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律·互律·他律——从契约精神看微博自我净化发展过程与新现象

2011-06-02

中国记者 2011年6期
关键词:辟谣谣言契约

□ 蒋 蕴

许多谣言导致的群体恐慌表明,在自媒体信息传播中,必须建构一种“契约精神”,理性看待内容生产中出现的偏差,认识错误并加以纠正,以净化虚拟空间的传播秩序。

微博引领下的“自媒体时代”,个体表达豁然呈现在公共空间里,人们的瞬间欢娱、即刻感悟被展现出来,并广为传播。微博也越来越具有社会意义和媒介特性。于是,即使是很微小的传染源——谣言、小道消息,也足以在其中蔓延,导致舆论风向的改变。

在微博自我净化的尝试中,提倡契约精神,就是倡导自由、平等、守信,提高信息传播公信力。正视错误,是对受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保障和尊重。

微博自律:践行规则下的“契约信守”

在互联网语境下,微博是一种自我“直播”的平台——国事家事都可以谈论,由用户生成、提交的短言论实时滚动更新,热门话题产生时,能在短时间内汇聚大量人气。

在每一名用户注册微博账号时,都曾经认可过一份网络服务使用协议。例如《新浪网络服务使用协议》中就规定,“用户不得上传、展示或传播任何虚假的、骚扰性的、中伤他人的、辱骂性的、恐吓性的、庸俗淫秽的或其他任何非法的信息资料”,如发生“用户违反本协议”,网站有权随时中断或终止服务。

任何契约达成之日,就是忠实践行诺言之始——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义务;收获利益的另一面,就要承担风险。契约精神强调自律,除非涉及公共利益、法律等公共领域的公权力扮演的是中立角色,对契约精神下的自由不作肆意干涉。微博的自由、平等也体现于此。

多次谣言事件后,许多网站的微博管理系统对用户发出提醒:在发布信息时要更加审慎负责,以免对其他人造成误导。越来越多博主在发布不确定消息时,在结尾处会注明“请谨慎转发”或“希望求证”等字眼。

路透社《网络报道守则》,也特别指出,使用从网络上获得的信息时,标题中必须清晰说明,新闻正文要在靠前的位置交代这些信息是如何获得的。“面对不真实甚至是恶意的指责时,要控制负气回帖的冲动”。这些要求都是在提醒媒体记者,转发网络信息应该谨慎。

在个人媒体时代,每个人都是传播节点。契约精神形象体现在人与人之间信守承诺,每个个体行为细节对其他个体的责任和默契。它不但蕴含了风险管理原则,也体现了公平合理、承诺和执行等“底线伦理”。

“契约信守”是契约精神的核心,在当下高度发达的传播体系下,公民新闻时代的秩序建构,必须强调规则下的“契约信守”。

事实证明,注明转发微博的来源,既是对作者的尊重,也是自我保护的一种手段。转发应注明消息出处及时间,以便回查取证或持续跟踪最新事态。一旦某个消息来源不明,首先要运用经验结合理性进行初步证伪或证实。当无法确定信息源真实与否时,宁可损失一定关注度和传播率,也不要以极端方式的表述追求轰动效应。更重要的是,当经求证发现自己发布或转发过的信息与事实有误,应及时澄清。

微博互律:从碎片到全景的去伪存真

当蝴蝶扇动翅膀时,并不是每一次都会引发龙卷风。但当重大灾害来临,人们不由自主会选择那些负面信息去接收,最容易形成羊群效应——恐慌的气球在集体无意识作用下,就这么被吹大了。

自媒体时代,在信息纠错尚没有完全成为组织化制度的时候,网友之间互为求证、去伪存真,成为微博自我净化的一条重要渠道。其中,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公众人物出面辨别和澄清更有说服力。

去年12月6日,一条“金庸在香港尖沙咀圣玛利亚医院去世”的微博被数千网友转发。后来,凤凰卫视主持人闾丘露薇通过自己的微博辟谣,称金庸日前刚出席树仁大学荣誉博士颁授仪式,并证实香港并无这家医院,批评造谣者“太不专业”,金庸“被死亡”事件才逐渐平息。

今年2月18日,美国八卦杂志称苹果公司C E O乔布斯病危,李开复在个人微博上辟谣称没有那么严重,并且透露乔布斯将接受美国总统奥巴马会见,希望公众不要轻信此类不实消息。第二天,他又公布了奥巴马和乔布斯晚餐的近距离照片。

眼下,除了经认证的公众人物的微博外,获得官方认可的新闻媒体、政府机构的微博通常也被认为是较为可靠的信息来源。

在微博传播中,受众不但接受和传递信息,也参与创造信息。从网民的反馈中寻找进一步的事件线索和观点启发,及时修正过往消息中的偏差甚至谬误,尽力从资讯碎片中拼凑出信息全景,才有可能逐步逼近事件真相。

微博他律:专业视角里的公正理性

日前,新浪微博建立了辟谣小组,设立不实信息曝光专区,曝光范围包括:一是虚假信息,指不存在的事实或张冠李戴的信息,尤其涉及灾难、求助等方面;二是不准确信息,指为了提高网友关注度,故意夸大、夸张事实真相的信息;三是商家利用有奖活动骗取粉丝和转发,后被网友举报的信息。

网友可以给微博新浪官方账号发私信或“不实信息曝光专用信箱”发邮件举报。对于查证的不实信息,新浪定期通过“微博辟谣”账号公布治理通告,辟谣信息均以通知形式发送给所有新浪微博用户。截止4月初,已有四十多条消息经新浪官方辟谣,多名用户被永久停止账号。

由此,微博发布平台管理者,事实上扮演了信息监管者的角色,更多承担了他律责任。随着自我净化功能的完善,微博辟谣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正在提高,受众的警醒和防范意识也在提高。

很多行业监管部门也将微博内容和观点纳入监控。例如近日银监会要求基金公司将公司博客、员工实名微博等纳入监察稽核监控范围,因为其中有关公司动态、基金净值变化等内容可能会对市场造成影响,要求基金公司对这些微博设立内部报备制度,发布博文须经审核,事后抽样检查。

当不实信息出现之后,在缺乏充分知识背景的情况下。让具备专业知识的第三方来评价和审视,无疑是微博接受他律的一种途径。

科普网站“果壳网”由众多科学专业人士组成,他们所建的微博“谣言粉碎机”,宗旨便是“悍卫真相与细节”。日本地震发生后,“谣言粉碎机”用专业视角撰写科普文章,粉碎了近20个谣言。其中,抢盐事件发生后第二天发布的《碘酒碘盐海带,全部都是浮云》的文章,就有上万次点击和转载量。

契约精神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以前,网络媒体因屡出差错而饱受诟病;而今自省自律的内在压力、主动纠错的态度,使其逐渐积累了公信度。用“果壳网”创始人的话来说,“我们的敌人并非谣言本身,而是人云亦云的思考方式,是不加反思的生活态度。比粉碎谣言更有价值的,是培养独立的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辟谣谣言契约
一纸契约保权益
中国使馆驳斥荒谬谣言
“最强辟谣101条”引发质疑
当谣言不攻自破之时
新疆发现契约文书与中古西域的契约实践
关于拍卖的辟谣
谣言
谣言大揭秘
解放医生与契约精神
《项链》里的契约精神(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