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溪州竹枝词中的土家语词释义

2011-06-07陈廷亮

关键词:溜子竹枝词土家

陈廷亮,杜 华

(1.三峡大学 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湖北 宜昌 443002;2.三峡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湖北 宜昌 443002)

竹枝词本是古代巴渝地区的民间歌词,作为民歌中的一种,竹枝词极富有节奏感和音律美;而且在表演时有独唱、对唱、联唱等多种形式。竹枝词在经过唐代文学家顾况、张藉和刘禹锡等人仿制后亦成为当时文人常用、喜用、习用的一种通俗文学形式。宋人黄庭坚曾认为:“竹枝本出三巴,其流在湖湘耳”[1]。这说明竹枝词起源于古代巴渝地区即今长江三峡一带的湖北、重庆等地,后发展到湘鄂渝接壤的广大地区。而这些地区正是古代土家族先民之一巴人的主要活动区域,因此有学者经过对竹枝词源流进行考证后认为:竹枝词源于巴渝民歌,是土家族民间文化艺术的瑰宝[2]。

溪州竹枝词是中华竹枝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说是中华竹枝词中一朵瑰丽的奇葩。溪州是古代行政区划名,唐朝始置,今湖南龙山县。五代时马楚徙治于今永顺县东南。北宋咸平后广泛增加州一级的设置,因此称旧治龙山县一带为上溪州,新治永顺县一带曰下溪州。唐代溪州范围囊括了今日湘西的永顺、保靖、龙山、古丈等县。明代以其地分属永顺、保靖二宣慰司,古溪州也是土家族先民聚居之地,土家语一直是这一地区土家族人的主要交际工具,直到现在湘西的永顺、保靖、龙山、古丈等县也还是土家语仅有的留存地区。清雍正改土归流后,随着汉文化的强势渗透,溪州之地儒学大兴,学堂林立,许多土家族人热衷学习汉文化,赋诗作文,造诣颇深,学人辈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溪州土家文人群体。如彭勇行、彭勇为、彭司铎、向晓甫等等都是其佼佼者。他们留下了大量的根据当地土家族民歌题材创作的竹枝词。“作品追忆了土家族的历史,描写了改土归流后溪州土家族地区的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文体活动等,是诗意化的民族志,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和史料价值。”[3]其中有的竹枝词中巧妙地镶嵌了土家语词汇,使得这些竹枝词更具土家族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学价值。但是,如今由于土家语已成为了一种深度濒危的语言,据学者估计,“目前会说土家语的土家族人还不到总人口的3%”[4],能懂得土家语的学者就更是寥寥无几了,这也使得不懂土家语的学者读到这些嵌入有土家语词汇的竹枝词后不知所云,有些学者在注释溪州竹枝词时也因为不懂土家语而出现了歧义。故本文选取部分溪州竹枝词[3]中的土家语词汇进行释义。以求教以方家。

已故土家族学者彭勃先生所编的《溪州古诗选录》*彭勃,溪州古诗选录[M].内部刊行,1989。本文所选竹枝词未注明者皆出自本书,下同。中共收集了116首溪州竹枝词,除了无名氏的49首外,其余都是清代中后期溪州土家族文人彭勇行(1836—1893,清同治年间贡生,23 首)、向晓甫( 清光绪年间文人,21 首)、彭勇功( 彭勇行的胞弟, 清光绪初年庠生,10 首)、唐仁汇( 清咸丰年间举人,5 首)、彭施铎( 清同治年间贡生,4 首)、周植斋( 清末民初人,终身以教书为业,3 首)、彭勇为( 彭勇行的胞弟,彭勇功之兄,1 首)等几位的作品。溪州竹枝词的作者的民族身份虽都是土家族,但从其作品内容看,他们都已具有很高的汉语言文学修养。但他们毕竟是以土家语为母语的土家族文人,因此,他们在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生产劳动、风俗习惯、文体活动等进行诗意化描写时,在作品中总免不了会嵌入自己民族的语言,因为有时只有用母语才能更为确切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意图和情感。

《溪州古诗选录》所辑录的116首竹枝词中,嵌入有土家语词汇的诗词并不多,据粗略统计也只有10余首。从这10余首竹枝词中所嵌入的土家语词汇看,主要涉及到器乐名称、亲属称谓、日常用品、土家语地名等方面。

