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有机蔬菜发展现状分析
2011-06-06张彩华
张彩华
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课题组在研究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时指出,现阶段我国蔬菜产业规模基本满足需求,但产业内涵发展不足,在1.2亿hm2耕地红线下蔬菜与粮、棉、油存在争地问题的情况下,蔬菜发展应以稳定面积、提高单产、提高品质、增加效益为主[1]。有机蔬菜作为发展产业内涵的一个重要途径,近年来受到了广泛关注,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有机蔬菜。
1 武汉有机蔬菜基地建设及市场发展现状
1.1 基地建设稳步发展,蔬菜结构不断优化
截至目前,武汉市通过有机产品认证的有机蔬菜基地有2个,分别为新洲区涨渡湖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和东西湖区慈惠有机蔬菜基地,分别占地35.3 hm2和13.3 hm2。此外,占地33.3 hm2的黄陂雨台山有机蔬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已通过环评,正按有机蔬菜种植要求进行种植和申报。其中慈惠有机蔬菜基地是华中五省第一家有机蔬菜基地,自2005年开始有机蔬菜的开发,经过3 a有机转换,2008年1月通过北京五岳华夏技术管理中心认证,认证蔬菜种类从开始的6个发展到现在的30多个;而涨渡湖有机蔬菜示范基地则是华中地区认证品种最多、规划面积最大的有机蔬菜基地之一,从2006年起步,2008年7月22种蔬菜获得了国家有机转换产品证书,到2011年已经有40余种蔬菜获得国家有机产品认证。2个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不仅表现为认证蔬菜品种大幅增加,还表现为特色优势品种逐年增加。到目前为止,已有莲藕、马齿苋、红菜薹、芋头等17个武汉特色优势品种获得认证,使武汉有机蔬菜结构不断优化,竞争优势不断增强。
正在做申报准备的雨台山有机蔬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建设已取得初步成效,不仅建立起了独具特色的“猪—沼液—菜”循环农业模式,还建立了有机产品追溯体系和产品电子商务销售平台,被授予“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区”。
1.2 基地运作模式因地制宜
与应用广泛的“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农户”等农业产业组织形式不同,武汉的3个基地均采用公司租赁经营的运作模式,涨渡湖有机蔬菜示范基地由武汉蔬安蔬菜有限公司(武汉市英才科技有限公司和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共同组建)从涨渡湖农场租赁土地,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技术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田间示范,聘请农民作为农业工人进行基地生产;慈惠有机蔬菜基地则由武汉邴氏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从慈惠农场租赁土地,与武汉奥格有机蔬菜研究所联合开发进行统一经营管理;而雨台山有机蔬菜循环农业示范基地由武汉天露雨润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武汉市蔬菜科学研究所、武汉天种畜牧有限公司及一家销售企业共同组建)直接从天种公司在黄陂的流转土地上租赁33.3 hm2进行有机蔬菜生产经营。从以上基地的运作模式可以看出,3个基地均位于武汉市郊,其中有2个土地原本属于国有农场,土地本身为集体所有,另一个是已流转土地。这样的土地性质让公司租赁土地比较容易,无需与分散的农户打交道,可以节约交易成本,生产过程由公司统一管理,蔬菜质量比较容易控制。
1.3 市场培植初现成效
总体来讲,武汉有机蔬菜市场还处于培植期,消费人群主要是高端消费者,数量不大。据调查,消费群体一部分是30~40岁、对健康比较重视,且有经济承受能力的群体;一部分是60岁以上、经济条件较好的老年人。从武汉的基地建设数据可以看出,武汉市目前有机蔬菜种植面积不足100 hm2,年产量不足1万t(武汉市商务局统计数据),基本都在本地销售,加上少数超市从北京、上海、山东、福建等地购进的一部分(占比较少),与普通蔬菜每年产量几千万吨相比,仍无法满足市民“胃口”。然而,武汉本地有机蔬菜销售一开始却表现出叫好不叫座的情形,刚开始在超市销售时基本是卖一半丢一半,有些外地品种甚至纷纷撤出武汉市场。但经过近2~3 a的市场培植,消费者对有机蔬菜的认识逐步加深,市场消费量开始逐步增长,行情一年比一年好。据蔬安公司负责人称,从2010年开始,公司的产品就慢慢拥有了一批稳定的顾客,一周往超市送货2次,基本能卖完。武商量贩有关人士也称,近2 a,有机蔬菜在生鲜区所占比例已由以前的3%增加到5%,尽管每个月的销售量增长幅度不大,但总体仍呈增长趋势。
