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治疗肺癌化疗后肺部感染的疗效观察
2011-06-04陈雁
陈 雁
(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药剂科,重庆 401320)
肺癌患者由于疾病本身、心理、化疗、放疗等因素致使其抵抗力下降,易合并各种感染,其中以肺部感染最为常见,严重影响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是致肺癌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和促进因素[1]。因此,使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肺部感染在肺癌的综合治疗中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于我院住院部治疗的28例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采取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治疗,同期对21例肺癌伴肺部感染患者采用头孢他啶钠治疗,两组进行对比观察,以评价何种抗生素更有利于控制肺癌伴发的感染,现将相关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文共引入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于我院治疗的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49例,男32例,女17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6.7 4.3 岁。根据《肿瘤学》[2]拟定的肺癌诊断标准:所有患者经细胞学、病理学诊断,并有典型的影像表现和相应症状、体征。其中鳞癌21例,腺癌15例,小细胞肺癌8例,非小细胞肺癌5例,按TNM分期均为晚期肺癌。所选患者既往均无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均为采用化疗治疗后出现的肺部感染。按随机数字表随机将此49例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8例,对照组21例。两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构成、病理分型、痰液培养的致病菌种类及耐药性等方面均衡分布,P>0.05,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按照《实用内科学》[3]肺部感染诊断标准:①出现发热(T≥38.0℃)、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胸痛、气促等临床症状;②出现肺部啰音和/或肺实变体征;③外周血白细胞>10×109L-1或<4×109L-1、伴或不伴中性粒细胞增高;④胸部X线显示片状、斑片状浸润性阴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⑤痰培养提示阳性。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在给予必要的平喘、止咳、祛痰、吸氧等对症处理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头孢哌酮舒巴坦钠(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舒普深)2.0g加入生理盐水液10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对照组给予头孢他啶钠(山东齐鲁制药厂生产)2.0g加入生理盐水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两组患者均以14d为一个疗程。用药期间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变化及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胸片,肝、肾功能,痰液培养,并进行系统综合分析。对于痰培养阳性的标本,采用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
1.4 疗效判定标准:以咳嗽、咳痰、发热、痰中带血、肺部啰音、肺实变等症状体征缓解程度、外周血计数、肺炎性病灶吸收消散情况及痰培养情况为判定指标。治愈(CR):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均恢复正常;显著(PR):症状、体征明显好转,但在上述检查项目中至少有1项未完全恢复正常;无变化(NC):症状、体征无明显好转;无效(PD):用药72 h后病情无好转或加重者[4]。治愈+显著(CR+PR)%合计为有效率,治愈+显著+进步(CR+PR+NC)%合计为控制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所有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治疗采用t检验,检验标准为α=0.05,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两组患者抗生素治疗后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的改变结果详见表1。治疗组有效率为85.8%、控制率为92.9%;对照组有效率、控制率均为76.2%,两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X线胸片比较:两组患者相应抗生素治疗后,治疗组总改善率为85.8%,与对照组总改善率71.4%相比,P<0.05,有显著性差异。详见表2。
2.3 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相应抗生素治疗后,如表3所示,治疗组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X线胸片比较 n(%)
表3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s,d)
表3 两组患者症状、体征缓解时间比较(±s,d)
发热 痰中带血 咳嗽咳痰 肺部啰音或实变观察组 28 4 2.1 10 2.3 17 3.7 11组别 n 2.7对照组 21 7 3.3 13 3.6 24 4.1 153.1
2.4 二重感染发生情况:两组患者采用相应抗生素治疗后,治疗组有3例发生真菌感染,对照组有2例发生真菌感染,组间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
