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利用效果的观察

2011-06-06杨宝江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11年6期
关键词:产羔率小尾寒羊体尺

杨宝江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 064000)

杜泊绵羊与小尾寒羊杂交利用效果的观察

杨宝江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农业畜牧水产局 064000)

为了利用当地绵羊品种资源,尤其是小尾寒羊多胎高产的特点,用国外引进的杜泊绵羊作为父本,小尾寒羊作为母本,进行杂交。通过对杜泊羊、小尾寒羊、杜杂1代3个不同品种各项指标的比较观察,0~60日龄的生长速度测定,杜杂1代出生重为5.16±1.19 kg、杜泊羊的为4.22±0.87 kg,小尾寒羊的为3.85±0.99 kg,杂1代的出生重大。从体尺的变化看,杂1代比杜泊羊变高了,比小尾寒羊变矮了一点;但是从胸围看,杜泊羊是38.93±3.5 cm,小尾寒羊的胸围是36.49±3.83 cm,而杂1代的胸围是39.06±4.12 cm,杂1代比杜泊羊胸围大0.13 cm,比小尾寒羊大2.57 cm,也就是说杂1代的肉用特点比小尾寒羊明显,载肉量增多了。另外,通过对3个品种的初产母羊,第1胎产羔情况的统计比较,杂1代初产母羊的产羔率比杜泊羊提高了49.29%。根据屠宰率的测定结果也可以发现,杂1代的屠宰率比小尾寒羊提高了1.27%,净肉率提高了3.78%。

杜泊绵羊;小尾寒羊;杂1代;测定

E-mail:yangbaojiangc@126.com

我国专用肉羊品种较少,羊肉生产以本地羊为主。为提高当地绵羊的生产性能,丰润区满山种羊繁殖基地自2005年来,先后引进了世界著名的肉用绵羊品种—杜泊绵羊的冷冻胚胎进行移植、扩繁,目前存栏已达300余只。根据杜泊绵羊耐粗饲和适应性强的特点,可适于我国许多地方饲养,并对当地品种进行杂交改良。本次试验是以杜泊绵羊作为父本,小尾寒羊作为母本进行人工授精配种,同时对杂交一代进行了饲养效果观察。为了找出杜泊羊、小尾寒羊、杜寒杂1代之间生产性能的不同之处。为此,我们在本场同一营养水平和饲养管理条件下,在3个品种的群体中选择了部分个体、年龄、出生时间基本相同的羊只,进行了饲养试验。并进行不同品种生长速度观察,体尺的测量、产羔率的统计及屠宰测定。

1 试验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2008~2009年在丰润区满山种羊繁殖基地,选择出大致同时出生的羔羊,母羊和羔羊都在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和同样营养水平下进行饲养。

1.2 饲养管理

采用舍饲模式,自由饮水。羔羊出生后,大母羊将羔羊背毛舔干后,逐只称重,测其体重、体尺,然后羔羊随母羊自由吃乳。20 d后与母羊隔离饲养,并补饲颗粒料,其颗粒料的饲料配方详见表1。

表1 颗粒饲料配方

补饲后自由采食少量青贮玉米。随着年龄的增长,补饲量逐渐增加,分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称重,测量体尺。母羊每日2 kg草粉(花生秧或地瓜秧)、3 kg青贮玉米秸、混合料800 g,分早、晚两次混于草粉中湿拌饲喂。自由饮水。

2 分析测定的主要内容

杜泊绵羊、小尾寒羊、杜杂1代的体重及日增重的比较、体尺(体长、体高、胸深、胸宽、胸围、管围)的变化情况。

对杜泊绵羊、小尾寒羊、杜杂1代3个不同品种初产母羊的产羔率进行统计。

对部分羔羊进行屠宰测定,观察杂一代出肉率的变化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外貌特征

杜寒杂1代表现与父本相近似的外貌特征。体质结实,结构匀称,皮肤紧凑,小耳,背腰比较平直,臀部丰满,全身被毛白色,头部黑白兼有,部分黑的较多,四肢粗壮,蹄质结实。尤其是与小尾寒羊相比肉用特性更为明显。

3.2 适应性

杜杂1代羊体格健壮,采食能力强,耐粗饲、耐寒,抗热、抗病能力强。

3.3 体重情况

为了观察杜泊羊、小尾寒羊与杂1代在同一营养水平和同一饲养管理条件下,羔羊的出生重、日增重的效果,在本场内随机选择部分羔羊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详见表2。

表2显示,3个品种间,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杜杂1代>杜泊>小尾寒羊,杜杂1代与小尾寒羊的初生重平均相差1.31 kg,经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3个品种间在2月龄内的生长速度也有显著差异,按照2月龄内平均日增重大小顺序排列为:杜寒杂1代>纯种杜泊>小尾寒羊。每只羊日增重为:348.67 g>343.67 g>232.0 g,根据3品种2月内增长情况分析,纯种杜泊绵羊与杜杂1代的生长速度日增重相差只有5 g,而杜杂1代与小尾寒羊的平均日增重相差116.67 g,经统计分析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纯种杜泊绵羊与纯种小尾寒羊进行杂交,其后代的日增重增加明显。

