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差距与经济差距研究

2011-06-01闫克远李秀敏

财经问题研究 2011年12期
关键词:东北三省标准差差距

闫克远,李秀敏

(东北师范大学 经济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一、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差距分析

1.绝对差距分析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称为极差,用R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Max(xt)、Min(xt)分别表示为t时期一组数据的极大值和极小值。令其分别表示为t时期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则可粗略地衡量出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绝对差距的变化。

标准差用来反映数据的离散程度。令SEt表示数据的标准差,EYt表示期望,则标准差可表示为:

其中,Yt为t年i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n=3表示东北三省。SEt越大,说明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绝对差距越大。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极差和标准差的变化如图1所示。

图1 1981—2009年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极差和标准差

从图1中可知1981年以来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极差和标准差均不断扩大,极差由1981年的420万美元扩大到2009年的161 300万美元,标准差由1981年的263.98万美元扩大到2009年的87 311.84万美元。这说明从绝对差距上看,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在不断扩大。

2.相对差距分析

(1)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分析

从图2可知,1981—2009年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比重变化可以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84年,主要表现:一是辽宁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占东北三省的比重上升,由1981年的72.02%上升到1984年的77.59%;二是吉林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大于黑龙江省,1984年吉林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占东北地区比重为12.66%,高于黑龙江省的9.74%。第二阶段为1985—1989年,其主要表现是辽宁省所占比重继续上升,并达到改革开放以来的最高值 (86.37%),吉林省所占比重则持续下降,1989年黑龙江省所占比重为8.32%,已超过吉林省的5.29%。第三阶段是1989—2000年,主要表现:一是辽宁省所占比重持续下降,到2000年已下降至60.79%;二是黑龙江省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00年已达到30%。第四阶段是2001年至今,主要表现为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所占比重基本保持稳定。

图2 1981—2009年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比重

(2)变异系数分析

变异系数 (CV系数)作为衡量相对变化的指标,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3代表东北三省,xi为i省人均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变异系数越大,说明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越大。

图3显示了1981—2009年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变异系数的变化情况,其大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走势,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89年,主要表现为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变异系数不断上升,由1981年的0.70上升到1989年的1.05。说明这一时期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地区相对差距不断扩大。第二阶段为1989—1993年,主要表现为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变异系数虽有所下降,但降幅不大。第三阶段为1993—1997年,具体表现为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变异系数快速下降,由1993年的0.96下降到1997年的0.48。第四阶段为1997年至今,表现为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变异系数基本保持不变,表明1997年以来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地区相对差距基本保持稳定。

图3 1981—2009年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变异系数变化趋势

总之,根据对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差异的分析可以发现,从绝对差异来看,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差距不断扩大;从相对差异来看,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的相对差距呈先上升后下降的态势。

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绝对差异不断扩大,相对差异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首先是对外开放程度上的差异。辽宁地处沿海,开放较早,与国外联系较吉、黑两省更为密切,使得辽宁在改革开放初期发展旅游服务贸易的外部条件更为有利。20世纪90年代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进入吉、黑两省旅游的国外游客不断增加,加之两省对旅游服务贸易的日益重视,两省旅游服务贸易快速发展,与辽宁省的相对差距不断缩小。其次是旅游资源上的差距。旅游业是典型的资源密集型服务业,旅游资源对一地区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从东北三省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上看,截至2009年,东北三省共有世界文化物质遗产3项,其中辽宁省就占2项。辽宁省相对丰富的旅游资源使其在发展旅游服务贸易上较吉、黑两省更具优势。最后是经济发展和旅游服务业发展上的差异。现代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对旅行社、宾馆、交通、通讯、金融等部门的依赖程度日益加深。从国际旅行社和星级宾馆的数量来看,2008年辽宁省拥有国际旅行社83个,多于吉林省的61个和黑龙江省的77个;拥有星级宾馆551个,占东北三省的1/2以上。建立在地区经济发展基础上的交通、通讯、金融等相关行业的发达与否同样影响着当地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与吉、黑两省相比,辽宁省的经济基础更好,基础设施更完善,交通、通讯、金融等也较其他两省便利,这都促进了辽宁旅游服务贸易的发展。与之相比,吉、黑两省由于经济相对落后,与旅游相关的基础设施不完善,这也导致了吉、黑两省与辽宁省在旅游服务贸易上的差距。

二、东北三省经济差距分析

本文利用极差和标准差分析东北三省经济差距的绝对变化,利用变异系数分析东北三省经济差距的相对变化。

图4显示了东北三省经济差距的极差和标准差,从中可以看出,1981年以来东北三省经济差距的极差和标准差均不断扩大,极差由1981年的177.40亿元人民币扩大到2009年的7 933.74亿元人民币,标准差由1981年的90.54亿元人民币扩大到2009年的5 955.03亿元人民币,这说明1981年后东北三省经济的绝对差距也是在不断扩大的。

从衡量地区经济相对差距的变异系数上看,由图5可知,1981年至今东北三省经济差距变异系数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81—1993年,变异系数不断上升,由1981年的0.20上升到1993年的0.25。第二阶段为1994—2004年,变异系数由1993年的最高值0.25下降到2004年的0.14。第三阶段为2005至今,变异系数有所上升。这说明东北三省经济的相对差距经历了先上升,再下降,又上升的过程。出现这一变化特征的原因在于:改革开放初期,由于辽宁省对外开放较早,经济发展迅速,与吉、黑两省的经济差距不断扩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吉、黑两省经济的快速发展,辽宁省与吉、黑两省的经济差距不断缩小。2003年后,由于辽宁省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得到的国家支持多于吉、黑两省,使辽宁省与这两省的经济差距又一次扩大。

