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桑瘟”防治药剂筛选及对蚕安全性试验

2011-05-30马立强吴传伟叶伟清童金林徐福寿

浙江农业科学 2011年4期
关键词:菌素桑树粉剂

赵 敏,马立强,李 荣,吴传伟,叶伟清,童金林,徐福寿

(1.浙江省桐庐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浙江 桐庐 311500;2.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浙江 杭州 310020)

桐庐县地处浙江省西北部,蚕桑生产历史悠久,目前桑树种植面积达2160 hm2,年饲养蚕种5万余张,产值达0.45亿元,系当地的传统主导优势产业。自2002年以来,桑细菌性枯萎病(Enterobacter spp.)和桑细菌性青枯病 (Ralstonia solanacearum)[1-2]等 “桑瘟”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危害加重,现已成为杭州市桑树的主要病害。近几年来,调查发现桑树夏伐的发病快,春伐的发病较慢。通过抗病性筛选和农艺措施调整等方法对桑树品种病害的发生与控制已有较多研究,但对“桑瘟”药剂防控途径研究报道较少[3-5]。2009–2010年通过对“桑瘟”有效防治药剂进行了筛选探索,并对蚕的安全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如下报道。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药剂

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 (可杀得101,美国杜邦公司);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 (丹东市农药总厂);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根腐灵,东莞市瑞德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5%三唑酮乳油 (江苏七洲绿色化工股份有限公司);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 (福建省福州凯立生物制品有限公司);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50%氰氨化钙颗粒剂 (荣宝,宁夏大学化工冶金有限公司)。

1.2 田间试验设计及方法

1.2.1 “桑瘟”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试验于2009年在瑶琳镇永安村进行。供试桑树品种为农桑12,为2007年春种。共设9个处理:(1)三环唑1000倍液;(2)氢氧化铜700倍液;(3)敌磺钠300倍液;(4)五硝·多菌灵400倍液;(5)三唑酮800倍液;(6)中生菌素250倍液;(7)苯醚甲环唑1000倍液;(8)667 m2氰氨化钙40 kg;(9)清水对照 (CK),每处理重复2次。(1)-(8)处理小区面积为66.7 m2,(9)处理为133.4 m2。各处理小区随机排列。(1)-(7)处理为每667 m2用200kg药液量逐株喷淋,第1次施药于桑树夏伐后第2天 (6月1日),相隔10 d后 (6月11日)第2次施药;(8)处理为药剂均匀撒施于桑树附近地表,并用土覆盖。调查方法为小区全查,逐株观察调查发病情况。于第1次施药后30、40、50、65 d分别调查株发病率,并计算防病效果。采用计算公式如下:

1.2.2 防治“桑瘟”有效药剂对蚕的安全性试验

试验于2010年在瑶琳镇毕浦村进行。供试桑树品种为农桑14,为2002年春种。供试蚕品种为菁松皓月。

于桑树春伐后 (3月10日)施药1次。共设5个处理,分别为:(1)中生菌素250倍液;(2)中生菌素125倍液;(3)氢氧化铜700倍液;(4)氢氧化铜350倍液;(5)清水对照 (CK)。

于桑树抽叶后 (4月16日)施药1次。共设3个处理,分别为:(1)中生菌素250倍液;(2)氢氧化铜700倍液;(3)清水对照 (CK)。

上述各处理小区面积为33.4 m2。各处理小区每667 m2用200 kg药液量逐株喷淋。待5月5日孵出蚁蚕,每处理称取蚁蚕各0.5 g,饲养至2龄,选取300头左右,分蚕扁 (贴标记)用各处理桑叶分别饲养春蚕,观察并检查记载各处理桑叶饲养后对各龄幼蚕及结茧的影响。

2 结果与分析

表1结果表明,药后30 d,氢氧化铜、中生菌素对“桑瘟”均表现出较好的株防效,分别达92.2%、91.2%;其次为敌磺钠,株防效为82.9%;而三环唑、苯醚甲环唑、五硝·多菌灵的株防效较差,仅64.8% ~67.2%;氰氨化钙、三唑酮的株防效则不到30%。

表1 各处理对“桑瘟”的田间防效

药后40 d,除敌磺钠、三环唑和五硝·多菌灵的株防效明显下降,苯醚甲环唑、氰氨化钙的株防效明显提高外,其他处理的株防效与药后30 d的结果差异不明显,株防效最好的仍是氢氧化铜和中生菌素处理。

