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布斯最后的日子
2011-05-30徐晓林
徐晓林
在与癌症斗争多年后,“苹果之父”史蒂夫·乔布斯告别了这个世界,有无数人以各种方式纪念他,他生命中最后的日子一直颇为神秘。
不想被打扰
2011年2月,乔布斯已经得知自己时日不多,他平静地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几个好友,接着,这些好友又相继透露给了更多的人。随后,先是慰问电话不断,渐渐的,越来越多的人想要来跟乔布斯告别。
许多人邀请乔布斯出席告别晚宴,接受种种褒奖,但他一一谢绝了。曾有一位熟人极为执拗地要赠送乔布斯一件礼物,以感谢他的友谊,但乔布斯与其断绝了联系。乔布斯的家很大、很舒适,在居民区里并不惹眼。但在最后几个月里,这里一直都警卫森严。
乔布斯的妻子劳伦·鲍威尔婉拒了一些人的拜访,因为乔布斯已经没有太多的精力接待访客。她满怀歉意地向来访者解释:乔布斯实在太疲倦了,需要休息。有些人仍然没有放弃,他们希望第二天能再来试一试,但还是被劳伦拒绝了。因为乔布斯仅剩的一点儿力气只够最后告别之用。在他离世前的最后几周,他甚至无力独自爬上自家的楼梯。
乔布斯注重隐私的程度,就如同他对这个世界的影响那般强烈,他最终只决定在临走之前见几个他觉得需要的人。
与生命中的多数时间一样,乔布斯同样将他的最后时光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他邀请了挚友、内科医生迪安·欧尼斯陪他到最喜欢的餐馆一起吃寿司。他跟很多老同事一一告别,包括风险投资家约翰·多尔、苹果董事比尔·坎贝尔以及迪士尼的CEO罗伯特·伊格。他为苹果高管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他们为iPhone4S发布会做准备。
他还与自己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进行了沟通。他开始接受新的药物治疗,并告诉一些朋友,生活总是会有希望的。
与家人相伴
多数时间,他还是与妻子和孩子待在一起。在身体状况尚允许他去苹果公司办公的日子里,下班后,他唯一想做的就是回家,与家人共享晚餐。欧尼斯医生表示:“史蒂夫做出了选择,我曾经问过他是不是很高兴能有孩子,他的回答是‘这比我做的所有事都好上一万倍。对史蒂夫来说,人生最重要的是按自己的意愿做事,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自己认为不重要的事情上。他知道自己时日无多,在最后的时间里他更要做自己想做的事。”
乔布斯的妻子劳伦很少在镜头前抛头露面,她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商学院毕业的高才生,在创办食品公司之前曾供职于投资银行。1990年,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的一场演讲上,注意到在前排倾听的劳伦。当晚,一场会议正等待着一心打拼事业的乔布斯,他这样回忆当时的情景:“我在停车场,而且已经插上了车钥匙。我问自己,如果这是我人生的最后一天,我是愿意开一场商业会议,还是想和这个女人一起度过?随后,我跑过停车场,问她是否愿意与我共进晚餐。她说好。于是我们步行到镇子上,自此携手一生。”
1991年,乔布斯和劳伦在阿瓦尼酒店举行了婚礼,一名佛教僧侣为夫妻俩主持了婚礼仪式。作家威廉·西蒙在一部传记中写道:“仪式简单到甚至有些苦行的味道……没有婚礼的钟声,而是吟诵佛经的旋律。”事实上,早年的一次印度之行后,乔布斯开始信奉佛教,东方医术也引起了乔布斯的关注。他在2004年接受胰腺癌手术之前,曾寻求依靠食物和其他替代疗法来对抗癌症。
65亿美元遗产处置成谜
正因为乔布斯的隐秘和低调,外界对他遗产的处置方式了解不多。与很多著名商人不同,他从未宣布过将巨额财富捐献给慈善机构的计划。他持有的迪士尼股票价值约为44亿美元,是他所持苹果股票(21亿美元)的两倍多。
乔布斯的友人称,因为很注重隐私,他避开了一些大型的公共捐赠活动。据知情人士透露,微软联合创始人比尔·盖茨曾经和股神沃伦·巴菲特一同倡议,让众多美国富豪将自己的多数财产捐献给慈善机构,并且曾经向乔布斯发出邀请,但乔布斯拒绝了。
早年的乔布斯经济状况远没有现在宽裕。他在一次演讲中曾提及1972年在私立里德学院的一段经历。“那一点儿也不浪漫。我没有自己的宿舍,睡在朋友房间的地板上。为了买吃的,我会收集可乐瓶去退钱,这样就有5美分的收入。每个周日的晚上,我都会穿城行走7英里(合11公里),去黑尔·克里希纳庙享受那里每周一次的美餐。”
在担任苹果公司首席执行官期间,乔布斯自1997年起的年薪仅为象征性的1美元。他在2007年时曾拿自己的工资开玩笑说:“我每年拿50美分用于显摆,另外50美分用于奖励自己的表现。”