图4 1981—2009年东北三省GDP的极差和标准差变化趋势

图5 1981—2009年东北三省经济变异系数变化趋势

三、实证检验

本文根据前文计算的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变异系数和经济差距变异系数,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东北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与地区经济差距的关系。令gdp为衡量东北三省经济差距的变异系数,travel为衡量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的变异系数,为消除序列的相关性和异方差性,对二者取对数,记作lngdp和lntravel。文中所有计量检验均基于Eviews 6.0得出。

1.向量自回归模型

为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联系,Sims提出了向量自回归 (VAR)模型。该模型不以经济理论为基础,采用多方程联立的形式,在模型的每一个方程中,内生变量对模型的全部内生变量的滞后值进行回归,进而估计全部内生变量的动态关系。VAR模型可以表示如下:

其中,yt为k维内生变量,A1,…,Ap为k×k维估计系数矩阵。εt为k维扰动向量,p为滞后阶数。根据AIC和SC准则,本文建立lngdp和lntravel之间的3阶滞后VAR模型如下:

2.脉冲响应函数

脉冲响应函数描述了一个内生变量对误差冲击的反应,即模型受到某种冲击时对内生变量的当期值和未来值所带来的影响,在此,取滞后期为15。

由图6可知,lngdp对其自身一个标准差的信息在第1期即有一个较强的反映,使lngdp增长了约0.08,此后这种影响逐渐下降,至第4期变为负值,到第15期趋于0。lngdp对来自lntravel的一个标准差信息的影响在第2期开始体现,至第8期达到最大值0.03,后逐渐下降,至第15期趋于0。这说明地区经济差距对来自自身冲击的反应较为强烈,来自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差距的冲击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在短期内较小,但这种影响持续为正。其政策含义在于虽然通过缩小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可以达到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目的,但这一过程持续的时间相对较长。因此,在短期希望通过大力发展旅游服务贸易出口,缩小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差距来达到缩小地区经济差距的政策措施是难以奏效的。

图6 lngdp对一个标准差信息的响应

由图7可知,lngdp的一个信息的冲击在第1期即导致lntravel扩大了约0.05,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至第3期即为0。lntravel本身的一个信息在第1期使自身扩大了约0.10,此后逐渐减小,但持续时间较长,至第15期仍使自身提高约0.001,这说明地区经济差距虽然会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差距产生较大影响,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因此,希望通过改变地区经济差距来达到改变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的政策措施虽然在短期内即可收到成效,但却很难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产生长期的影响。

图7 lntravel对一个标准差信息的响应

3.方差分解

方差分解是通过分析每一个结构冲击对内生变量变化的贡献程度来评价不同结构冲击的重要性。在此取滞后期为10。

表1显示了来自不同方程信息冲击对lngdp的贡献率。由表1可知,在第1期中lngdp对自身信息的冲击达到了100%,此后这种影响逐渐减弱,至第10期逐渐平稳,保持在65%左右,大于来自lntravel的信息对方程冲击的贡献率,这再次证明了与来自地区差距自身的冲击相比,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较小。

表1 lngdp的方差分解表

表2显示了来自不同方程信息冲击对lntravel的贡献率。其中来自lngdp方程的信息的冲击对lntravel变化的贡献在第1期最大,达21.64%,此后逐渐减少,至第10期仅占到全部冲击的8.68%,与之相比,lntravel方程自身的冲击在第1期对lntravel变化的贡献率为78.36%,此后逐渐上升,至第10期则达到91.32%,这说明来自地区经济差距对旅游服务贸易地区差距的冲击在第一期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的影响最大,此后逐渐减弱。

表2 lntravel的方差分解表

四、主要结论和对策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如下结论:第一,从绝对差异上看,改革开放后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和地区经济差距呈不断扩大;从相对差距上看,二者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第二,向量自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东北三省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和地区经济差距之间存在互动机制,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的扩大将导致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地区经济差距的扩大同样会导致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的扩大。第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结果表明,地区经济差距对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的影响虽然较大,但这种影响持续时间较短,旅游服务贸易出口地区差距对地区经济差距的影响虽然较小,但影响的持续时间较长。

根据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吉林和黑龙江两省应在充分发挥自身旅游资源优势和劳动力资源优势的基础上,通过大力提高本地区旅游产品的附加值,延深旅游产品的产业链;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提供更加完善的配套服务,从而缩小与辽宁省在旅游服务贸易出口上的差距。

[1]Narayan,K.Economic Impact of Tourism on Fiji's E-conomy:Empirical Evidence from the Computable General Equilibrium Model[J].Tourism Economics,2004,(10):419-433.

[2]陈艳欣,刘雪梅.我国旅游服务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J]. 当代经济,2009,(1):160-161.

[3]张红霞,范跃进.对外贸易与地区差距:中国的经验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97-99.

[4]吴黎围,吴晋峰,柳丽.我国东部地区入境旅游发展的省际差异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0,(4):36-39.

猜你喜欢

东北三省标准差差距
初中地理《东北三省》教学案例与反思
用Pro-Kin Line平衡反馈训练仪对早期帕金森病患者进行治疗对其动态平衡功能的影响
难分高下,差距越来越小 2017年电影总票房排行及2018年3月预告榜
东北三省滑雪产业的空间拓展路径
用课程标准审视教材、思考教学——以“‘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教学为例
缩小急救城乡差距应入“法”
对于平均差与标准差的数学关系和应用价值比较研究
幻想和现实差距太大了
东北三省中小学音乐教育观摩研讨会综述
医学科技论文中有效数字的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