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全是最大效益

2011-05-31任宁宁

中国石化 2011年8期
关键词:东丽岗位作业

□本刊记者 任宁宁

安全就是生命,安全就是效益,安全就是品牌。

近日,记者走访6家驻苏企业,从整洁的机关大楼到火热的生产现场,从企业领导到基层员工,人人关注安全、全员参与安全管理的浓厚氛围,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西学东渐”,先进安全理念为我所用

基层HSE管理者有种体会:人管人累死人,制度管人讲前提,企业文化管人才能真正管住魂。

企业归根到底是人的组织,在制度和理性无法到达之处,唯有文化能够凝聚人心。

“风干物燥,小心火烛”,古时候夜巡打更的人总是边敲梆子边提醒人们注意安全。

在仪征化纤东丽聚酯薄膜公司,也有类似的情景,不同的是梆子换成了铁铃铛,车间主任代替了打更人。

仪征化纤的故事,从看到东丽厂区的第一眼开始。

不大的厂前区内,不足百米的距离内出现两组斑马线,道路上清楚地标记着车辆和人员行走的路线与方向,人车分离,方向分明,对安全精细到如此程度,让人大开眼界。

换上特制的工作服后,记者跟随一车间主任马曙东又经过了换鞋、洗鞋底、风淋等好几道程序才得以进入生产区。一路上随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安全警示牌,就连上下楼梯必须扶扶手都有明确要求和标态。

马曙东手中不时摇动的铃铛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我们工厂是中日合资企业,安全要求比较高,巡检摇铃是厂里的工作要求,为的是时刻提醒大家在生产线上提高安全警惕。”马曙东看出了记者的好奇,主动解疑。

在仪化PBT和BDO施工现场,安全三原色不仅为现场施工操作人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遵循原则,同时为每位员工描绘出美好未来。文俐摄

到7月28日,仪化东丽公司生产线上的安全警示铃,就响了整整十年。十年间,对于来自日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员工从不理解到认同,清脆的铃声不仅响在员工的耳边,更响在了员工的心里。

仪化公司在与国外公司合资合作的过程中,不仅仅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更注重学习、融合和推广先进的安全理念和文化。现在,安全警示牌、安全警戒线在仪化随处可见。可以说,先进的国外安全文化在东丽生根,在仪化开花。

“8358天”,是仪征化纤动力中心总降压班实现安全生产的天数,他们的下一个目标是“9000天”。记者想起一位HSE管理者的话:“良好的安全环境,一年两年靠侥幸,三年五年靠管理,十年八年则要靠安全文化渗透、融合和支撑。”

要想基业常青,制度比人靠得住

先进的思想和文化只有融入制度中去,才会发挥巨大的能量。

江苏油田钻井处的30159钻井队被称为“水乡铁军”,是集团公司金牌队,队员平均年龄27.4岁。

下午四点,交接班,小伙子们又迎来了每天最紧张的时刻。

一只旧不锈钢碗放在司钻朱磊面前,打了几个转,停稳。朱磊手抖了一下,顾不上思索,与工友们一同“抓阄”,打开,上面赫然写着“请你答”三个字。

“作为司钻,今天的作业应当注意哪些安全问题?”皮肤黝黑的队长黄志安一脸严肃地开始提问,果然很像队员们所说的“黑脸包公”。

朱磊有点小紧张,答完后看了黄队一眼,黄队对他的回答不太满意,做了补充后进行了点评:“司钻在现场,就相当于队长在现场,需要对现场操作有全面了解,不然就无法保证现场操作的安全。这次回答,人为的规范操作不够全面,动力部位预防不到位,本岗位的工作也没有细化。”

朱磊这次只得了70分。成绩单醒目地贴在了会议室的墙上。

“年轻人最怕别人说不行,老答不好,在江湖上如何行走?”“答不好,助理班长就会来‘帮忙’,师傅也要来教育。”“每天下了班都要看书,准备明天的提问,不知道会抽到谁,都得准备。”从小伙子们的话语中,不难领略“抓阄”制的高明。

黄队的“撒手锏”还不止这个。在这所钻井“黄埔军校”,“岗位规范化培训”通过细化、量化、数据化作业程序及作业标准,使操作要求明确、具体、不因人而异。

岗位检查表按照巡回检查路线将所有的检查项目汇编为870个检查项,岗位工人对照自己岗位,按照表中规定的要求去做,就能确认检查点是否存在问题。

《作业指导书》根据钻井作业的123个作业程序编制,每个作业程序对应一份,岗位工人只要按照指导书去作业就能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

“安全工作必须是规范的,要通过制度来增强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只允许做规定动作,杜绝违章操作。”在铁军的字典里,没有“违章”二字。

关爱员工,于无声之处抓安全

人的因素,在安全事故中占主导地位,因此,从“以人为本”出发,抓好人的管理,就显得格外重要。

安全生产工作,常规思路是就安全抓安全,而采访中记者却欣喜地发现,企业坚持“领导心中有员工,员工心中有企业”的理念,坚持从以人为本入手,为员工创造更加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

在金陵石化质检中心的大厅里,“每一滴油都是承诺”的红色标语异常醒目。

质检员如同辛勤的小蜜蜂,奔波于质检所与成品油罐间,进行油品采样和质量检验。每一滴成品油都必须经过他们的检验才能走出金陵石化。

过去,油品采样是件苦差事,十几米高的油罐,镂空的梯子盘旋而上,六七十级台阶,一天至少爬个四五次,还要拎着两只一升装的塑料采样桶,不仅艰难,而且危险。

夏季的天气更是给采样员添了不少烦恼。蚊虫叮咬在他们看来已经可以忽略不计;烈日下,毫无遮挡的成品油罐顶每寸钢板都被晒得滚烫,穿着厚底工鞋依旧感到炙热;暴雨中,道路被雨水淹没,蹚 水 来到罐下,鞋里早已灌满雨水。

不过,今年的情况大不同了。

这两年,金陵石化先后投入810万元对质检中心第二、第三分析站进行了改造,购置了15台自动分析仪器,升级改造了通风系统,安装了81台自动采样器,还为采样工配置了一辆采样专用车。

“工作条件大大改善了,效率提高了,心情更舒畅。”采样员刘义伟邀请记者一起去体验他的新装备。

下了采样车,在罐区小路穿行5分钟,就来到航煤储罐区。只见刘师傅戴上橡胶手套,拿出一根半米来长的橡胶软管,蹲下,打开油罐下方的一只铁柜,接上软管,按下开关,清澈的油样就流入采样桶。

“这就行了,不用爬罐,安全又方便。”朴实的刘师傅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公司对员工的关爱、工作条件的改善让刘义伟备受鼓舞,回去的路上,刘师傅满怀感慨地说:“现在的工作环境让我们感受到公司对一线员工的关爱,也督促我们以更负责任的态度,把好最后一道关,保证出厂每一滴油的质量安全。”

猜你喜欢

东丽岗位作业
N2气流量比对磁控溅射Mo-N涂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环保工作不力 天津市东丽、津南两名副区长被免职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东丽看好碳纤维车用前景
作业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张晓东:倒在岗位上
我想要自由
天津市东丽中学“六·五”环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