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生成大叙事的探索性样本
2011-06-02吴孝武
□ 吴孝武
(作者是《福建日报》要闻编辑部主任)
《福建日报》一组延续5年的报道,为小故事生成大叙事提供了一个探索性样本。
追溯、分析《福建日报》一组关与林改的延续5年的报道运作过程,可梳理出以下经验。
一、以历史大局为坐标,准确研判小故事生成大叙事的可能性
2003年,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实行以明晰产权为核心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至2006年,主体改革基本完成,实现均山到户。但这只是第一步,如何破解林业利益分配调整带来的种种问题,仍需探索。其中之一就是林业经营组织问题,即均山到户后如何改造单家独户的分散式小农生产,以适应大市场、对接大市场。如果没有成功的后续配套改革跟进,前期改革的成果或将付水东流。当时,这并没有现成的答案和可资借鉴的经验。在此时代背景下,光泽县农民“‘逼’上股份合作制”的自发性创造,正是一种可贵的探索,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完全有可能升华为大叙事。2006年12月发布的《中共福建省委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突出林业经营方式改革。积极引导农民在自愿的基础上,以资金、技术和亲情、友情为纽带,组建新型的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林业经营实体,提高林业经营的组织化程度”,验证了这一判断。
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识者称之为“又一次土地改革”。2008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发布,新华社的报道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重大创新和完善,是农村改革的又一个里程碑,必将实现农村生产力的又一次大解放。这个表述,从大局上历史地验证了“光泽故事”生成大叙事的价值。
□ 《逼上股份合作制》系列报道作者邱盛林(右)正在山场采访造林专业队队长杨小春。(武少龙/摄)
二、有历史意识,展开采编有效互动,追踪到底
如果这个新闻仅仅停留于“‘逼’上股份合作制”,那么,“光泽故事”生成大叙事的过程将戛然而止——因为,正是故事后来的演进,展开了林改后续改革的更多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题之路,从而形成清晰的林改历史脉络。梳理了中国农村改革史,特别是农村家庭承包制度的演进之后,可以判断,“‘逼’上股份合作制”必将有后续故事,而且必将触及改革的更深层次。基于这一认识,编辑部和作者达成对“光泽故事”追踪到底的共识,默契展开有效的采编互动,编辑部主要把握政策层面的发展,生活、工作在当地的作者主要在故事现场关注故事的演进,及时交换信息,约定在重要的节点推出后续报道,由此才有了后来的“爱上股份合作制”“给力股份合作制”。
当然,“给力股份合作制”并非故事的终局,也不是报道的完结篇。“光泽故事”仍在发展,这篇林改的大叙事也将续写下去。
三、科学运用编辑手段
首先是版面语言的正确表达。考虑到当时政策并不明朗,“‘逼’上股份合作制”刊发在一版右头;2007年政策明确支持,“爱上股份合作制”上升到头版头条;2011年的“给力股份合作制”,因当日版面限制,安排在三版头条。这样的版面语言表达,契合了这组报道作为大叙事的规格。
其次是配发评论,点醒新闻主题,抽象出时代性,同时强化报道跨年度前后衔接,构成故事链。
第一次报道的短评说,通过地缘、亲缘、乡缘的合作,有效解决单家独户有权管山、无力发展之苦;有山者成为股东,解决了再次失山的后顾之忧;合作经营,专业造林,既保证造林质量,又增加村民收入。走股份合作林场之路,可谓一举多得。洋塘村的经验证明了,林权改革真正调动了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分山到户决不是一分了之,政府还要加强后续引导、服务,让农民真正成为善于山地经营的主人。
