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呼吸道感染与麻醉相关因素研究

2011-06-02刘海燕罗辉刘海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19期
关键词:喉镜过滤器插管

刘海燕 罗辉 刘海英

在当今的临床外科手术中,麻醉已经是必不可少的操作之一,而行气管内插管术是临床全身麻醉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这一方式已经不仅仅被广泛应用于麻醉的实施,同时还对于ICU病房重症患者进行呼吸循环的抢救复苏治疗中有着重要意义[1]。但是在进行临床麻醉操作时往往会由于常见一些问题例如未经上呼吸道防御功能筛选,气管插管后细菌直接进入下呼吸道,以及必需的侵入性操作等,这都极易导致患者术后发生院内呼吸道感染,目前院内的感染已经成为了院内最为常见的问题需要加以严格管控[2]。呼吸道感染一般分为上呼吸道感染与下呼吸道感染。其中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间的急性炎症的总称,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则是最常见的感染性疾患,在对呼吸道感染进行治疗时必须明确导致感染的病原体以选择有效的抗生素[3]。本文为探讨研究呼吸道感染以及麻醉的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抽取了本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间进行的临床手术麻醉的患者231例,并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临床监测以及回溯式综合调查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间进行的临床手术麻醉的患者231例为研究对象,患者中包括男139例,女92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9~62岁,平均年龄为(45.1±7.9)岁;患者的麻醉时间为1.9~3.6 h,平均麻醉时间为(2.9±0.5)h;所有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7~2.9 h,平均手术时间为(2.1±0.4)h;患者均采取了气管插管麻醉。

1.2 感染判别标准及分组 患者在行气管插管麻醉方法之前均进行了肺功能测定,结果显示无咳嗽和咯痰且肺部无啰音,影像则显示未发现肺部存在异常感染症状及X线感染征状,所有患者的血常规白细胞数目也都小于10×109/L。感染患者均符合按照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中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指标筛检出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依据为:发热(>38.0度超过2 d),具备鼻咽、鼻旁窦和扁桃腺等上呼吸道急性炎症表现。下呼吸道感染则是指声门以下的气道感染,主要有急性气管-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支气管扩张症合并感染。通常也包括肺炎。

所有231例患者被随机分层法分为A、B、C三组各77例患者,患者间在年龄、性别、疾病类型、病程与严重程度、白细胞计数差异等临床一般性信息等方面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备临床组间可比性。

1.3 仪器与方法 麻醉机包括4台,分别为Drager2B 1台,DragerFabius Tiro 2台,木村FG-841台,一次性病毒/细菌过滤器为英国Humid-Vent,一次性呼吸管道回路螺纹管则为德国造Luebeck。

所有231例患者分为3组并在如下方面进行区别性麻醉方式具体如下:

A组共计77例,组内分别被分为1组38例通过喉镜经气体消毒剂消毒,2组39例使用喉镜行普通消毒(即仅使用消毒液擦拭进行消毒);

B组共计77例,组内分别被分为1组38例在麻醉开始前2 h给予了适量的抗生素,2组39例则在麻醉前未给予抗生素;

C组共计77例,组内分别被分为1组38例使用一次性过滤器,2组39例则使用了复用式过滤器。

1.4 取样方法 喉镜采样送检使用无菌棉签进行样品收集,过滤器取样送检则分别从患侧与麻醉机侧进行样品收集并置于心脑磷脂增菌肉汤之中进行送检。

1.5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3.00软件包进行统计处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将气管内插管内麻醉相关常见因素与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之间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现将结果对比分析如表1。可见在A组中使用经气体消毒剂消毒的A-1组与使用喉镜行普通消毒的A-2组患者的细菌感染例数与下呼吸道感染例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显著低于后者;B组中使用抗生素的B-1组与麻醉前未使用抗生素的B-2组患者的细菌感染例数与下呼吸道感染例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显著低于后者;C组中使用一次过滤器C-1组与使用复用式过滤器的C-2患者的细菌感染例数与呼吸道感染例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显著低于后者。上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呼吸道感染与麻醉相关因素关联