目前武汉市场上销售的本地有机蔬菜品牌主要有蔬安公司的“涨渡湖”、“农夫100”和邴氏公司的 “尚原堂”,前2个品牌在2008年、2009年和2010年的中国(武汉)农博会上连续获得“全国知名品牌”、“地方畅销品牌”和“地方特色农产品”称号。与外地品牌相比,这些品牌发展在本地市场可以发挥其得天独厚的地缘优势,因减少了物流成本,价格通常比外地品牌便宜4~6元/kg。渠道建立也更加立体,除了像外地品牌一样在中百超市生活剧场、麦德龙、武商超级生活馆等高档超市开辟专柜销售外,还积极尝试各具特色的农业社区模式(CSA模式)。蔬安公司与餐饮企业及高档社区签订配送合同,定期配送(每周2~3次),近几年随着市场发展,配送范围越来越广。与此类似,邴氏公司的“年菜消费”模式也经营得有声有色,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与消费者签订“年菜消费”协议,公司每周配送2次,每次根据消费者的需要配送5~10个品种,让消费者一年四季足不出户即可享用安全、放心的有机蔬菜。同时,积极开展“私家菜园耕种”模式,每年拿出1.33 hm2地供消费者认养,消费者可委托基地代种,也可在基地指导下自己耕种,享受成果的同时,还能体验耕种的乐趣。
2 武汉有机蔬菜发展存在的问题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武汉有机蔬菜事业在刚刚走过的第一个5 a里,基地建设和市场发展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还存在一些问题。
2.1 宏观规划与管理问题
①基地建设规模不够,种植面积偏小 尽管武汉的基地数量不少,但规模都不大,种植面积都在13.3~35.3 hm2,加起来不足 100 hm2,年产量不足1万t。据解卫华等[2]分析,发达国家有机蔬菜市场份额大多在10%左右,武汉目前不足1‰。武汉市常住人口达1 000万,即使只有2%的人即20万人吃有机蔬菜,以每人每天消费0.5 kg计,每天需求量近10万kg,每年需求量将达到3.6万t,每667 m2基地年产量2 t,武汉市有机蔬菜基地建设规模约1 200 hm2左右才能满足市场需求[3]。据悉,武汉市计划未来5 a,全市有机蔬菜面积超过333.3 hm2。这样的发展及规划规模根本无法满足武汉本地的市场需求,更不能满足外地的市场需求。
另外从成本角度看,由于基地规模小,没有规模效应,导致企业的生产成本偏高,产品价格降不下来,在消费者感觉价格偏高的同时基地却在感叹自己在做亏本的买卖。本地品牌价格通常是普通蔬菜的3~5倍,比外地品牌便宜4~6元/kg,但武汉消费水平偏低,仍然有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因为价格高而放弃消费。
②市场监管标准不一,力度不足 随着有机市场的发展,有机认证机构也层出不穷,而不同的认证机构标准并不完全一致。目前武汉已获认证的2个基地,由于认证机构不同,他们都在按自己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目前政府监管重点只是放在基地环境检测及出产蔬菜上,对蔬菜的生产过程及采后加工、分装过程则关注较少,没有统一的标准,追溯系统也不完善,再加上市场上经常还有假冒伪劣产品出现,所以消费者的消费信心并没有与有机市场同步发展。这种局面不改变,随着市场的扩大,将会导致有机市场乱象丛生,更多的消费者会因为怀疑而放弃购买。
2.2 组织生产管理问题
①基地运作模式单一 目前武汉几个基地均采用租赁经营模式,尽管该模式组织化程度高,可以节约交易成本,也比较容易规范生产、控制产品质量,但不易调动农业工人的积极性,而且建设基地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多,特别是在政府扶持和投入有限时,需要企业投入更多,基地建设及其规模就会受到限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更多企业进入这个市场。
②生产技术滞后 有机蔬菜生产技术主要是土壤控制、培肥技术及病虫草害的控制。传统农业主要靠化肥、农药解决这些问题,而有机农业则依靠轮作、有机肥、人工、设施、种苗培植等方式进行控制,特别是利用设施抵抗灾害培育种苗往往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武汉地区除冬季外,其他季节气温偏高,雨水较充沛,病虫草害比较多,但武汉的基地设施投入较少,种苗培植不足,许多病虫草害靠人工完成,而现在人力成本偏高,基地员工常年缺乏,比如按蔬安公司的基地规模,需要员工近100人,但经常只有20来个员工,导致虫草不能及时控制,影响了蔬菜的质量与产量。而邴氏公司也曾经发生基地蔬菜成熟却请不起人工收割,让消费者免费采摘的情况。
2.3 营销管理问题
当前我国有机蔬菜的营销管理问题与其他安全农产品的营销管理一样,总体来说缺乏市场营销观念,做的都是一种广种薄收的低效率、无差异的营销,武汉有机蔬菜更是如此。
①忽视市场细分 武汉市已开发的消费者主要是少数高端人群,数量不大,这与有机蔬菜价格高、武汉的渠道和推广大多只针对高端人群不无关系。但是,据调查,消费者放弃购买有机蔬菜,除了因为价格高,还因为对有机蔬菜不了解,不信任。而购买有机蔬菜的消费者看重的也不都是有机蔬菜的安全,比如蔬安公司就发现45岁左右的中年消费者吃蔬菜时,总是怀念一二十年前的那种味道。对于这些潜在的消费者,企业很少采取有针对性的营销措施,所以市场增长缓慢。