药后50~65 d,除氢氧化铜和三环唑、氰氨化钙的株防效明显下降外,其他处理的株防效与药后40 d的结果差异不很明显,株防效最好的仍是中生菌素处理,其次为苯醚甲环唑处理。结果说明,氢氧化铜、中生菌素处理对“桑瘟”的株防效均较好,但以中生菌素持效性较长,其他药剂防治效果不够理想,则难以有效控制“桑瘟”的发生与为害。

表2结果表明:中生菌素250倍液、125倍液,氢氧化铜700倍液、350倍液各处理于春伐后施药1次,药后56 d,用各处理桑叶分别饲养春蚕,对各龄幼蚕观察检查,未发现有中毒症状的幼蚕发生,结茧时也未出现中毒引起的不结茧现象。其中氢氧化铜700倍液处理在4龄幼蚕时出现1头尾黄蚕,以及氢氧化铜350倍液处理在5龄幼蚕时出现1头脓蚕,均系蚕病引起造成死亡。所结薄皮茧的处理均系病毒性血液型脓病为害引起。各处理与CK相比,单茧重以药剂推荐剂量处理有所增加:中生菌素250倍液和氢氧化铜700倍液处理,分别增重2.3%、2.0%;而以药剂加倍剂量处理有所减轻:中生菌素剂125倍液和氢氧化铜350倍液处理,分别减重2.7%、5.3%。中生菌素250倍液和氢氧化铜700倍液处理于桑树抽叶后施药1次,药后19 d,用各处理桑叶分别饲养春蚕,对各龄幼蚕观察检查,也未发现有中毒症状的幼蚕发生,结茧时也未出现中毒引起的不结茧现象。其中中生菌素250倍液处理在5龄幼蚕时出现1头脓蚕,也系蚕病引起造成死亡。而所结薄皮茧的处理也均系病毒性血液型脓病为害造成。2个处理与CK相比,单茧重均有下降,分别减重5.8%、0.2%。

表2 桑树田不同防治“桑瘟”药剂及施药期对蚕安全性的影响

3 小结与讨论

田间防效试验结果显示,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处理对“桑瘟”有较好的防效与持效性,药后30~65 d株防效达91%左右,而 77%氢氧化铜700倍液处理,药后30~40 d株防效为92%,药后50~65 d株防效下降到67%,持效性不如3%中生菌素。其次为45%敌磺钠可湿性粉剂300倍液和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处理,药后30~65 d的株防效分别为83% ~71%、66%~79%。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0%五硝·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氰氨化钙颗粒剂等处理对“桑瘟”的株防效均在67%以下,防效不理想,不能有效控制“桑瘟”的发生与为害。

饲养幼蚕安全性试验结果表明,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和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处理,于春伐后至抽叶后施药1次,药后56~19 d用各处理桑叶分别饲养春蚕,对各龄幼蚕安全,未发生中毒现象,也未发生不结茧现象。但以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于春伐后及时施药1次为佳,单茧增重2.3%、2.0%。

根据“桑瘟”防治药剂筛选及对蚕安全性试验结果,对“桑瘟”的药剂防控可选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25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在夏伐后适时处理2次,可取得较好的防效,且对蚕较安全。但大面积应用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验证。

[1]朱勃,王国芳,谢关林,等.Enterobacter spp.:引起“桑枯萎”病的新证据 [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2009,39(2):211-219.

[2]吕志强,王汉荣,周勤,等.浙江省蚕区桑树“凋萎”症状病因诊断 [J].蚕业科学,2007,33(4):528-533.

[3]王越,童金林,叶伟清,等.桑青枯病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J].中国蚕业,2006,27(4):25-26.

[4]陈爱萍,张午忠,叶伟清,等.不同剪伐形式对桑青枯病危害程度的调查 [J].蚕桑通报,2007,38(2):26-27.

[5]叶伟清,王逸平,朱关荣,等.桑细菌性枯萎病的防治技术试验[J].蚕桑通报,2009,40(2):29-30.

猜你喜欢

菌素桑树粉剂
粉剂灭巢法毒杀红火蚁
桑树变身增收“摇钱树”
会东县桑树快速丰产栽培技术探索
猪缺锌患皮炎咋治
猪缺锌性皮炎的诊治
奶奶家的桑树
哭泣的桑树观海之鱼
多黏菌素E和多黏菌素B:一模一样,还是截然不同?
川芎嗪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意义
多指标测定黄曲霉毒素B1和伏马菌素B1联合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