3.4 不同品种体尺的测量结果

在测定体重和日增重的同时,进行了体尺的测定。目的是观察杜杂一代体尺的变化情况,它与杜泊绵羊、小尾寒羊之间有怎样的变化,3个品种体尺的平均数据详见表3。从表3可以看出,从出生时的体尺变化,杜泊羊体长为31.2±3.11 cm,小尾寒羊的平均体长为34.1±4.0 cm,而杜寒杂一代的平均体长为37.18±3.63 cm,比前两个品种都长。体高方面,杜泊羊为35.74±7.68 cm,小尾寒羊是39.13±4.06 cm,而杂1代为37.2±5.17 cm,杂1代介于前两者之间。从管围的变化看,杜泊羊的管围是7.79±0.89 cm,小尾寒羊的是5.9±1.16 cm,而杂1代的是6.75±0.94 cm,杜寒杂1代是介于前两者之间。从3个品种的体尺变化总的情况看,杂1代比杜泊羊变高了,比小尾寒羊变矮了一点。但是从它的胸围看,杜泊羊的胸围是38.93±3.5 cm,小尾寒羊的胸围是36.49±3.83 cm,而杂1代的胸围是39.06±4.12 cm,它比杜泊羊和小尾寒羊的胸围都大。说明杂1代比杜泊羊高了,比小尾寒羊的胸围变粗了,也就是说杂1代的肉用特点比小尾寒羊明显了,载肉量增多了。

3.5 繁殖情况的统计

为了调查3个品种之间产羔率的差异,尤其是观察杂1代的繁殖率遗传效果,对3个不同品种的初产母羊的产羔情况进行了统计。其结果详见表4。

表2 不同品种生长速度观察

表3 体尺的测定比较

通过对3个不同品种第1胎产羔的统计结果看,杂1代的产羔率比杜泊绵羊提高了49.29%,但是杂1代的产羔率比小尾寒羊低22%。说明小尾寒羊的产羔率遗传力比较强,利用小尾寒羊高产的繁殖特点和杜泊羊肉用特点明显的优势,两品种的优点都能集中在杂一代得以体现。因此利用肉用品种杜泊绵羊作父本,利用国内最高产的小尾寒羊作母本,进行杂交组合,是比较合理的。它可以集中了两个优秀品种的优点,并可以发挥两者的优势,来提高当地绵羊的出肉率,改善羊肉的品质,以逐步适应国内外羊肉市场的需求。

表4 3个品种初产母羊的产羔统计比较

3.6 屠宰测定结果分析

因杜泊羊的价格比较昂贵,没有进行屠宰比较,只对杂1代和小尾寒羊进行了屠宰测定,其结果见表5。

从屠宰的结果看,在同一条件下饲养的杂一代和小尾寒羊的宰前体重,杂1代比小尾寒羊高3.5 kg,比小尾寒羊的胴体重2.3 kg、屠宰率高1.27%、净肉重高2.3 kg、净肉率高3.78%。从本次试验结果看,杂1代的各项指标都比小尾寒羊有所提高,说明杂交一代的产肉率比小尾寒羊提高了,确实具有提高产肉性能的优点,表现出了杂交优势。

4 讨论

我国绵羊品种资源丰富,如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等,这些品种存在一个共同的缺点,即生长发育较慢和出肉率偏低。因此,引进世界著名的肉用绵羊品种即杜泊绵羊,对上述绵羊品种进行杂交改良,可快速提高本地绵羊的生长速度及产肉性能,是尽快促进肉羊业快速发展的有利措施。也是今后发展我国优质羊肉、提高养羊业经济效益最直接有效的途径。从生长速度效果观察和体尺的变化、屠宰率测定等情况分析,认为杜泊羊和杜寒杂1代的生长速度前期

表5 杂1代和小尾寒羊两品种屠宰试验结果

都比较快,并且肉用特点也比较明显。杂1代除了生长速度比小尾寒羊快,出肉率高以外,繁殖率也比杜泊绵羊提高了36.32%。利用杜泊羊成熟早、生长发育快、肉用性能好的特点,通过与小尾寒羊杂交,表现出明显的杂交优势。一是可以提高小尾寒羊的出肉率及生长速度;二是可以提高杜泊羔羊杂交后代的产羔率,在进行纯种繁殖的基础上进行杂交改良。经过几年的观察,纯种杜泊羊与杜杂1代都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生长发育正常,有较强的抗病力和抗寒性能,在舍饲和放牧条件下饲养,都能适应。利用世界著名的肉用品种杜泊绵羊对当地绵羊进行改良,是加快肉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值得大力推广的方法。

[1] 李焕玲,王立铭,王金文,等.杜泊绵羊冷冻胚胎移植试验研究[J].中国畜牧工程杂志,2004,3:37-39.

[2] 李焕玲,王金文,张果平,等.杜泊羊、小尾寒羊及其杂一代生产性能的测定[J].家畜生态学报,2006,5:11-14.

[3] 李法忱,王立铭.王金文,等.杜泊绵羊羔羊生长发育规律的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2003,5:13-15.

[4] 姚树清.多胎肉羊杂交组合筛选及育肥高效饲养技术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1995,4:1-5.

[5] 王德芹,王金文,张果平,等.中国草食动物[J].2008,5.

[6] 王德芹,王金文,崔绪奎,等.中国草食动物[J].2010,3.

S826.3

A

1005-2739(2011)06-0011-04

2011-08-27

猜你喜欢

产羔率小尾寒羊体尺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Kinect相机的猪弯曲体尺测量算法研究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几项有效措施
鲁西黑头羊繁殖性能研究
提高母羊产羔率的技术措施
小尾寒羊产前瘫痪的诊疗
引进小尾寒羊暴发羊痘病
实现母羊多胎高产的几种方法
小尾寒羊养殖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