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希美钠在胃癌患者放射治疗中的应用

2011-06-02任丽真宋占芹

中国药业 2011年11期
关键词:瘤体放射治疗胃癌

任丽真,宋占芹

(冀中能源邢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河北 邢台 054000)

胃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应用肿瘤放射增敏剂希美钠,及时解除患者痛苦,将有助于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并坚持全程治疗[1]。我院对80例胃癌患者在放射治疗前应用希美钠并加强护理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8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拟行放射治疗的胃癌患者160例,均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且符合入组条件。按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给药方法及其护理

试验组患者于每次放射治疗前按体表面积给予希美钠(山东绿叶制药有限公司)800 mg/m2,加入100 mL生理盐水中充分摇匀后静脉滴注,30 min内滴完,拔针后1~3 h给予适形放射治疗,隔日1次,每周3次,时间约6周。使用希美钠时,应在患者清醒、配合的情况下进行[2],且尽量选择好血管,一针见血,穿刺成功后将针柄旋转180度后再固定。每次放射治疗结束后均用清洁纱布以温水自中心向外旋转擦洗放射部位皮肤。对照组患者仅予常规放射治疗,时间6周。

1.3 监测项目与观察指标

监测血常规,若白细胞减少至4×109/L以下则停止放射治疗[3];观察放射部位皮肤颜色,有脱屑者不得强行撕破,以免加重皮肤损伤;饮食方面应嘱患者多饮水,以清淡、流食为主,胃部肿瘤大以及体质差的患者应予静脉营养。通过CT摄片观察瘤体缩小的时间。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0.0统计软件处理,采用 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后CT显示瘤体缩小的时间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放射治疗后CT显示瘤体缩小的时间比较[例(%)]

3 讨论

肿瘤乏氧细胞(占整个肿瘤细胞的10% ~50%)对传统的放射治疗均不敏感,不易被射线杀死。希美钠是新型硝咪唑类化合物,可增加肿瘤乏氧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帮助杀死肿瘤中的乏氧细胞,提高放射治疗的效果,减少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从而解除或减轻患者痛苦[4]。通过对胃癌放射治疗患者应用希美钠并加强护理干预,不但使患者接受了高疗效的放射治疗,而且减轻了患者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使用希美钠时,应尽量选择好血管,一针见血,以预防穿刺失败处血管壁外渗而引起皮下疼痛。适形放射治疗靶区的剂量、范围相对于普通放射治疗更准确,可减轻其他部位的放射损伤。在使用完希美钠拔针后1~3 h做放射治疗,可使药物抵达瘤体,从而大大提高放射线的敏感性。本组观察显示,在胃癌患者放射治疗前应用希美钠增敏并加强护理干预,可使瘤体明显缩小,且患者的生存质量明显提高。

[1]董志伟,谷铣之.临床肿瘤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1-35.[2]郑秀龙,金一尊.肿瘤治疗增敏药[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89-90.

[3]杨宗贻.现代放射治疗学进展[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8:69-70.

[4]张 韵,寇 兰.希美钠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3):248-249.

猜你喜欢

瘤体放射治疗胃癌
广东放射治疗辐射安全现状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牛阴茎乳头状瘤的外科治疗》图版
体表软组织巨大神经纤维瘤的手术治疗
P53及Ki67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咽及喉部鳞癌放射治疗技术研究进展
胸腺瘤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胃癌组织中LKB1和VEGF-C的表达及其意义
胃癌组织中VEGF和ILK的表达及意义
颅咽管瘤放射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