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温州地区海参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1-05-30苏来金徐仰丽李群和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刺参海参温州

苏来金,徐仰丽,张 井,李群和,徐 静

(浙江省温州科技职业学院 (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浙江 温州 325006)

海参属棘皮动物门、海参纲、盾手目动物,是中国古典美味里的“海味八珍”之一,有“百补之首”的美誉,是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低糖、低胆固醇的保健食品,其中刺参是海参中最珍贵的一种[1]。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便兴起了刺参养殖热潮,经过10多年的发展,到2008年,我国海参总产量已达9万t,经济总值超过200亿元,已成为我国水产养殖业内产值、利润最高的产业之一[2]。

随着刺参人工育苗技术、养殖技术在北方的突破和成熟,养殖区域也从北方地区逐渐向南方扩展[3]。由于浙南海域冬季具备刺参生长水温、盐度,又可避开台风侵袭等有利条件,2006年温州苍南等地区渔民试养刺参成功后,温州地区刺参养殖、加工及消费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促进了南方海参市场的快速发展。然而,在刺参养殖、加工以及市场流通的快速发展过程中,也不乏养殖不规范,产品质量不高,市场炒作和盲目消费等现象,给温州刺参产业健康发展带来了巨大隐患。作者就目前温州地区刺参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并对温州刺参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应对策略。

1 现状

1.1 养殖

温州地处浙南沿海,大部分刺参养殖海区处于台湾暖流和东海沿岸流交汇区域,水温适宜,盐度适中,饵料丰富,潮流平缓,适宜高密度养殖,且可养区域广阔;由于季节温差等原因,南方刺参养殖周期比北方缩短1/2,经济效益可显著提高;每年11月到次年4月份,可以有效避开台风和赤潮灾害,使刺参养殖风险大大降低。温州苍南在2005年率先引进刺参养殖技术,并成功进行了刺参试养,试养面积达到40 hm2多,产量达230 t。近年来,受刺参消费市场每年10%增长需求和北方连续几年的寒冷天气影响[4-5],刺参原料收购价格由2007年的80元·kg-1左右增长至2010年的200元·kg-1以上,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养殖户的养殖热情。温州地区2010年4月共收获刺参110 t多,产值约2000多万元,养殖利润近1倍。

目前,国内刺参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方式多种多样,形成了海上沉笼养殖、池塘养殖、围堰养殖、浅海围网养殖、海底网箱养殖、人工控温工厂化养殖及参、鲍混养,虾、参混养等多种养殖模式[6]。温州地区目前主要存在的养殖模式以海上渔排网箱养殖为主,虽然面积不足7 hm2,但养殖密度大,管理方便,产量占养殖刺参总产量90%以上;另外海域延绳式刺参养殖模式一般结合海带、羊硒菜混合养殖,面积14 hm2,但养殖密度小,投饵管理不方便,产量较小。从2009年开始,许多养殖户开始探索围塘养殖、水泥池室内养殖等模式,充分发挥海域池塘、虾池及养殖工厂的优势,养殖技术逐渐成熟。

1.2 加工

海参传统加工产品主要为干制品,但工艺水平落后,营养成分损失严重[7-8]。目前,国内海参加工企业有数百家,但主要集中在北方地区,浙闽地区还没有1条海参加工生产线,一些小型企业仍然使用作坊式加工方法,极大地限制了海参产业在南方的发展。随着温州地区刺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地已经有许多水产加工企业投资刺参加工,浙江省、温州市也加大了刺参加工产业的科技、资金等扶持力度,浙江宏利水产食品有限公司等已经建成现代化的刺参生产车间,在生产传统刺参产品的同时,更重视冻干刺参、即食刺参、刺参保健品等产品的研发[9]。

1.3 市场

从2008年开始,在温州地区便有许多海参馆或专卖店,如和记、御品堂、鼎海珍品、参海缘、财神岛、獐子岛等,目前仅温州市区大规模海参专卖店就10多家,极大丰富了温州的海参市场。另外,在一些大酒店、餐厅,也开始有许多刺参菜肴以代替传统的燕窝、鱼翅等产品,说明在温州地区海参产品逐渐被消费者所接受。

作者对温州市场上主要刺参产品做了走访调查(表1)。其中辽宁刺参和山东刺参占了市场份额的90%以上,主要的品牌有棒棰岛、晓芹、獐子岛等;高档的关东参,占2%左右;温州本地养殖的刺参产品,在市场只占有极小的份额。