2.5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整个抗感染治疗过程中,仅个别患者出现轻度的恶心、呕吐、皮肤发红等,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缓解,治疗前后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异常变化。
3 讨论
随着肿瘤治疗学的发展,感染逐步成为癌症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和主要死亡原因。临床资料表明,癌症患者血液中中性粒细胞数低于0.5×109L-1时,感染的危险明显增加,感染几率几乎达100%[5],严重感染的发生率可>19%[6],甚至伴发休克及心、肺、脑等的损伤;当粒细胞数低于0.1×109L-1、体温>38℃并持续3h以上时,几乎为革兰阴性杆菌性菌血症,若不及时治疗可以有约50%患者死于72 h内[7]。肺癌患者因其本身免疫功能低下,加之放、化疗的作用可进一步降低免疫力,致使患者易合并感染,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肺癌晚期患者伴发肺部感染的几率高,其可能原因包括:①肺癌患者多合并有慢性支气管炎,呼吸道粘膜屏障作用较低,细菌易侵蚀呼吸道,引起呼吸道感染;②病变晚期,肿瘤体积较大,加上肺门纵膈淋巴结的转移,可阻塞或压迫相应支气管,支气管内分泌物难以排出,为侵入的细菌提供生长的有利环境;③较大的瘤体易坏死液化形成癌性空洞,合并感染;④患者食欲差,营养不足,恶液质,长期卧床,增加坠积性肺炎感染的机会;⑤化疗药物可产生骨髓抑制,白细胞、血红蛋白下降,机体免疫能力下降;⑥住院时间长、放化疗时间长,医院内交叉感染的机会增多。肺癌化疗后所伴发的肺部感染与普通的肺部感染不一致,细菌学监测其感染的病原菌多为革兰氏阴性杆菌,阳性率高于75%,其次是革兰氏阳性球菌,阳性率为25%[8]。早期预防、经验性选用对抗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的带酶抑制剂的抗菌素(第三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亚胺培南),以高效、广谱、联合用药为主要特点[9],并根据痰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准确合理的抗生素,以控制肺部感染症状,降低不良后果和死亡率。
头孢哌酮舒巴坦钠为一复合制剂,属于第三代头孢菌素加舒巴坦钠。其中舒巴坦为广谱酶抑制剂同时具有较弱的抗菌活性,对金葡菌及多数阴性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强大的不可逆的抑制作用,头孢哌酮是一个第三代头孢菌素,对β-内酰胺酶的稳定性较差,二者联合,不但对阴性杆菌显示明显的协同抗菌活性,且联合后的抗菌作用是单独头孢哌酮的4倍。其抗菌谱抑制和杀死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四叠球菌、大肠杆菌属类、铜绿色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杆菌、聚团肠杆菌、醋酸不动杆菌,尤其是对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敏感,主要用于慢性肺部疾病合并肺部感染、胆道感染、肠道感染、泌尿系感染等[10]。这种对革兰阳性和革兰阴性菌均显示良好的杀菌和抑菌作用的药物对各种肺部感染性疾病均有较好的治疗作用[11,12]。本研究中的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患者其感染程度多为中、重度,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钠抗感染治疗为主的观察组的有效率为85.8%、控制率为92.9%;采用头孢他啶治疗为主的对照组的有效率、控制率均为76.2%,经X2检验P<0.05,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X线胸片治疗组总改善率为85.8%,与对照组总改善率71.4%相比,P<0.05,差异具有显著性。发热、咳嗽咳痰、痰中带血、肺部罗音、实变体征等症状、体征缓解时间观察组明显短于对照组,经X2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二重感染及发生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治疗前后尿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异常变化。说明头孢哌酮舒巴坦钠用于治疗肺癌化疗后合并肺部感染的疗效更好,起效更快,无明显不良反应,对年老的患者应用也安全有效。
[1]何礼贤.重症肺炎诊断和治疗进展[J].当代医学,2001,7(7):26-32.
[2]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M].第2版.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1212-1224.
[3]陈灏珠,主编.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60-1693.
[4]陈高峰,张念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恶性肿瘤合并肺部感染疗效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7,38(295):35-36.
[5]许立功.肿瘤的并发症及处理[M].汤钊猷.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4.441-442.
[6]刘叙仪.癌症患者的感染性疾病[M].张天泽,徐光炜.肿瘤学(下册).天津:天津科技出版社,1998.2675-2678.
[7]张黎莉,李展,徐晓月,等.痰热清的主要药效学研究[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04,10(3):372-375.
[8]卢忠,黄惠琼,胡学锋,等.晚期肺癌合并肺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J].现代医院,2006,6(11):37-38.
[9]张晓燕,解立新,李文惠.肿瘤死亡患者医院感染与抗菌药物使用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1):56.
[10]陶仲为.呼吸道细菌感染的抗生素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2):112-114.
[11]马健,张延霞,贺立新.超广谱内酰胺酶细菌医院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6):422-424.
[12]李东成,刘晓红,高元明.常见肺部耐药菌感染治疗进展[J].临床肺科杂志,2006,11(2):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