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CALT模型分析
2011-06-04尚明瑞
尚明瑞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1 理论研究综述
研究生产能力肯定离不开投入和产出问题,但农业是一种颇具特殊性的产业。它是人们利用生物机能,把自然界的物质能量转化为人类最基本的生活资料和生产原料的一种经济活动,需要通过人的劳动控制实现生产诸要素投入向农产品产出的转化。因此,这种投入与产出具有与别的生产部门有所不同的特点。一方面,农业投入是一种综合性投入,包括了自然投入、物质投入和社会投入的;另一方面,农业产出也是一种综合性的产出,而且各项投入和各项产出之间具有相互影响和相互制约关系,表现出很强的系统整体性。所以,农业生产能力实质上是一种综合生产能力。确切地讲所谓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下,一定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由农业生产诸要素综合投入所形成的,可以相对稳定地达到一定水平的农业综合产出能力。因此,自从200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来,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问题得到了我国学术界和社会上的普遍关注。刘凌基于因子分析对我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评价,认为:“我国31个省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容乐观”[1]。刘冬梅、李强用层次分析法纵向评价了1995~2008年全国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横向评价了2007年全国31个省市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中农业生产基础条件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影响着农业生产要素的投入规模和农业生产效能”[2]。与之不同的是,睢党臣等人运用多元线性回归的方法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分析,认为:“农村医疗费用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影响最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次之,而农村基础教育和科技要素的投入并不显著”[3]。胡学锋、徐伟用索洛余值法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研究,认为“在边际产量递减规律的作用下,现在仅仅依靠增加农业固定资产投入和农业从业人员投入,对农业总产值的提高作用是不大的。必须把这种投入与科技进步和制度因素的投入相结合,才能有机整合各种资源,促进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4]。李振兴、程家瑜讨论了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5]。杨宇、陆奇岸运用聚类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省际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实证分析,指出“可以把我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划分为4个区域,并且四个区域分别表现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同的强弱特征”[6]。除此之外,孙福田、王福林对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7];黄亚玲、杨晓洁研究了宁夏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实证关系[8];姚於康探讨了江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问题并进行了实际测评[9];韩剑萍、李秀萍等研究分析了兰州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10]。
但是上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评价与分析体系与方法常常显得过于庞杂和缺乏直接性,因此,该文利用CALT法对甘肃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状况进行分析。
2 甘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CALT分析
为了对甘肃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状况进行较为简捷、直观的分析,该文采用CALT(CONDITION条件-能力ABILITI-水平LEVEL-趋向TENDENCY)分析方法,从4个方面研究了甘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1 甘肃农业生产条件分析
甘肃农业生产条件呈现数量不少、质量较差的特点。首先土地资源质量不高。全省土地面积45.44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73%,但是山地和丘陵占了全省土地面积的70%以上。如表1所示,全省总的耕地面积2002年为340.86万hm2是全国耕地面积1.300 4亿hm2的2.62%,到2008年甘肃省的耕地面积为344.89万hm2,占全国总耕地面积1.217 2亿hm2的2.75%,较2002年有所增长。其次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甘肃省水土流失面积2002年达到1 351万hm2,其中水土流失治理面积为702.902万hm2,占全国水土流失治理面积的8.62%。与2002年相比,到2008年甘肃省水土流失面积增加了194.868万hm2,平均每年增加32.478万hm2。再次人均耕地不多。甘肃省虽然人均耕地2002年为0.188hm2,并且随着人口的增长到2008年人均耕地面积减少为0.176hm2,似乎还远远高于全国2008年的平均水平0.091hm2,但是全省有效灌溉面积2002年为99.827万hm2,只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的1.82%,到2008年为125.47万hm2,仅占全国有效灌溉面积5 847.17万hm2的2.15%,其中旱涝保收面积2002年为97.324万hm2占全国旱涝保收面积39 43.47万hm2的2.47%,2008年为99.98万hm2占全国旱涝保收面积4 202.49万hm2的2.38%,也就是说如果按照甘肃省2008年年末人口数2 628.12万人计算,人均有效灌溉面积仅有0.046hm2,人均旱涝保收面积不超过0.038hm2。最后甘肃省农业科研人员缺乏严重。2008年甘肃省全省有乡村人口2 081.76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79.21%,说明甘肃省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农业省份,但全省农业劳动力682.94万人只占整个乡村人口总数的32.80%,而且全省乡村劳动力中从事科学研究事业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的人员到2008年为止只有1.95万人。
表1 甘肃农业基本生产条件状况表
2.2 甘肃农业生产装备能力分析
甘肃省现有的农业生产装备能力还相对较低。一方面,农业机械动力不足,现代化水平较低。如表2所示,2008年末甘肃省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拥有量为1 686.32万kW,只占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的2.05%,和经济发展水平较快的山东、浙江相比差距还是很大,甚至远远达不到2002年山东等省的水平,2002年山东省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 104.78万hm2,山东同期拥有的机械总动力为8 155.6万kW,667m2均0.492kW,比甘肃的667m2均0.22kW高出1倍多。甘肃省的农业生产装备能力与浙江省的差距就更加明显,2002年浙江省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为306.451万hm2,显然少于当年甘肃364.99万hm2的农作物播种面积,但其拥有的农业机械总动力却为2 053.2万kW,比甘肃当年多出867.9万kW。另一方面,从化肥、农药和地膜的使用情况来看,甘肃省农业的工业化与农业化学化水平也明显的低于东部地区。
