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拉西坦注射液静滴对脑挫裂伤患者颅内压的影响
2011-06-12朱青峰王国芳周志国
朱青峰 王 丽 王国芳 周志国
1)解放军第264医院神经外科 太原 030001 2)解放军第322医院护理部 大同 037006
吡拉西坦注射液(piracetam)属于氨基丁酸的衍生物,作为一种经典的神经营养药物,已经广泛应用于脑外伤和脑血管病的治疗[1]。最近几年来,有研究报道,吡拉西坦同时具有降颅内压作用。对此,我院2010年以来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对吡拉西坦应用于脑挫裂伤治疗中的降颅压作用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2009-06~2010-12对我科收治除外视神经损伤的中型颅脑损伤患者(GCS 6~10分)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2组病人在性别、年龄、GCS评分方面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治疗组应用20%甘露醇125 mL静滴,3 h后应用吡拉西坦注射液100 mL静滴,q8h;对照组单纯应用20%甘露醇125 mL静滴,q8h。2组患者均同时应用神经保护剂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
1.3 颅内压监测方法 应用重庆名希医疗器械公司生产的MICP-IA型无创颅内压监测仪,按使用说明书进行操作。采用高亮度LED阵列为刺激光源,闪光刺激频率1.0 Hz,闪光脉冲宽度为9 ms,闪光次数为30次,记录电极分别置于患者枕外粗隆上1.5 cm左右两侧,接地电极位于眉间,参考电极位于前额发际,6次/d,共 1周。
1.4 临床效果观察 2组患者于首次应用甘露醇前、静滴甘露醇1 h和3 h后应用无创颅内压监测仪测颅内压,连续1周。所测颅内压用表示。另外,每日17∶00由主管医生进行GCS评分记录。
2 结果
2组患者在首次应用甘露醇前和应用后1 h测得颅内压无明显差别(P>0.05),而在甘露醇应用后3 h颅内压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GCS评分在 1~4 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7 d差别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病人不同监测时间段颅内压及GCS评分见表 1、2。
表1 2组不同时间段颅内压 ()
表1 2组不同时间段颅内压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P<0.01
表2 2组不同时期GCS评分 ()
表2 2组不同时期GCS评分 ()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
组别 n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治疗组 40 7.2±1.3 7.9±2.3 8.1±1.9 8.2±2.2 9.2±1.9 12.2±2.3 13.2±1.8对照组 40 6.9±2.1 7.3±1.5 8.3±1.2 8.7±1.2 9.4±1.3 9.9±1.9# 10.4±1.8#
3 讨论
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指颅内容物对颅腔壁产生的压力,以脑脊液压力为代表,监测颅内压变化是判断病情、手术时间、临床用药及预后的重要依据,已经在临床工作中广泛应用。颅内压监测手段包括有创监测和无创监测两种方法。有创颅内压监测包括腰椎穿刺、脑室压监测、蛛网膜下腔监测、硬膜下或硬膜外监测、神经内镜监测等重要方法[2]。但由于有创、易并发感染、操作复杂等弊端,所以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限制。随着医学技术和工程技术的发展,颅内压监测逐渐从有创性监测手段向无创性监测方向发展。在无创性监测方法中,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监测颅内压方法在临床中已经广发应用[3-4]。它是利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峰潜伏期,通过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波峰潜伏期与颅内压的数学函数关系间接测量颅内压[4]。在视觉通路完整时,能够正确反映颅内压变化。但该方法有一定局限性,部分深昏迷或脑死亡患者,FVEP可能不出现波形。另外,各种原因引起视觉通路破坏时,FVEP不能正确反映颅内压变化。所以,本组病例剔除了极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和眶部骨折导致原发性视神经损伤患者。
控制颅内压是脑挫裂伤治疗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甘露醇的有效降颅压作用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本文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应用甘露醇后1 h后颅内压得到有效下降,但在应用甘露醇3 h后对照组颅内压有所反弹,与文献报道的结果一致。而治疗组相对平稳,分析原因可能是治疗组在此次测量时间段前1 h应用了吡拉西坦的缘故。吡拉西坦作为一种经典的神经营养药物已经在临床中广发应用,它具有提高脑细胞中ATP/ADP的比值,促进乙酰胆碱合成并增加神经兴奋性的传导,提高脑细胞抗缺氧能力,从而促进了脑细胞功能恢复。本组资料中治疗组在治疗5~7 d GCS评分优于对照组,支持吡拉西坦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观点。近年来,随着吡拉西坦注射液的问世,它的应用领域逐渐拓宽,有学者报道[5-6],吡拉西坦具有脱水降颅压作用,它的脱水作用是在用药后1~3 h,其脱水作用与高渗性脱水作用和药代动力学有关。本组资料治疗组颅内压平稳,优于对照组,可能与吡拉西坦的降颅压作用有关,支持上述观点。
综上所述,通过无创颅内压监测,吡拉西坦除具有神经营养作用外,还具有明显的降颅压作用,和甘露醇合用可降低甘露醇的用量,减少甘露醇对肾功能的损害[7],同时能够使脑挫裂伤患者颅内压保持一个相对良好的平稳状态,从而减轻脑水肿对脑细胞的继发性损害作用,为受损脑细胞的功能恢复创造一个良好的内环境。吡拉西坦和甘露醇联合应用可起到良好的互补和协同作用,降低颅内压和促进脑挫裂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1]Kilic CD,Akay H,Kavukcu S,et al.M anagement of recurrent malignant pleural effusion with chemical pleurodesis[J].Surg Today,2005,35(8):634-638.
[2]杨勇.颅内压监测技术的进展[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8,13(6):284-286.
[3]Desch LW.Longtudinal stability of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with hydrocephalus[J].Dev Med Child Neurol,2001,43(2):113-117.
[4]幺宪伟,朱丽阳,李滟岚,等.LD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技术监测脑水肿的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27(3):1929-1934.
[5]林欣,苏晨芳,张骞,等.康容注射液的降颅压作用研究[J].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4,9(1):190-192.
[6]湛育斌,刘铠.吡拉西坦注射剂在大鼠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作用[J].医学临床研究杂志,2007,24(4):602-606.
[7]朱青峰,王千,王国芳,等.脑外伤及脑卒中患者应用甘露醇所致肾损害的分析[J].北京军区医药,1998,10(5):360-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