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治疗的抉择(上)
2011-06-04吴海云
作为一个心血管内科医生,常常有患冠心病的亲戚朋友们要我帮助做决定,要不要放支架或是做搭桥手术?
在这里,先谈一下相关的基础知识。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称。在我们身上的每个器官,都有专门的动脉为其供应血液,送去氧气和营养。为心脏供应血液的动脉,称作“冠状动脉”,包括左、右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又分成前降支和回旋支两支。如果冠状动脉的一支或多支被堵塞到一定程度(比如超过动脉横截面积的70%),心脏得不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便可能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情况,称作冠心病。
冠状动脉被堵塞,绝大多数是由于动脉壁上长了“斑块”。如果斑块逐渐长大,使动脉内管腔越来越狭窄,通常会导致医学上所说的“稳定性心绞痛”。有时候,斑块会破裂,在斑块表面形成血凝块(称为“血栓”),使动脉狭窄突然加重,甚至完全闭塞,引起冠心病的急性发作,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或心肌梗死(现在常常统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甚至使病人突然死亡。
既然患冠心病的原因是冠状动脉被堵塞了,那么将堵塞的地方通开,就像水管工通开下水道一样不就好了吗。医生们也确实是这么想的。但要从技术上做到这一点,却非常不容易。许多集智慧和勇气于一身的医生、工程师,当然还有公司老板们,为此付出了艰苦卓绝的努力。首先,人们要找到一种方法,能发现冠状动脉的哪个部位发生了堵塞。这种方法,“叫冠状动脉造影”,就是从体外(例如从大腿根部或手腕部)将一根细管子伸到冠状动脉口,再通过这根管子将“造影剂”注射到冠状动脉里。这样,在X线下,便可以看到冠状动脉有没有狭窄,哪个部位有狭窄。然后,医生们又发明了一种叫“球囊”的器械,在X线透视指引下,放到血管堵塞的部位,再将原来细瘪的球囊注入液体,球囊充盈扩张时,会将因堵塞而狭窄的部位扩开。但人们发现,如果只是这样扩张一下,当时是扩开了,过一段时间,又会再次狭窄。于是,人们又发明了一种“支架”。支架是用金属(多数是不锈钢)编成的网状的细长管子,装在球囊上。将这种载着支架的球囊,送到狭窄的血管部位后,扩张球囊,支架就会被撑开,将这段原来狭窄的血管支撑起来。这种治疗方法,称作“介入治疗”。
可以说,如今在冠状动脉内放入支架,技术上已很完美。大多数情况下,操作起来也很简单。但对于冠心病病人的治疗却远非如此简单。
冠心病病人,通常在他的整个冠状动脉的内壁上,都散在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斑块。放置支架,只能覆盖一小部分造影时看起来最明显,也就是最突出的斑块。问题是,斑块的危险性不仅仅在于它明显不明显,更在于它会不会破裂、出血。有些斑块虽然很明显,但却可能只是稳稳当当、老老实实地待在那里,最多是减少了一些血流量。医学上叫这种斑块为“稳定性斑块”。有时候,我们用球囊、支架去挤压这种稳定性斑块,反而可能让它变得不稳定,如形成血栓。而有些看起来不起眼的斑块,却可能是最危险的东西,很容易破裂、出血,形成血栓,将动脉完全堵塞,捅出大娄子。医学上叫这种斑块为“不稳定性斑块”。目前,医生还没有什么好办法区分出哪些斑块才是真正的危险分子。
因为这些原因,有很多医生对冠心病病人更愿意采用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治疗。例如,俄罗斯前总统叶利钦,美国前总统克林顿,都做了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大多数冠心病病人,其冠状动脉狭窄堵塞,主要发生在动脉的近段和中段,而动脉远段常常不会出现明显的狭窄。冠状动脉搭桥术,就是用病人自身的血管,在冠状动脉狭窄的近端和远端之间搭起一条桥,绕过狭窄的部位,为心脏供血。医生最常选用的血管,是大腿上的大隐静脉、胸壁上的乳内动脉,或手臂上的桡动脉。从技术上说,与安放支架相比,搭桥手术更难掌握。做这种手术,通常要全身麻醉,在低温下使心脏停止跳动,用机器进行体外循环。一些简单的病例,也可不用体外循环,而在心脏跳动的情况下进行手术。
与介入治疗只是局部扩张和支撑动脉不同,搭桥手术重新提供了一条血管通路,因此效果更为可靠,特别适合那些冠状动脉有弥漫性狭窄的病人。但这种治疗也有个问题,就是新搭建的血管可能会在几年内又出现狭窄堵塞。例如,用静脉搭桥,十年内约有30%~40%的桥血管会发生堵塞。用动脉搭桥虽然情况好些,但人体的动脉有限,有些病人还可能找不到适合做搭桥的动脉。
总的来说,目前对冠心病有三种基本的治疗选择,就是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搭桥手术。具体到每个病人选择哪种方法,常令我颇费踌躇。使我感到有些沮丧的是,很多病人,我建议他们暂时可以不放支架或不做搭桥手术,而先用药物治疗,但到医院后,他们还是被选择了支架或搭桥手术。医疗中的选择,实际上非常复杂,常常会受到很微妙的因素的影响。
下期,我举个比较典型的例子,谈谈这三种治疗方法的优缺点。
(解放军301医院 医学博士 吴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