表2 甘肃农业现有生产装备能力状况
2.3 甘肃农业现有的生产水平状况分析
甘肃农业现有的生产水平如表3所示,呈现出3个方面的特点:一是甘肃现有的农业生产水平从总量上来看在全国所占的份量较低。2008年甘肃全省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268.30万hm2,占全国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0 679.26万hm2的2.51%,油料、甜菜、棉花等主要经济作物播种面积共40.90万hm2占全国油料、甜菜、棉花总播种面积1 882.60万hm2的2.17%,这与以农业为主,工业所占比重相对较低的甘肃省省情极不相符,也说明甘肃农业在全国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不高,影响力十分有限。二是从农业生产的单产水平来看,甘肃农业生产的单产水平和全国平均单产水平相比较有高有低,其中除甜菜与棉花单产水平2008年略高于全国平均单产水平之外,粮食单产水平3 311.6kg/hm2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4 950.8 kg/hm2,即甘肃每亩地的粮食亩产量比全国的平均水平低109.28kg;2008年甘肃省的谷物单产水平为3 544.3kg/hm2,每公顷土地也至少比全国平均单产水平5 547.7kg/hm2低2 003.4kg。三是从主要农作物产量的人均占有水平来看,甘肃省主要农作物人均产量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甘肃省人均粮食产量338.8kg,与全国平均人均粮食产量水平399.1kg少60.3kg;人均占有油料产量20.0kg、人均占有糖料产量7.7kg也都明显低于全国人均占有产量的平均水平。这表明甘肃省农业生产的效率较低,而且甘肃省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表3 甘肃农业生产水平状况
2.4 甘肃农业发展的基本趋势判断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有了较大的发展。从横向上与东部发达地区和中部的一些农业大省来比较,当前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还处于比较落后的发展阶段,但是从纵向比较来看自1978年到2008年的30年间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不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比较明显的增长。如表4所示,在耕地总面积有所减少的情况下甘肃全省的总播种面积、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总产量、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农业商品产值、农业商品率、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以及农村储蓄存款等每项统计指标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中总播种面积和有效灌溉面积较1978年分别增长了36.38万hm2和22.04万hm2,增长率为9.38%和20.62%;粮食总产量增长了377.95万t,增长率为42.54%;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较1978年约增长了36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从1978年的100.93元到2008年达到2 723.80元,增长了近27倍;农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从1978年88.18元到2008年增加到2 400.95元,较1978年翻了27番;农村储蓄存款到2008年突破了507亿元,增长了820倍。
表4 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情况变化
3 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发展的基本特征
3.1 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总体上呈现出弱化趋势
近年来甘肃省生态环境严重恶化,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问题日益严重。1961~2000年的40年间,甘肃共发生春旱9年,夏旱6年,秋旱12年、冬旱11年,其中年度干旱有13年之多[11]。受气候干旱化趋势的影响,甘肃乃至整个西北地区雪线上升、水源地缩小、地表径流减少,土地荒漠化和沙漠化的趋势更加明显。同时由于人口的膨胀城市的发展占用了一定数量的耕地,因此,如图1所示,农用土地作为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最基本的自然资源之一正在迅速减少,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已经无法承受甘肃部分地区走以种植业为主的发展道路。直到2006年,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18亿亩耕地是一个具有法律效力的约束性指标,是不可逾越的一道红线”之后耕地资源不断减少的情况才得到基本遏制。但水资源弱化趋势仍然不能乐观。“甘肃石羊河流域20世纪90年代人口比50时年代猛增4倍,人类活动强度加大,使民勤绿洲水量从50年代的6亿m3减到目前不足2亿m3,加之地下水严重超采,使两万hm2良田无法灌溉而弃耕沙化[12]”。
图1 1978~2008年甘肃省耕地面积变化曲线
3.2 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从世界各国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进程来看,农业市场化的程度是衡量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一般来说,发达国家农业市场化改革起步较早、发展较快,农业生产要素配置和农产品价格形成的市场化程度较高,而发展中国家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市场化发育大都不太成熟。甘肃虽然地处西北内陆,但市场化的春风依然吹遍了陇原大地。如图2所示,1978~2008年的30年间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商品化程度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一方面,从农业商品产值的增长来看,在1992年党的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甘肃省农业产值增长幅度相对较小,从1993年以后迅速攀升,例如1991年甘肃省的农业商品产值为47.10亿元而到1994年就增加至112.51亿元。就制度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而言,这主要得益于1992年社会主义市场理论的提出以后,甘肃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水平的不断提高。
图2 1978~2002年甘肃省农业商品产值变化曲线
3.3 农民家庭收入有所增长,农村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农民的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图3)。从甘肃省1978~2008年近30年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变化的对照情况来看,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到1982年的5年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一直在200元以下,受其影响全省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也经常在低消费水平徘徊;从1982年以后农民人均纯收入和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都有了显著的提高,尤其是到了1992年以后增势更加强劲,到1999年全省农民人均纯入达到1 412.98元,但是在1996、1997年以后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继续高速增长的同时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却有所减缓,这一方面表明农民的消费结构产生了一定的变化,生活消费支出在其全部的消费支出中所占的比率有所下降,另一方面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全省的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速度却有所减慢,这表明居民在银行中的储蓄或用于追加的投资数量将会相对增加。特别是2005年以后农村居民银行储蓄额度猛烈增长,明显高于以往的增长水平,主要原因是农村居民收支预期不确定性加大。子女教育、养老和医疗保障以及进城买方预期与现实房价之间差距的增加等因素大大推动了家庭储蓄倾向的攀高。