②品牌形象不明确 尽管蔬安公司和邴氏公司分别在市场推出了自己的品牌 “涨渡湖”、“农夫100”和“尚原堂”,但它们的品牌形象并不明确。消费者可能知道这些品牌都是有机蔬菜,但却并不知道这些不同品牌之间有什么区别。做品牌营销并不是只给产品取个独一无二的名字就万事大吉,关键是要让消费者明白此品牌与彼品牌的区别,否则消费者凭什么选择这一个而不去选择那一个呢?特别是随着有机市场的发展,市场上的品牌将会越来越多,如果本土品牌不能树立自己独有的形象,将无法长期立足。
③推广力度不够 尽管近年来有机蔬菜的消费者数量逐步增长,但仍然有相当大一部分市民对有机蔬菜知之甚少,还有一部分尽管知道却总是持怀疑态度,说明武汉有机蔬菜的推广力度远远不够。由于企业当前只把高端人群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所以经常到高端社区进行宣传和促销,或者借展会、餐饮企业向市民介绍和推广,或者将产品放在高档超市销售或直接配送,较少借助大众媒体宣传,也缺少专有的专业销售平台。
3 发展武汉有机蔬菜的对策与建议
3.1 加大政府扶持和投入的力度
目前,武汉有机蔬菜基地建设规模不够,种植面积偏小,而与普通蔬菜生产相比,有机蔬菜生产前期投入较大,一般有2~3 a的土地转换期、认证费用、设施费用,还要投入比普通农业更高的生产资料成本和人力成本。如果没有足够的政府扶持和投入,企业种植和开发的积极性会更低,即使有积极性仅靠企业投资,规模也会很有限。近2 a来,湖北省农业厅绿色食品办公室、蔬菜办公室、湖北省质监局、武汉市发改委、市科技局、市农业局、市财政局、市质监局、市农科院、新洲区、黄陂区等有关政府部门分别立项以资金和物质形式支持基地建设累计600多万元,但与武汉的发展需求及先进地区相比,还远远不够,特别是在设施、产品开发及监管体系的建设上需要增加投入。
3.2 完善监管体系,加大监管力度
针对武汉市蔬菜基地特点不同、生产标准和规范不一、过程监管不统一等问题,迫切要求政府部门牵头制定一套统一的标准,并成立专门的检测机构,在继续注重对环境和出产蔬菜进行检测的同时,加强蔬菜生产和加工过程的监测。同时,进一步完善产品追溯体系,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严防以次充好、随意贴标签,影响消费者的消费信心。
3.3 生产运作模式多元化
在建设初期,武汉有机蔬菜基地的租赁经营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了其交易和谈判成本较低、统一经营、质量管理与控制等优势,借助于这些优势,建立了其品牌信誉。但随着市场发展,这种单一运作模式的劣势逐渐凸显,如不利于规模的扩张,不利于调动农业工人的积极性。而像“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等运作模式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尽管这2种模式也有自己的弊端,比如生产标准不易控制、产品质量不易管理,但是有许多先进城市与地区应用得非常成功,比如广州和南京以“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建立基地,基地规模大、市场广[4,5]。武汉市也可以学习他们的经验,尝试用这样的模式建立新的基地,保持基地运作模式多元化,取长补短。
3.4 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武汉有机蔬菜生产人工比重偏高,缺少标准化、机械化及其他科技含量较高的技术。这一点可借鉴广州,大力采用设施栽培,结合适时的通风换气,控制设施内的温度和湿度,不仅可以阻止和减轻病害的发生,而且更容易实现蔬菜的周年均衡供应。此外,还可以将工厂化无菌基质育苗与大棚栽培结合起来,实现高效快速的产出,这样不仅使人力减为原来的1/15,而且使草虫害大大减少,种植效率提高的同时,生产成本也降低[4]。
3.5 加强营销管理
市场开发与企业的营销管理有着直接的关系。从目前有机市场开发不足的情况来看,企业首先要树立市场营销观念,对人们消费和不消费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市场细分,对不同的细分市场进行针对性地说服和促销;其次是要做品牌营销,特别要注意在推广品牌的同时,更要注重品牌信誉的树立和品牌形象的塑造;第三,要加大推广的力度和广度,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有机蔬菜,并培养消费兴趣,在继续开发本地市场的同时逐步开拓外地市场。
[1]李崇光,包玉泽.我国蔬菜产业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与对策[J].中国蔬菜,2010(15):1-5.
[2]解卫华,肖兴基,罗羽洧.国外有机蔬菜发展现状与启示[J].中国蔬菜,2009(15):1-5.
[3]周国林,林处发,刘明.武汉市有机蔬菜发展现状及思路[J].长江蔬菜,2010(13):1-4.
[4]谢艳华,曹学文,曹湛才,等.广州有机蔬菜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7):410-412.
[5]龚静静,徐慧慧,盛建国.有机蔬菜产业模式及其运行机制探讨[J].市场周刊,2007(4):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