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文关怀护理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情绪干预研究

2011-06-09张海燕李瑞星张荣泽李晓峰纪影

河北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胸外科关怀人文

张海燕 李瑞星 张荣泽 李晓峰 纪影

外科手术作为一种极具威胁性的应激源,常可导致患者在手术前产生强烈的心理应激反应,其中以焦虑反应最常见[1]。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在外科手术中为创伤性大手术,一些患者术前常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情绪,担心手术能否成功及手术预后。因此,为使患者手术前后达到良好的心理状态,我们对100例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进行技术性-伦理性-人文科学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收到了满意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8月至12月在我科住院手术患者100例,其中男62例,女38例;年龄34~76岁,平均年龄55岁;食管癌40例,肺癌32例,贲门癌28例。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2组一般资料具有均衡性。

1.2 方法 采用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测量患者的焦虑程度。该表由20项目组成,每项症状按1~4级评分,分数越高说明焦虑程度越重。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手术患者人文关怀由责任护士在术前24~48 h进行调查,术后5~6 d由责任护士对患者人文关怀护理,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表格由评定对象自行填写,在评定之前护士将SAS每条问题的含义及量表的填写方法给予解释,对个别病情重、文化程度低或症状重、不愿填写的患者,由患者口述,护士代填写。SAS由自评量表评定结束后,护士将20个项目的正反向计分相加所得积分乘以1.25得标准分[2]。

1.3 人文关怀护理方法 2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基础护理上由责任护士进行系统的技术性-伦理性-人文科学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可有效地降低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焦虑程度。

1.4 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术前焦虑程度与国内常模[3]比较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与国内常模[3]比较,焦虑程度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00例患者的 SAS均分为(51.8±9.9)分,与资料[3]提及的国内常模(29.8± 0.5)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试验组与对照组手术前后焦虑分值比较 2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前SA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焦虑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施常规手术前后治疗和护理后,患者的焦虑得分也有下降,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患者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n=50,分,

表1 2组患者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n=50,分,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t值 P值50±9 49±9 1.98 0.0788试验组 53±11 45±9 4.68 0.0012 t值对照组0.1162 0.00141.74 4.54 P值

3 讨论

3.1 以疾病为中心的技术型护理 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由于患者对手术及其病情的担心,产生一种严重的恐惧、焦虑情绪。本研究对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进行有效地人文关怀与专科护理相结合的方法,可缓解精神和躯体痛苦,有效地消除治疗过程中不良情绪因素,提高治疗依从性,减少并发症,达到整体治疗效果。

胸外科恶性肿瘤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巨大的痛苦而且给患者带来焦虑不良心理反应。因此我们护理人员要充满爱心和同情心,对新住院患者有“四个一服务”,即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张祝福卡、一壶热水;在测试生命体症时让患者坐在牢稳的靠背椅上,测试体重、身高时搀扶一下患者,以免站立不稳;提供整洁、安静、安全病区环境,尽量在病房营造人性化、人文化、充满人情味的环境氛围。鉴于患者对病情产生的焦虑,护理人员利用为患者备皮、输液等术前准备机会,耐心细致讲治疗方案、护理操作配合及注意事项,介绍科室的技术水平及疗效满意的典型病例,引导患者面对现实,保持情绪稳定,增加适应能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争取社会和家庭对患者的支持,提高患者利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研究表明,不仅社会支持系统会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状态,而且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以使人们对自身及所处环境产生积极地情绪体验。

在“以患者中心”的整体护理工作中,我们在细微之处去体现对生命和健康的关爱,更重要的是体现护士对患者的真实情感,让护士在为患者提供帮助的同时,从中体会自己的人生价值和护理专业的重要性。对于胸外科护理人员而言,必须熟练掌握专科疾病的护理特点,除了基础的等级护理操作之外,还包括监护仪器和胃肠减压、呼吸道管理、尿量和胸腔闭式引流液的观察。细微的病情变化与患者的救治好坏密切相关,也能体现胸外科护士对患者人文关怀。预防肺部并发症的呼吸道管理(胸部体疗、雾化吸入、吸痰等)是胸外科护士必须掌握的专业技能,对其重视程度直接影响患者的护理质量,也能体现护士的技术水平。

3.2 以患者为中心的伦理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并非单纯孤立的护理行为,它必须建立在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的基础之上,具体实施必须依赖护士本身的道德品质和道德观念。患者在术前易出现自卑、压抑、怀疑及不安的心理表现,同时患者由于不同的生活经历、文化背景、宗教信仰、生活品味、价值取向等均使其产生较为复杂的心理状态,因此对他们实施人文护理的核心体现为尊重,其含义为人格尊重,只要对患者充分的人格尊重才能正确处理由于患者本身的社会背景差异产生的特殊心理状态,在具体实施时主要做到:在进行每一项操作前,均应做好耐心细致的解释,在交流中避免使用命令式语言,适时地给患者以关怀、同情、安慰、和鼓励。在操作中动作轻柔,注意信息反馈,确定交流信息的准确性并增加操作过程中的关爱语言,使操作得以顺利进行。操作后询问患者对操作的满意度和看法,以便下次改进,让患者在接受护理操作的过程中感受到亲切的人文关怀。在病房要营造人性化、人文化、充满人情味、充分体现患者的权益、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的环境,每天必须花时间与患者交谈,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一个赞许的微笑,一声温暖的问候,一次及时的搀扶,体现人性化的关怀,能使患者消除陌生感,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用亲切同情的目光激励患者,从而缓解患者焦虑和恐惧情绪,减少不良情绪对病情的影响,以利于进一步的治疗。

3.3 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要求护士具备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本质上是以人为中心,对人的生存意义、人的价值以及人的自由和发展、重视和关注的思想。护理实践中,人文精神集中体现在对患者的价值,即对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患者的权利与需求、患者的人格与尊严的关注,即可体现为整体护理内外环境所需的人性氛围,也可体现为护士个体的素养和品格。人文精神与整体护理在以人为中心、以人的价值为中心的理念上显示高度的一致性[4]。早在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将健康的概念定义为“身体、精神、社会上的完美状态,而不仅仅只是无患、无弱等生理现象”。甚至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也开始崇尚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5]。这充分说明人文关怀在患者的医治行为中占重要地位,对于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而言,尤其是对较年轻恶性肿瘤患者焦虑情绪尤为突出,要求护理人员在整个治疗护理期间,让患者充分体会到尊严、无歧视、信任、公平、拥有人权。

本研究是在充分了解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前后心理状况基础上,采用SAS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观察人文关怀护理组对焦虑情绪的影响。2组进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试验组在基础护理上由责任护士进行系统的技术性-伦理性-人文科学性/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其结果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存在明显焦虑,人文关怀护理可有效降低胸外科恶性肿瘤患者的焦虑情绪。

1 段洁,吴爱须,张丽芳,等.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河北医药,2010,32:3220-3222.

2 耿华,刘丽娜.手术患者焦虑评估及分析.黑龙江医学,2007,2:82-83.

3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235-237.

4 施为星.人文精神:整体护理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华护理杂志,2000,35:391-393.

5 邹成效,何天云主编.论医学模式的演进.第1版.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48.

猜你喜欢

胸外科关怀人文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下胸外科疾病治疗应对策略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科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胸外科简介
现代就是细枝末节的关怀
人文绍兴
情倾赣鄱 殷殷关怀
人文社科
舒适护理在胸外科的临床应用分析
谁来教“医学人文”课
让人文光辉照耀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