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病例为引导进行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的效果观察
2011-06-10张爱英张慧英
张爱英,张慧英,陈 曦
(嘉兴市秀洲区妇保所,浙江 嘉兴 314000)
新生儿窒息发病率约5%~10%,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新生儿复苏质量直接关系到新生儿的预后,因此,产科护士必须具有较强的快速病情评估、应变、抢救配合等能力。以病例为引导进行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是通过病例分析暴露护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点,在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中找到学习的重点,提高操作技能训练的效果,从而产生一种满足感和成就感[2],激发护士理论学习和模拟训练的主动性,提高病情判断能力、应急水平及专科护理操作的能力。自2007年9月以来,本院产科对护士进行病例为引导的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分娩室和产科病区护士28人,女性,年龄20~34岁;学历:本科4人,大专18人,中专6人;职称:护士12人,护师10人,主管护师6人。
1.2 护士抢救技能现状 对28名护士进行新生儿复苏抢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及综合能力测试,理论成绩平均78.22分,操作技能成绩平均80.10分,综合能力平均85.02分,没有达到理想的水平。
1.3 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
1.3.1 模拟训练老师的条件 培训老师由具备8年以上分娩室工作经验的高年资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担任,既有丰富的助产经验,又有较高的新生儿复苏水平,还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表达能力。
1.3.2 模拟训练目标 能迅速判断新生儿窒息,掌握新生儿窒息的现场复苏流程,提高抢救水平和应急能力。
1.3.3 模拟训练时间 28名护士分3期进行培训,每期9~10人,每期培训时间持续1个月,模拟训练至少4次,每次模拟训练时间120min,其中理论授课50min、操作训练时间70min。
1.3.4 模拟训练内容及方法
1.3.4.1 理论知识培训 内容以第四版《新生儿窒息复苏教材》为指南,由产科、儿科专家进行新生儿复苏专题讲座,讲解新生儿窒息的原因、症状、抢救步骤、药物和仪器的使用等。同时将新生儿复苏流程张贴在分娩室及病房抢救室墙壁醒目处,并收录在产科常见合并症、并发症急救流程小册子内,人手1册,便于护士在上课结束后复习熟记。
1.3.4.2 操作技能模拟训练 经过50min的理论讲授后,护士在培训老师指导下,以2人为1组进行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用多媒体将工作中曾经发生过的典型病例情景再现,如1位经产妇足月妊娠临产,入院后不久即破水,羊水中有黏稠的胎粪,类似“豌豆汤”,胎心监护显示偶有晚期减速,判断可经阴道分娩,新生儿出生后,肌张力差,呼吸微弱,中心性紫绀,该如何急救?护士先评估和判断病情,然后根据病情进行复苏抢救操作处理,包括紧急呼叫医生,准备复苏设备、药品,在新生儿仿真模型上实施清理呼吸道、胸外心脏按压术、呼吸囊操作、面罩吸氧等训练。训练结束后培训老师作点评,总结经验,纠正错误的操作姿势及手法,反复改进。
1.4 评价指标 每期培训结束后,培训老师对护士进行理论、操作考核和综合能力测评。理论考核内容为新生儿窒息相关知识、复苏抢救流程,成绩80分以上为合格;操作考核内容包括现场心肺复苏技术、呼吸囊应用和吸氧,成绩90分以上为合格,由2位老师进行考核,取平均分;综合能力测评包括对病情的评估、现场抢救步骤的连贯性、配合默契度、动作灵敏度等,由2位老师进行评价,取平均分,成绩90分以上为合格。
1.5 统计学方法 所获数据输入SPSS 1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配对t检验。
2 结 果
28名护士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前后考核成绩比较见表1。
表1 28名护士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前后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1 28名护士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前后考核成绩比较(,分)
3 体 会
应用病例为引导进行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由于病例来自临床,是真实病情的再现,使护士感同身受,在训练中完成理论与实践的衔接,理论水平、操作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
3.1 培养了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新生儿抢救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新生儿发生病情变化时,护士首先要判断患儿发生了什么?以便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新生儿模拟训练中用病例为引导,让护士对病例先进行分析判断,评估病情,然后才实施抢救,有利于提高评判性思维能力。
3.2 提高了护士理论知识及操作技术的综合能力 有资料显示,院内发生心脏骤停经抢救最终能恢复自主循环或有良好预后的往往是抢救小组到达前有护士实施了心肺复苏的患者[3],因此,护士熟练掌握新生儿复苏理论和技术至关重要。以病例为引导的新生儿复苏模拟训练,使复苏理论知识在训练中得到更深理解和巩固,同时使每位护士不仅掌握单项操作技术,并对贯穿于抢救过程中各项护理操作的衔接、疾病临床表现、药物使用、仪器设备操作、团队协作等要求有了系统认识[4],增强了护士的急救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模拟训练,护士的新生儿复苏理论成绩为(91.97±4.17)分,抢救操作技能(96.45±12.75)分,综合能力(90.23±11.17)分,均较培训前提高。
3.3 激发了护士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以病例为引导的技能训练,有利于护士积极思维,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新生儿复苏成功的基础是尽快建立呼吸通道,实施正压呼吸和胸外按压,新生儿模型仿真性高、实用性强,护士在模型上练习无心理压力,自我安全感增加,再加上有高年资助产士指导,因此护士操作训练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良好的模拟训练效果,达到了模拟训练的目标要求。
[1]叶鸿瑁.新生儿窒息复苏[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14.
[2]顾志华.浅析案例学习法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1):74-75.
[3]范立新,吴红.小儿心肺脑复苏的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8,24(11):48-50.
[4]周燕华,金向英.情景教学法在提高轮转护士急救能力中的实践[J].护理与康复,2008,7(10):784-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