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视网膜病变临床分析

2011-06-07程广杰

中国医药导报 2011年21期
关键词:比容血细胞子痫

程广杰,周 皓

吉林省长春市妇产医院妇产科,吉林长春 130042

目前,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regnancy induced hypertension,PIH)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基本病理生理变化是全身小动脉痉挛,其导致血压高、蛋白尿、水肿等一系列变化,严重者可发生抽搐、昏迷,甚至危及孕产妇及围生儿生命。眼底视网膜是观察小动脉最好的部位。因此,本文通过对PIH孕产妇视网膜病变的观察分析,探讨PIH视网膜病变与PIH病情程度的关系。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妇产科2006年1月~2010年1月PIH孕产妇280例,均符合PIH诊断标准[1]并排除既往眼病史、慢性高血压、肾病、糖尿病。年龄 20~46 岁,平均 29 岁,孕周 22~42周。初产妇182例,经产妇98例。单胎274例,双胎6例。其中妊娠期高血压131例(46.8%),子痫前期轻度42例(15.0%),子痫前期重度86例(30.7%),子痫21例(7.5%)。观察PIH孕产妇血压、蛋白尿、血细胞比容并记录。血压取入院后首次测量值,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2)/3。

1.2 眼底检查

首次眼底检查于患者入院24 h内进行,由眼科医师(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应用直接检眼镜在小瞳孔下进行眼底检查,若瞳孔过小影响眼底检查,则应用复方托吡卡胺眼液点眼散瞳后检查,眼底异常者3 d内复查一次。PIH视网膜病变分为3期[2]:Ⅰ期(动脉痉挛期):视网膜动脉变细,管径粗细不均,A∶V=1∶2;Ⅱ期(动脉硬化期):动脉狭窄,反光增强,有时可出现动静脉交叉压迫现象,A∶V=1∶2~1∶3;Ⅲ期(视网膜病变期):视网膜水肿、出血、渗出,严重者可形成渗出性视网膜脱离,A∶V=1∶3。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的多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PIH不同分期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

280例PIH孕产妇中,共计2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76.8%,其中,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分别为59.5%、76.2%、97.7%、100.0%。PIH不同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1。

表1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不同分期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病率的比较

2.2 PIH视网膜病变与平均动脉压的关系

在平均动脉压<140 mm Hg(1 mm Hg=0.133 kPa)的201例中,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70.6%,在平均动脉压≥140 mm Hg的79例中,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92.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网膜病变各期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 2。

表2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平均动脉压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2.3 PIH患者蛋白尿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尿蛋白≤++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70.6%,尿蛋白≥+++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89.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网膜病变各期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3。

表3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蛋白尿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2.4 PIH患者血细胞比容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血细胞比容≤0.35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69.6%,血细胞比容>0.35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84.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视网膜病变各期之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见表 4。

表4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细胞比容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3 讨论

PIH是妊娠期特有疾病,我国发病率约为9.4%[2]。PIH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全身小动脉痉挛,长期痉挛可引起动脉硬化,可使小动脉血流中断,发生于视网膜则导致组织缺血、缺氧、血管通透性增高,视网膜依病变不同程度出现动脉变细和反光增强、水肿、渗出、出血,严重者可出现渗出性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血管是人体唯一可以直视下观察的血管,视网膜血管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全身小血管的状况。视网膜病变越严重,产妇和胎儿预后越差[3-5],例如: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增多、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围生儿死亡率增加。

本文中280例PIH孕产妇中,共计215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76.8%,这与张光霞等[6]的研究结果相似,高于林靓等[7]、李国兴[8]的研究结果。

本文观察了PIH不同病情阶段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子痫前期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分别为59.5%、76.2%、97.7%、100.0%,不同分期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说明随着PIH病情加重,视网膜病变发生率随之增加。

通过对平均动脉压、蛋白尿和血细胞比容的观察,不同平均动脉压、蛋白尿和血细胞比容的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不同,说明随着PIH病情加重,视网膜病变发生率增加,并且随着PIH病情加重,视网膜病变程度加重。这意味着通过观察视网膜情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评估PIH病情严重程度。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104-117.

[2]刘家琦.实用眼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87.

[3]戴泽君,戴乐,张焰,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改变与母儿预后的关系[J].中国医师杂志,2006,8(2):200-202.

[4]徐彩生,徐珊琪.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改变与母婴预后的临床分析[J].海南医学,2004,15(6):53,41.

[5]魏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眼底病变与母婴预后的关系[J].眼科研究,2002,20(6):505.

[6]张光霞,李超.51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眼底改变与临床相关指标的观察[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06,28(19):2012-2013.

[7]林靓,杨茜.262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0,32(1):36-39.

[8]李国兴.54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眼底改变临床分析[J].中国民康医学,2008,20(13):1415-1416,1418.

猜你喜欢

比容血细胞子痫
施氏魮(Barbonymus schwanenfeldii)外周血液及造血器官血细胞发生的观察
如何防范子痫
血细胞分析中危急值的应用评价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沙塘鳢的血细胞分析
红细胞比容与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怀孕了发生子痫前期的9大元凶!
孕中期母血PAPPA与PIGF在预测子痫前期发生的作用
全血细胞分析仪配套操作台使用体会
HSP70、NF-κB与子痫前期发病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