第二次报道配发编者按,提示上一年《“逼”上股份合作制》的报道,同时指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光泽县续写着股份合作更加生动的故事。这个故事说明,巩固和发展林改成果,推进配套改革,要依靠群众的智慧,同时政府要转变职能,做好服务这篇大文章。
第三次报道加发编后,在提示前两次报道后,评论说,新生事物的成长,首先靠群众的创造力,其次靠政府、社会给力,呵护、激励群众的创造。光泽的故事尚未结束,股份合作制路还很长,要走好,仍然需要群众的创造力,仍然需要政府给力。深化林改配套改革如此,其他方面的改革亦当如此。
这些评论,根据故事演进,简要而恰当地提炼出故事的本质内涵和意义,以提供观点的形式帮助读者更好地阅读、理解故事,从而使小故事生成大叙事成为可能。
报道回顾
从2006年《“逼”上股份合作制》(2月16日一版),到2007年的《爱上股份合作制》(5月26日一版),再到2011年的《给力股份合作制》(3月25日三版),5年间,《福建日报》以普通农民创办股份合作制林场的忧喜故事为主线,记录了股份合作林场这一林改背景下的新生事物,从蹒跚起步到星火燎原,再到健步奔跑,成为当地造林的生力军的生动历程。这一纵跨5个年度的连续报道,在报道史上相当独特,其报道理念和手法,为新闻大叙事提供了一种可能路径。
《“逼”上股份合作制》,报道了福建省光泽县崇仁乡洋塘村村民在林改分山到户后,首创股份合作造林方式,解决了单家独户发展之难和再次失山之忧,走出“没山盼山,有山犯难”困局的故事,主人公是付小辉、杨小春等普通农民;《爱上股份合作制》报道的是,首家股份合作制林场诞生后,在党报报道的激励和当地政府的引导、推动下,一年间,光泽县的合作林场从一家发展到200多家,造林面积从400亩扩大到2万多亩,故事场景也从洋塘村扩大到其他村子、其他乡镇,主人公除付小辉等农民外,多了当地党委政府;《给力股份合作制》从杨小春的忧喜故事切入,讲述在财政、林业、工商等政府部门和社会的支持下,股份合作林场(合作社)如何破解融资、法律身份、管理等难题,走向规范化发展,导入政策、政府执政理念等新元素,故事发展到更高的层面。
这组报道以类似连续剧的方式持续追踪,场景渐渐扩大,人物渐渐增加,细节渐渐丰富,情节渐渐展开,起承转合,步步演进,步步深入,构成了一个故事链,以戏剧化的效果,展现了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宏观背景下,以群众的创造性和政府科学执政的理念,持续推进林改配套改革的生动图景。虽然这组跨年度报道总字数不超过6000字,主体是三个小故事,但有林业部门人士和林业经济学者认为,报道所揭示的现象和问题,具有普遍意义,可视作当下正在全国推进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个微观样本。
四、艺术性的叙事手法
大叙事并非都是宏大的架构。这组报道的主体是三篇小通讯。作者采用了讲故事的叙事手法,使用了大量的民间口语、俗语,娓娓道来,朴实生动,读来感觉既亲切又真实。如,“那段时间,大家就像猴子抱生姜——吃之怕辣,弃之可惜。”“冬闲季节,人在家里闲着,山在山上荒着,得寻个法子让山头热起来。”“可村民说‘穷人养猪,富人种树’,温长其只好一人承包了下来。”……同时,主体新闻不提供观点,不讲大道理,赋予故事客观性和独立性。
这种叙事手法,生动而准确地表现了林改过程中农民心理状态的变化和对林改后发展之路的艰苦摸索和选择,虽然没有宏大的架构,但它所提供的片断和细节,更有力量,更具传播力和诠解力,对于明天的历史建构更有价值。这种小处着手、大处着眼的“顶天立地”式的叙事,既符合活的新闻的写作规律,也契合了活的历史建构的需求。
当然,新闻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对“光泽故事”的报道亦未能摆脱这一魔咒。其一,“爱上股份合作制”和“给力股份合作制”之间时间跨度太大,长达4年,对故事发展跟得不够紧,叙事的连续性打了折扣;其二,一些重要细节未充分展开,特别是合作林场遭遇融资不利、身份缺失等难题以及由此带来的种种矛盾、挣扎,没有展开典型叙述,部分地丢失了故事的冲突要素,弱化了故事的丰满度。根据故事演进的脉络,当在“爱上股份合作制”和“给力股份合作制”之间,展开这些细节,同时亦可缩小叙事的时间跨度;其三,故事主人公过多,主角、配角布局略嫌失当,特别是后两篇报道,叙事有分散化之势。以上缺憾若能克服,作为一则大叙事,“光泽故事”会更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