溪州竹枝词中嵌入有与土家族民间乐器有关的土家语词汇,如“得披堂”、“呆呆嘟”等。它们分别是土家族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打击乐器(打溜子)和吹管乐器(咚咚喹)。如今这两种乐器都已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迎亲队伍过街坊,小儿争先爬上墙;‘叭叭’‘隆隆’花轿到,唢呐巧伴‘得披堂’”。[4]——这是清代永顺县土家族文人彭勇行(清同治年间贡生)写下的一首反映土家族婚俗迎亲的热闹场面的竹枝词。词中的“得披堂(tai55phei35tan21)”就是土家语的“打溜子”的象声词,“打溜子”是汉语名称,土家语称为“a55xo53xa21(家伙哈)”、“53po21xa21(挤拨哈)”、“u53tsi53a55xo53xa21(五子家伙哈)”;土家族儿童则依据其不同器乐的发音(其中马锣发出呆的声音,头拔、二拔发出配的声音,大锣发出噹的声响)取名为“tai55phei35tan21xa21(呆配噹哈)”或“tan21tan21xa21(噹噹哈)”。因此,彭勇行竹枝词中的“得披堂”也就是土家语(儿语)的“tai55phei35tan21(呆配噹)。打溜子是土家族独特的打击乐,也是土家族民间音乐中的瑰宝。一般分为三人溜子(头拔、二拔、大锣)、四人溜子(头拔、二拔、大锣、马锣)、五人溜子(头拔、二拔、大锣、马锣、唢呐)等多种组合。传统的打溜子曲牌多是惟妙惟肖地模拟动物的声音和各种形态,主要有(1)模拟鸟类:“八哥洗澡”、“鹦哥洗澡”、“锦鸡拍翅、“野鸡拍翅”、“寒鸡拍翅”、“山鹰展翅”、“燕拍翅”、“单燕拍翅”、“双燕拍翅”、“小燕拍翅”、“燕摆尾”、“锦鸡拖尾”、“喜鹊闹梅”、“画眉跳杆”、“凤点头”、“凤亮头”、“双凤朝阳”、“一笼鸡”、“鸡婆抱蛋”、“鸡婆屙蛋”、“鸭子下田”、“鸭子浮水”、“鸭子张口”、“蜜蜂采花”、“蚂蚁上树”等。(2)模拟鱼类:“鲤鱼鳔滩”、“鲤鱼鳔潭“、“鲤鱼晒花”、“鲤鱼采花”、“蛤蟆伸腿”、“打蛤蟆伸腿”、“小蛤蟆伸腿”等。(3)模拟龙类:“龙相会”、“龙摆尾”、“老龙奔潭”、“黄龙缠腰”、“双龙出洞”、“龙王下海”等上百种之多。

土家族打溜子讲究“打红不打白”, 即在婚嫁、庆典和迎宾时才打溜子,一般丧事不打溜子。彭勇行的这首竹枝词就是描写土家人结婚喜庆时吹吹打打的热闹场景。

2.“新春上庙敬彭公,唯有土家大不同。各地吔嗬同摆手,歌声又伴‘呆呆嘟’”。——这是清代永顺县土家族文人彭勇行描写土家族新春举行“舍巴日(se53pa53i55)”活动的动人场景。“舍巴日(se53pa53i55)”是土家族最隆重的节日活动,一般是在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举行(也有在三月或五月举行的),节日期间,每晚要祭祀祖先,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演毛古斯等。这首词中所写的“呆呆嘟”也是土家族民间乐器“咚咚喹(to21to21khui55)”的别称,因为“咚咚喹”演奏时有很多曲牌,其中就有“呆呆嘟,呆呆嘟,呆嘟呆嘟呆呆嘟”的唱念法,故土家语儿语也把“咚咚喹”叫着“呆呆嘟”。 “咚咚喹”是土家族民间单簧竖吹乐器,用细竹管制作,管身长15~20厘米,内径0.41厘米。竹管上端留有竹节,在节下切一斜口劈出薄片为簧。管身正面将外皮削平,管壁开有三孔或四孔,一端切断为空管音孔。有1 2 3 5与5 1 2 3两种不同音阶的体制。咚咚喹的曲牌丰富,一般都有固定的标题,表演时有独奏、齐奏或合奏等各种不同的演出形式。因此,“歌声又伴‘呆呆嘟’”就是对土家人边唱山歌边吹“咚咚喹”的生动写照。

溪州竹枝词中往往嵌入有与土家语称谓有关的词汇。如“阿巴”、“阿捏”、“波里”、“ 疵帕八”等等。

1.“阿巴阿捏寿几何,彼此今年七十多;屡次劝他春莫管,瞒儿又上对门坡。”——这是清代光绪年间永顺县土家族文人彭勇功(彭勇行之胞弟)描写土家族老人勤劳善良的一首竹枝词。句中的“阿巴”、“阿捏”就是土家语对父母的称谓。土家语称父亲为“阿巴(a21pa53)”,称母亲为“阿捏(a21ie53)”。例如:a35a21pa53a21ie53e35i55la53(我的父亲母亲正在做工)。