表1 温州市刺参主要销售渠道、产品及价格

目前温州海参市场的销售场所以海参专卖店为主,淡干刺参的价格在10000元·kg-1左右较为常见,但因大小、参龄和产地的不同有较大的差异。由于鲜刺参收购价格在260~300元·kg-1,因此质量一般的淡干刺参成本价也在8000元·kg-1以上。农贸市场、超市所销售的200元·kg-1以下的水发海参基本上是梅花参、茄参等品种。

对温州市区100位消费者随机问卷调查显示,约有49%的消费者选择到干货批发市场购买海参,35%选择专卖店、药店、超市、水产市场等;53%的消费者选择价格8000~16000元·kg-1的刺参;消费时段主要在年底或者节假日为多,主要消费人群为中、老年人,孕妇等。调查显示,目前温州地区高档补品的选择空间,仍然是燕窝、鱼翅等,海参仅占8%,可见海参在温州地区的市场还没有真正打开,前景广阔。

2 存在问题

2.1 刺参养殖产业不够规范

随着刺参需求增加和价格升高,越来越多的资金将会投入到刺参养殖行业中来。目前温州地区刺参南移技术已日趋成熟,但因养殖模式的多样化,养殖过程中的养殖饲料、养殖用具、病害防治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规范。在实际的刺参养殖过程中,为了追求产量,许多养殖户盲目养殖或者不规范养殖,造成了许多问题。例如:竹筏笼养密度过大,有些养殖户为了保证海参不生病,在饵料中添加激素、药物等,严重影响了海参食用安全;养殖池塘建造不规范,一些以虾池为基础改造而来的养参池,排水不通畅,饵料缺乏,特别是新挖和密度较大的养殖池,严重缺饵,海参生长慢,成活率很低[10];刺参养殖疾病防控意识淡薄;专业知识人员少,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差,对海参的生态习性所知甚少;刺参的粗放式养殖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这些问题都极大的影响着刺参养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甚至导致刺参产品的安全性隐患。

2.2 刺参加工产业技术薄弱

目前温州地区海参加工尚未形成规模,主要是一些小型企业的简单生产,无成型的生产技术,生产量小,产品质量低下,在市场中处于劣势。致使当地养殖的刺参要远销到山东、辽宁,既浪费了人力物力,也阻碍了当地刺参产业链的形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首先,刺参原料价格昂贵,一些企业无法筹集大量的刺参原料收购资金,无法获得足量的生产原料,无法保障生产;其次,刺参产品加工风险大,对技术要求高,技术、设备投入巨大,许多企业望而却步;最后,目前国内已有许多刺参加工企业和品牌,温州地区企业重新打造刺参品牌并要获得利润,难度较大。

2.3 海参种类繁多,质量、价格参差不齐,市场监管不够

温州市场海参种类繁多,高档的主要以辽宁刺参、关东刺参、山东刺参等为主;中档参有梅花参,大靴参,大乌参,球参等;低档的有白石参、黄玉参等。而这些产品的价格更是参差不齐,例如,干货市场淡干刺参价格为4000~12000元·kg-1,而海参专卖店则为8000~20000元·kg-1,一些极品野生纯干辽参甚至可达80000元·kg-1。价格的差别主要是受海参的大小、质地、色泽、内脏清除程度、养殖或野生等质量因素影响。目前市场上海参质量良莠不齐,消费者缺乏辨别知识,致使个别经销商用较低档次的海参冒充高档次的刺参出售,甚至在刺参加工产品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因对农贸市场和餐饮业,海参的品种、发制、保存和烹饪过程缺乏监管,致使消费者对水发海参质量缺乏信心。由于目前海参的标准很少,现行的海参标准有 《无公害食品 海参 NY 5328—2006》、《盐渍海参SC/T 3215—2007》以及2009年10月1日正 式 实 施 的 《干 海 参 SC/T 3206—2009》等[11-13],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刺参产品生产商,但是在市场中仍旧缺乏有效的监管。

2.4 海参消费市场未充分打开,宣传力度不大

刺参在温州消费市场得到了长足发展,但消费者从电视或者报纸等媒体了解到的海参知识并不多,认识主要依赖于网络,作者调查显示只有8%的消费者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刺参的保健功效,会选择购买刺参,而大部分消费者仍然会选择传统的燕窝、鱼翅、鱼胶等产品,这不仅仅是由于刺参的高昂价格,宣传不到位也给海参市场的推广造成了非常大的阻碍。