3 讨论

依照诊断标准,院内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主要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院内获得但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经开始或入院时已经存在的感染。对于不具备明确潜伏期的感染,一般而言规定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4]。

外科手术作为临床重要的治疗方法,往往都需要进行麻醉操作,但是在麻醉的过程中以及麻醉后都无形中增加了患者发生感染的机会。国内文献报道称经过对气管插管全麻术后的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研究报道发现气管插管全麻手术患者的医院感染率为11.79%,其中呼吸道感染占居感染发生的首位高达40%以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不但会导致患者痛苦的额外增加,同时还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的费用支出,同时从病理上易导致患者的呼吸功能不全及并发影响其他器官功能,呼吸道感染严重患者还会导致患者死亡。对于气管内插管麻醉方式而言,手术时间越长则意味着麻醉通气时间越长,从而增加了感染的发生率,这是由于机械通气时间与对气管纤毛造成的损伤程度呈正比,防御屏障的损坏则意味着防御感染作用的减弱,导致病原菌直接通过支气管导管内途径直接输送到下呼吸道而增加了感染机会增大[5]。

本文通过对本院2007年4月至2011年1月间本院进行了临床手术麻醉的患者231例,并将患者的临床治疗、护理、感染发生情况进行了分组临床监测以及回溯式综合调查分析。结果显示在A组中使用经气体消毒剂消毒的A-1组与使用喉镜行普通消毒的A-2组患者的细菌感染例数与下呼吸道感染例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显著低于后者;B组中使用抗生素的B-1组与麻醉前未使用抗生素的B-2组患者的细菌感染例数与下呼吸道感染例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显著低于后者;C组中使用一次过滤器C-1组与使用复用式过滤器的C-2患者的细菌感染例数与呼吸道感染例数相比存在显著性差异,前者显著低于后者。上述差异均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

综上所述,气管插管全麻仍是我国目前综合医院使用最广泛的麻醉方式,但由于插管全麻患者沟通了支气管树与外环境的直接联系,致使作为第一道防线的鼻道和口咽喉减弱了其抵御感染的作用,同时由于湿润气流难于进行致使了气道过分干燥,同时进行全麻手术的患者往往伴随有严重基础疾病致使自身基础抵抗力差,这些因素都严重增加了气管插管麻醉后呼吸道感染发生的几率。临床上麻醉手术所必需的专业设备及器械例如喉镜、麻醉机以及相关附件的消毒、洁净性与呼吸道感染发生几率关系较大,临床上为有效控制呼吸道感染的发生,应考虑将麻醉所用的气管导管、麻醉机等麻醉专用设备、器械进行定期的消毒清洁,并使用一次性过滤器,喉镜使用气体消毒、在术前视情况适量给予抗生素等预防手段,逐渐实现控制和降低患者院内下呼吸道感染发生率的要求。除了与上述研究因素有关,气管插管全麻手术还同手术时间、切口类型、原发疾病严重程度和免疫防御功能等有关,此外细菌的耐药性、患者年龄、麻醉进行时间、气管插管的技术和拔管指征等因素,也都值得做进一步探讨。

[1]郝国明,朱红军,林祥伟,等.麻醉相关因素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研究.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5):509.

[2]季风敏,孙秀华,尚淑平.呼吸内科医护人员医院呼吸道感染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08,14(23):122-123.

[3]朱风芹.手术室医院感染麻醉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19-20.

[4]张玉莲,卢晓娥,方阳菊,等.重症监护室气管切开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研究.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1):112-114.

[5]阎锡新,李帅,齐天杰,等.机械通气患者气管导管内生物被膜生成及病原分析.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8,31(7):501-504.

猜你喜欢

喉镜过滤器插管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重症昏迷患者可视喉镜在胃管插管中的临床应用
更 正
声音过滤器
《奶牛子宫角和卵巢子宫静脉插管方法的研究》图版
TD-C-IV型可视喉镜与Macintosh喉镜用于实习医师气管插管训练的比较
深昏迷患者应用气管插管的急诊急救应用研究
两种气管插管方法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抢救中的比较
Tosight视频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观察
基于LOGO!的空气过滤器自洁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