2.“绿杨坪里打秋千,无数娇娃争上前;报道一声‘阿巴’到,忙抛同伴躲篱边。”——这是清光绪年间永顺县土家族文人向晓甫描写土家山寨儿童荡秋千嬉戏场景的一首竹枝词。句中的“阿巴(a21pa53)” 也是土家语对父亲的称谓。

3.“长夏蚊多结细麻,严冬半夜犹纺纱;‘波里’伴娘无事做,火炭壁上画××。”——这是一位不知姓名(佚名)的土家族文人描写勤劳善良的土家族妇女白天下地劳作,夏日晚上边结麻边驱蚊,冬日晚上坐在火坑边纺棉纱,孩子陪伴亲娘左右,无聊之时在板壁上用火炭涂鸦乱画的场景。句中的“波里”是土家语的汉字记音。土家语称小孩(孩子)为“po55li53(波里)或hen35te53(秦迭),例如:se35ma21ma35tshu53po55l53(hen35te53)ka53la53xu21e35(你姑姑家有几个孩子)?

4.“孩童拜石祷石头,岩宝名呼厥疾瘳;最是关心‘疵帕八’,蟠桃寺里许灯油。”——这是彭勇行描写土家儿童拜寄石头取名的一首竹枝词。土家族是一个多神崇拜的民族,这在土家族的生育习俗中也有反映。土家人生孩子后,为了祈盼孩子能无病无痛、健康成长,往往让孩子寄拜给山石、树木、水井等自然物。如把孩子寄拜给山石就叫岩宝、岩生等;寄拜给水井就叫水生、水井宝等;寄拜给树木就叫树生、杉树宝等。这首竹枝词就是写土家族孩童寄拜给石头取名岩宝,目的是为了孩子免除疾病痛苦。词中的“疵帕八(tshi55pha53pa53)是土家语对土家族生育女神的称呼。相传“疵帕八(tshi55pha53pa53)能保佑孩童免受病痛折磨,也能赶走捉拿孩童魂魄的白虎,因此,土家族人对“疵帕八(tshi55pha53pa53)十分崇敬。但黄柏权先生在《溪州竹枝词土家族主位写实》一文中注释曰呼疾:土家语的汉字记音,‘已经’或‘都’的意思; 厥瘳: 土家语的汉字记音,‘称为’的意思; ‘疵帕八’: 土家语的汉字记音,‘读书’的意思。”*本文所引溪州竹枝词选自已故土家族学者永顺人彭勃收录整理的《溪州古诗选录》一书,1989年内部刊行本。《溪州古诗选录》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溪州竹枝词”,第二部分是“本县文人诗作”,第三部分是“外地流官在永顺的诗作”。本书共辑录清代中后期溪州土家族文人所写的溪州竹枝词116首,其中,有彭勇行(1836—1893,清同治年间贡生) 的23 首、向晓甫( 清光绪年间文人) 的21 首、彭勇功( 彭勇行的胞弟, 清光绪初年庠生) 的10 首、唐仁汇( 清咸丰年间举人) 的5 首、彭施铎( 清同治年间贡生) 的4 首、周植斋( 清末民初人,终身以教书为业) 的3 首、彭勇为( 彭勇行的胞弟,彭勇功之兄) 的1 首、无名氏的49首。这样注释是不正确的。这首竹枝词中的“呼”、“厥”、“疾”、“瘳”不是土家语,而是汉语,“名呼”即“叫”或“称为”, “厥”是指示代词,即“其”、“他的”,“疾”就是“疾病”, “瘳”即“病愈”。“ 岩宝名呼厥疾瘳”意即“将孩子取名(寄拜)为岩宝就可免除疾病”。“ 疵帕八(tshi55pha53pa53)”是土家语的汉字记音,但不是“‘读书’的意思”,土家语称“读书”为“疵吐(tshi55thu53)”,而不是“疵帕八(tshi55pha53pa53)。

溪州竹枝词中往往还嵌入有与土家族日常生活用品有关的土家语词汇,如“雪捧”、“烟筒”等。

1.“今年包谷十分收,火坑焦干满竹楼;烧起熊熊木炭火,边煨‘雪捧’腊猪头。”——这也是一位不知姓名(佚名)的土家族文人描写土家山寨秋收后包谷堆满楼,楼下火坑里烧着熊熊大火,火坑边用鼎罐煨炖着香喷喷的腊猪头的一幅秋收冬藏图景的竹枝词。句中的“雪捧”就是土家语的汉字记音,土家语称煮饭或炖肉的鼎罐为“e55pho53(雪捧)”,例如:a35tshu53e55pho53xo21le21tsi21pan35ti53i21(我家还在用鼎罐煮饭)。

2.“深山不晓几春秋,夏着麻衫冬着裘。三尺烟筒常作伴,邀孙闲荡出村头。”——这是清代光绪年间永顺县土家族文人向晓甫描写土家族老人晚年悠闲生活的一首竹枝词。句中的“烟筒”也是土家语,土家语称吸旱烟用的烟袋为“jan55tho21(烟筒),例如:i35a35ie53jan55tho21xo21ie35(请你把我的烟袋拿来)。

