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代价
2011-05-30川流
37°女人 2011年6期
川流
周末下乡,临走时,舅舅从院内柿子树上摘下一些柿子,要我带回家。这些柿子个头小巧,呈椭圆形,里面一般有两至三个硬核。这种本地柿子吃起来绵绵甜甜,回味悠长。
舅舅采摘的都是已开始泛红,但并未完全成熟的硬柿子。舅舅说,这样便于携带,保存的时间也长些。
回到城里,按舅舅教的,把硬柿子全部倒入米袋里催熟。第二天,就有好几个柿子变红、变软了,我们一家人高兴地挑出熟透了的柿子,大饱口福。
当米袋里只剩下五六个柿子时,天气骤然变凉,温度低了许多,而这几个柿子仿佛也怕冷似的,一个个进入“冬眠”状态,再也不肯变软了。几天下来,女儿一个个捏了个遍,失望地说:“爸爸,这些柿子大概是不会熟了吧。”我也很奇怪,凑上去看,只见几个柿子表皮都微微发皱了,却仍然坚硬如石,没有丝毫成熟的迹象。我把它们全部埋入米中央,可第二天依然如故。
这天,我舀米做饭时又碰到那几个硬邦邦的柿子,觉得碍手碍脚的,就拿碗舀出,准备扔掉。来家里看孙女的母亲见了,问:“这么好的柿子为什么要丢呢?”我说了原因,母亲吩咐我说:“你找些小竹片来。”我不解,母亲说:“现在天凉了,柿子当然难以成熟,但如果往每个柿子里插一个小竹片,就熟得快了,小时候我见你外婆总是那样做,很有效的。”我拿来几根竹牙签,按母亲说的一一插入柿子里,再把它们放入米袋。我将信将疑地问母亲:“这样不会烂吧?”母亲说:“不会的。”
过了两天,正在看书的我听到女儿惊喜的叫声:“爸爸,爸爸,快来看,柿子都变软了。”
我来到厨房,拿起柿子一捏,果然一个个都软乎乎的,插入牙签的地方虽有点儿发黑,却并没有烂,剥开来一吃,甜美香醇,是那种久违的味道。没想到母亲的法子还真管用。
原来,成熟有时是以受伤为代价的。
(司志政摘自《思维与智慧·原创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