3 建议及对策

3.1 规范刺参健康养殖,推行绿色生产模式

积极开展刺参养殖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再创新,结合浙南地区海域、水温、盐度等特点,优化适合浙南地区刺参养殖的新技术和模式,并推广示范。重视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开展刺参养殖技术的推广和示范,通过开展养殖户刺参知识培训,进行饵料复配、科学投饵、池笼清洗、病害防治等养殖管理技术的传授,防止养殖户盲目增加养殖密度,禁止使用禁用渔药、激素等,全面推行刺参规范养殖和绿色生产技术。

3.2 开展刺参精深加工,打造本地海参品牌

在扩大养殖规模的同时,引导刺参加工同步发展,鼓励当地大型企业投资海参加工产业,与国内知名科研单位、高校联合,突破传统模式,重点利用刺参及下脚料等为原料开展海参胶囊、海参口服液、海参多肽胶囊、海参多糖等海参精深加工,提高海参附加值;充分利用微冻保鲜、超冷冻保鲜、气调保鲜、高压保鲜、小包装海水冰镇保鲜等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占领刺参生鲜消费市场。规范海参加工秩序,提倡绿色、营养海参加工方式,突出产品特色,创造本地海参品牌。

3.3 制定严格的产品标准,加大海参产业管理力度

充分参考现行海参标准,结合地方实际情况,制定地方标准,规范当地刺参养殖、加工行业及产品质量。海参养殖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专门培训,掌握一定的专业知识,熟悉各种操作规范;加强饵料的监管,创造优良养殖环境,加大水体循环,及时清理池底污染;海参加工企业要通过食品行业认证和许可,生产厂房和设备严格按照食品生产管理进行,禁止在加工过程添加有害物质,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卫生监督检查,保障海参产品安全。

3.4 创出新式的海参消费方式,大力宣传海参产业

加大对海参营养和功效的宣传力度,利用科学数据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海参的好处;用科学的养殖和加工过程来提高消费者对本地海参的信心;餐饮消费可以在“流行”上做文章,结合浙闽口味,让海参成为流行菜式,成为既能进得了厅堂,又能下得了厨房的菜式。同时要加大海参产业文化宣传,充分利用温州地区海参食用历史等[14],使更多的消费者了解海参与海参文化。

3.5 扩大海参的流通渠道,开发低值海参产业

温州地区地处浙南沿海,海外贸易具有巨大优势,在海参产业中,可以充分利用市场需求,加大海参对外贸易,让美国的红参、马达加斯加的黄肉参、日本的刺参、智利的黑参、东南亚的杂参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加强本地区东海参、乌参、梅花参等营养丰富、有活性的低值海参的开发,降低海参消费成本,使更多的老百姓买得起海参,享受海参带来的健康。

[1]廖玉麟.中国动物志 [M].1卷.北京:科学出版社,1997.

[2]代国庆.中国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海参分会成立 [J].中国水产,2009(12):30.

[3]孙建璋,庄定根,陈兰涛,等.刺参南移养殖技术研究[J].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5(2):148-153.

[4]刘朝阳,孙晓庆,范士亮.当前刺参养殖面临的主要困境及发展策略 [J].饲料工业,2006,27(22):28-30.

[5]徐广远,郐明,张恩鹏,等.冬季海冰灾害期间海参养殖管理方法 [J].中国水产,2010(11):45-46.

[6]张春云,王印庚,荣小军,等.国内外海参自然资源、养殖状况及存在问题 [J].海洋水产研究,2004,25(3):90-96.

[7]王彩理,滕瑜,朱伯清.海参的发制和加工 [J].齐鲁渔业,2006,23(8):38-40.

[8]房英春,张慧,雷彬,等.海参的食用与加工技术 [J].农技服务,2007,24(10):80-81.

[9]谭国福,梁陈长生,刘佳仟,等.海参的加工及产品质量[J].食品与药品,2007,9(10):69-71.

[10]于会霆,徐振行.池塘海参养殖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J].齐鲁渔业,2000,21(2):25.

[11]SC/T 3206—2009干海参 [S].

[12]SC/T 3215—2007盐渍海参 [S].

[13]NY5328—2006无公害食品 海参 [S].

[14]王赛时.中国古代海产珍品的生产与食用 [J].古今农业,2003(4):78-84.

猜你喜欢

刺参海参温州
感谢海参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温州瑞奥工贸有限公司
夏眠的刺参
夏眠的刺参
温州,诗意的黄昏
3 种不同体色刺参体壁营养成分的比较研究*
光照对白刺参、青刺参和紫刺参生长、消化及免疫的影响
古今八珍之葱烧海参
海参易变弯,掺了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