易费用、缩短时间、提高效率和增强产业协调性的重要途径。
3.4 建立健全渔业行业协会和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渔业规模经济
行业协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渔业资源管理、质量安全、平安渔业建设、维护渔民权益、贸易纠纷调处和行业自律等方面发挥协调管理作用,有助于提高渔民的组织化程度,是增强渔民应对市场变化和自然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近期,政府应以培育渔业经纪人为切入点,改革现有渔业协会组织,扶持发展各种新型渔民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和完善重要出口水产品行业协会,提高渔民组织化程度,提高渔民经营市场的能力。这方面的支持不只是资金意义上的硬性补贴,重要的是制度的软性扶持。
3.5 重视科学技术在海洋渔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程中的助推作用
从现代渔业发展的全局和战略角度考虑,重点在水产养殖、水产品加工、渔业环境、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装备与工程以及渔业信息化等六大领域开展核心技术研究,降低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生产成本,不断提高渔业的资源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进一步引领和支撑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渔业发展。具体包括:(1)以现代渔业科技加快水产养殖业产业化进程、提高水产品综合利用率。(2)以现代渔业技术加强水生生物资源的养护。(3)以现代渔业科技保障水产品的质量安全。(4)以现代装备与工程技术降低渔业能耗。(5)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全面提高渔业宏观管理决策水平和渔业信息化综合服务管理效率提供系统的技术支撑。
[1]李大良,史磊,戴美艳.我国渔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 [J].中国渔业经济,2009(1):41-45.
[2]朱泽闻,袁晓初.“十五”中前期我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分析[J].中国水产,2005(11):8-9.
[3]杨林.资源与环境约束下中国渔业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农村经济,2004(8):28-31.
[4]吴凯,卢布.中国海洋产业结构的系统分析与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7(1):367-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