显然,薪水并非乔布斯的收入来源。截至2011年早些时候,乔布斯拥有550万股苹果股份,每股价格现在370美元左右,10年来增幅超过40倍,且基本上一路上扬。《福布斯》2011年发布的排行榜估计,乔布斯身价约83亿美元,是全球排名第110位的富翁。
乔布斯去世后,他的家人将得到至少65亿美元的遗产。除了悲伤外,他的家人还要承担起如何使用这笔遗产的责任。乔布斯的妻子曾创建“学院追踪”项目,为学业落后的学生和导师牵线搭桥,帮助学生们获得大学学位。这在慈善团体中引发了某些猜测:乔布斯是否在教育领域投入了大量慈善捐助?但是,乔布斯的核心圈子以外的人士对计划一无所知。
与众不同的亲情
乔布斯本人没有大学学位,他仅在里德学院就读过半年,但2005年,他被邀请在斯坦福大学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
在那次演讲前,乔布斯刚刚因为癌症而死里逃生。他在演讲时说道:“死亡的好处在于,它让你明白不应将生命浪费在为他人的选择而活上,不要让他人喧哗纷扰的见解淹没了自己内心的声音。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追寻自己的心,跟随自己的直觉。”
在他最后的日子里,乔布斯更加忠实于这一信念。乔布斯的妹妹莫娜·辛普森说:“最后的几周里,乔布斯最牵挂的是那些依靠他的人:苹果公司的员工、4个孩子和自己的妻子。临终时,他语调温柔,饱含歉意,他为即将离我们而去而难过。”
因为成名,乔布斯的身世早已被媒体曝光,他的生父母、养父母、多年后相认的妹妹莫娜·辛普森,以及一度不想承认的私生女,让乔布斯的亲情关系略显复杂,但这一切已是人尽皆知。
对自己的生父,乔布斯一直并不热情。乔布斯的父亲在其离世后告诉媒体,他希望乔布斯打电话过来,因为他不敢主动致电儿子。而伴随着乔布斯的离世,这个电话也将永远缺席。
乔布斯自己也曾扮演过“缺席父亲”的角色。1978年,乔布斯的第一个女儿以私生女的身份出生了,时值乔布斯发布苹果的一款新电脑,他给电脑取名“Lisa”,而这个私生女的名字也是“Lisa”,没人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巧合。很多人说,乔布斯对这个女儿的爱显然远不如电脑。至少,和劳伦结婚后,乔布斯才更会做一个父亲了。
为乔布斯写传记的作家艾萨克森问过他,为什么他如此注重隐私,却接受了一个作家的访问。乔布斯的回答是:“我想让我的孩子们了解我,我总是无法经常陪伴他们,所以我想要他们知道原因并试着理解我所做的一切。”
“他很食人间烟火,他远比我们所了解的还要真实。”他的朋友欧尼斯说,“他远比大多数人以为的更有血有肉。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
“大家总是想要接近乔布斯。他通过各种方法让自己远离粉丝和其他人的期望,因为这会令他分神。”在最后几周陪伴过乔布斯的一位亲友说,“可他一旦走了,就属于全世界了。”
(紫陌红尘摘自《东方早报》)
他让我们怀念什么
最永久的发明创造都是艺术与科学的嫁接
研究苹果电脑的初始团队拥有人类学、艺术、历史和诗歌等学科的教育背景,这对苹果产品的脱颖而出一直很重要,也是iPad与它之前或之后所有平板电脑的区别——这不是一种产品外观和触觉的不同,而是它的灵魂。
要创造未来,就不能依赖他人的意见
有一种管理理论认为,必须倾听顾客的意见。但乔布斯觉得今天的顾客并不总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尤其是他们从未见过、听过或接触过的东西。当苹果要推出平板电脑时,很多人持怀疑态度,“iPad”也一度成为微博上的笑料。但当人们拿着它、使用它的时候,它成了“必不可少的东西”。
你无法把还没有画出的点连起来,只能把已经画出的点连起来
这是乔布斯的一句名言,他背后的想法是:无论我们试图如何规划生活,生活永远会有完全无法预料的东西。当下的痛苦和失败,比如被女朋友甩了,没得到满意的工作,在一家没有如你所愿取得成功的公司“浪费”时间,或许都为你数年之后的辉煌播下了种子。
不能执著于设想而忘掉现实
乔布斯在被苹果解雇后的一次采访时这样说。如果你必须得偷别人的好主意才能使自己的主意变得更好,那就偷吧。
在身边聚拢一批最有才华的人
人们有一种误解:苹果就是史蒂夫·乔布斯,公司里的其他人都是姓名不详的属下。事实上,乔布斯在身边聚拢了一批人才,他们才华过人,但没有得到该得的赞誉。自从乔布斯卸任CEO后,苹果股价依旧强劲,这是整个团队力量的证明。
希望所有人都做到最好
喜欢大喊大叫、控制狂、完美主义者都是史蒂夫·乔布斯的名片,但他只是习惯倾听自己心底的声音,他希望自己做到最好,也希望所有为他工作的人都做到最好。当然,那些在乎“最好”的人,也源源不断地来到他身边。
(水观音摘自《解放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