图3 1978~2002年甘肃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与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其不意变化对照
4 进一步提高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甘肃省农业资源保护和农业环境整治的力度,为提高甘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奠定物质基础
2008年1月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实施意见》,提出了狠抓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和耕地质量建设、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力度等5项推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建设的具体措施。今后,甘肃省还应该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内陆河流域水资源的调配管理、基本农田水利建设与旱涝灾害的预防、土地“三化”的预防与治理、农地土壤污染的防治等工作,实施生态补偿,加大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力度,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以保证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4.2 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甘肃省的特色农业产业是提高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有效途径
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主线。甘肃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是要通过特色品牌农产品战略,以特色树品牌、以品牌创效益,走集约型农业发展道路。“近年来,甘肃省不断加强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特色农业产业向优势区域集中,大力推进基地建设和加工项目向优势农产品区域转移,初步构建了具有区域特色的优势农业产业带,特色优势农产品的区域化布局初步显现[13]”。2007年以来,一大批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已经位于全国前列,例如马铃薯、中药材、玉米制种、酿酒原料、高原夏菜等等。
4.3 加强农业科技研发水平,完善农业科学技术推广体系,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科技支撑
环境资源对甘肃省的农业的制约不言而喻,同时由于城市化水平有限,当地的市场需求存量有限,并且作为内陆省份农产品外销国际化市场也有很大难度,在面临资源与市场的双重约束条件下,科技无疑成为推动甘肃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关键性因素。“农业科技园区正是从引进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开辟新市场、建立新型的农技推广组织等各个方面,促进农村地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传统产业生态向现代产业生态演变[14]。”当前甘肃农业科技发展的重点是:要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加快农产品的品种改良和新品种的研究与培育,培育出更多具有特殊功能基因的抗旱、抗盐碱、抗病虫害而且生长快、耗水少的作物畜禽新品种,为甘肃农业与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优良的作物品种支持;不断创新耕作、灌溉、施肥与沙漠化防治技术,研究和发展生物节水技术、工程节水技术、耕作覆盖化学保墒节水技术、水肥耦合调控节水技术以及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处理利用技术以及农产品储运、保鲜和深加工技术等等。
4.4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提高农民的自组织化能力,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提供组织链条
近年来甘肃省新型农村合作经济尤其是专业合作社有了很大发展,但同时面临着服务水平差、发展层次低、市场竞争能力弱、资金不雄厚、组织化程度不高等缺点和不足,不能为小农经济与大市场衔接提供良好的中介桥梁作用,今后应该从政策上加以引导,资金上加以扶持,法律上进行规范,使之成为甘肃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组织链条。
1 刘凌.基于因子分析的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生产力研究,2010,(2):57~59
2 刘冬梅,李强.对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本评价.中国科技论坛,2010,(7):29
3 睢党臣.多元线性回归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析.经济论坛,2010,(8):119
4 胡学锋,徐伟.索洛余值法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分析中的应用研究.统计与决策,2008,(23):67~70
5 李振兴,程家瑜.提高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关键技术和路线图.中国科技论坛,2009,(6):111~114
6 杨宇,陆奇岸.中国省际区域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实证分析.新疆农垦经济,2010,(2):26~31
7 孙福田,王福林.黑龙江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动态分析.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9,(19):63~69
8 黄亚玲,杨晓洁.宁夏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的实证分析.宁夏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182~185
9 姚於康.江苏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实际测评.江西农业学报,2009,(3):165~169
10 韩剑萍,李秀萍.兰州市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影响因素分析.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0,(3):178~182
11 丁一汇,王守荣.中国西北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概论.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20
12 张志良.人口掠夺式行为是导致西北生态环境恶化的祸首.新华文摘,1999,(7):24
13 杨敬宇等.西部区域特色农业发展与生产性公共产品供给.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0,(6):63
14 尤非,蒋和平.农业科技园区推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与趋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9,(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