溪州竹枝词中往往还嵌入有与土家族日常生活用语有关的土家语词汇,如“热呼”、“差喜”等。

1.“无边包谷十分收,火炕焦干满竹楼;老土财东真享福,热呼常煮腊猪头。”——这是彭勇功描写土家族地区土财主家靠剥削当地土家族人民过着殷实生活的一首竹枝词。句中的“热呼”一词就是土家语,即“喝酒”的意思。土家语称“酒”为“热(e35),称喝为呼(xu21),土家语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谓”结构或“主——宾——谓”结构;即倒装结构,故“喝酒”就说成“e35xu21(热呼)”,直译就是“酒喝”。例如:i35a21pa53e35xu21xu21ta35(你父亲喝不喝酒)?

2.“桐茶勤栋火坑边,猜谜闲谈夜未眠;差喜今年油价起,卖来好兑买山钱。”——这是彭勇功描写土家族地区重要的物产——桐茶丰收后土家人夜晚围在火坑边剥桐茶籽边闲聊场景的一首竹枝词。句中的“差喜(tsha35i21)”也是土家语,即“很好”的意思。“好得很”土家语就说成“tsha35i53thai35(差喜太)”。例如:ai53tan53ie21tsen35tshe21tsha35i53thai35(如今党的政策好得很)。

溪州竹枝词中往往还嵌入有与土家语地名有关的词汇,如:

总之,溪州竹枝词的作者大多是清代中后期湘西土家族文人,且都已具有很高的汉语文化水平,这从他们的竹枝词作品就可以得知。但是,毕竟土家语是他们的母语,因此他们即使用汉语写作竹枝词,词句中经常加进土家语的词汇也是很正常的,这大概就是一种“母语情结”吧。实际上,竹枝词本来就是起源于武陵民族地区的一种民间民歌形式,因此,溪州竹枝词的作者在词句中巧妙镶嵌进土家语词汇使得这种来源于民间民歌形式的竹枝词更具民族民间特色,这种将土家语词汇嵌入竹枝词中的文学形式也仅在溪州竹枝词中出现,而在其他土家族地区的竹枝词中尚未见到,因此,溪州竹枝词也成为了土家族文学史上的一朵奇葩。这也说明虽然改土归流后“土人言语呢喃难辨,近开关渐久,能道官音者十有五六”[7],但土家语在溪州(湘西)地区仍然还是一种具有活力语言。而这种将其他语言词汇嵌入竹枝词中的写作方法却并非溪州竹枝词所独有,据《中华竹枝词》所收录的近代清朝官吏出使欧洲在英国所写的《伦敦竹枝词》中就嵌入了大量的英语词汇,如“相约今宵踏月行,抬头克落克分明。一杯浊酒黄昏后,哈甫怕司到乃恩。”[8]其中的“克落克”即英文的“clock(时钟)”,“ 哈甫”即英文“half(一般)”,“怕司”即英文的“pass(通过、已过)”,“乃恩”即英文的“nine(九点)”。一首竹枝词中巧妙地嵌入了四个英文词汇,让人读后忍俊不禁而又拍案叫绝。当然,由于英语在当今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甚至是人人必学外国语,故对这些嵌入竹枝词中的英语词汇很容易读懂,但是,当今的土家语却已经成为一种日益深度濒危的语言,能够懂得土家语的学者更是凤毛麟角。因此,对溪州竹枝词中的土家语词进行释义有助于学者深入研究溪州竹枝词及其所反映的土家族历史文化与生产生活习俗。

参考文献:

[1] (宋)黄庭坚.山谷内集:卷一[M].北京:中华书局,1985.

[2] 彭秀枢,彭南均.竹枝词的源流[J].江汉论坛,1982(12).

[3] 黄柏权, 魏瑶.溪州竹枝词——土家族主位写实[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0(3).

[4] 戴庆厦.濒危语言研究在语言学中的地位[J].长江学术,2006(1).

[5] 彭秀模.“服孳”考[J].吉首大学院学报,1991(4).

[6] 叶德书.古代土家人名训释[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07(3).

[7] 严如煜.苗防备览.舆图:卷一[M]//(清)道光癸卯.1843.重刻本:绍仪堂藏版.

[8] 雷梦水.中华竹枝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4224.

猜你喜欢

溜子竹枝词土家
书法《竹枝词》
土家摆起来
土家摔碗酒
土家摔碗酒
综放面刮板运输机“上窜下滑”机理分析与控制
半夜惊坟
打溜子
《竹枝词两首》其一
竹枝词视野下的徽商妇形象
土家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