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亚灰树花生物学特性研究*
2011-05-30卢东升杨文川
卢东升,杨文川
(信阳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大型亚灰树花Meripilus giganteus(Pers.)P.Karst.,又名大刺孢树花、巨大多孔菌、大奇果菌,属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亚灰树花属 (Meripilus)真菌[1]。 此菌具有重要食用价值,味道好,可通过盐渍等方法加工保存,含有10多种氨基酸,其中必须氨基酸7种。子实体水提取物对小白鼠肉瘤180抑制率80%,对艾氏癌的抑制率达90%[2,3]。有关大型亚灰树花的生态及形态特点已有研究[1-5],但研究不全面,不系统,且缺乏解剖学及培养性状等方面的研究资料。笔者通过野外考察、菌种分离与室内试验观察,对亚灰树花的生态特点、形态结构与培养性状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旨在为对其进行人工驯化与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供试亚灰树花子实体采集于河南省信阳师范学院校园阔叶林;菌种分离及培养用培养基为PSA平板培养基。
1.2 方法
1.2.1 生态及形态观察
深入亚灰树花发生地,实地考察记录此种真菌的生态环境条件。采集典型子实体,室内测量记录其子实体菌盖、菌柄等形态特征。
1.2.2 解剖学研究
采用徒手切片与临时装片技术,显微镜下观察、测量子实体菌盖、菌柄等结构的主要特征,并进行显微照相记录。
1.2.3 培养性状研究
以亚灰树花子实体为材料,以PSA为培养基,用常规组织分离法分离纯化得到菌种。将菌种转接在PSA平板培养基上,置于恒温培养箱28℃培养,定时观察记录菌落、菌丝的形态特征并照相记录。
2 结果
2.1 大型亚灰树花生态特点及子实体形态特征
在豫南,大型亚灰树花多发生于夏季,单株生于阔叶林内。土表具落叶层,土壤富含腐殖质。菌盖叠生,直径10 cm~20 cm,厚达1 cm以上,许多菌盖有一共同菌柄,子实体直径可达13 cm至50 cm,鲜重达536 g以上。菌盖表面棕黄色,并具有放射状条纹和深色环纹,表皮有细微颗粒或成绒毛状小鳞片。菌肉白色或淡黄色,纤维状肉质,具浓的菇香味,切面有分层线状纹。管孔白色,接触部位变暗色,菌管长0.1 cm~0.3 cm,管口小,近圆形,延生。菌柄短粗,内部充实 (图1-1、图1-2)。
2.2 子实体显微结构
子实体菌丝壁薄,光滑无色,具隔及分枝,无锁状联合,直或稍弯,多平行排列,菌丝直径为3.3 μm~5.9 μm(图1-3、图1-4);子实层由担子、幼担子及担孢子组成,厚 15.6 μm~19.6 μm (图 1-5)。 担子棒状, 具 4个小梗,担子大小为 (4.4~4.9)μm×(13.3~17.4)μm,小梗长2.4 μm~3.4 μm。担孢子卵圆形,大小为 (3.8~4.6)μm×(4.3~5.0)μm (图 1-6)。
2.3 亚灰树花菌落及营养菌丝显微特征
以大型亚灰树花子实体菌盖为材料进行组织分离,在PSA培养基上28℃培养,2 d后可形成明显的菌落,菌落白色,菌丝绒毛状辐射生长,菌丝可形成菌丝束构成放射状纹,有些菌落后期可见白色致密的垫状结构 (图1-7)。营养菌丝由基内菌丝与气生菌丝构成,显微镜下,气生菌丝光滑无色,具隔,无锁状联合,较直,宽2.3 μm~6.5 μm (图1-8);基内菌丝无色光滑,具隔,多分枝,弯曲,后期可产生球形、卵形及椭园形的厚壁孢子,其菌丝直径为 3.3 μm~4.9 μm, 厚壁孢子大小为 (6.4~10.9)μm×(8.2~15.0)μm (图 1-9)。
3 讨论
通过大型亚灰树花子实体形态结构观察发现,其子实体大型,纤维状肉质,味浓,菌肉仅由生殖菌丝构成,未发现骨架菌丝及联络菌丝,应为单系菌丝类型。无论是子实体三生菌丝还是营养菌丝,均未发现锁状联合。培养条件下菌落形态及菌丝生长特征与前人研究相同[4],但其基内菌丝在培养后期可形成厚壁孢子的特征,前人未曾报道。
大型亚灰树花子实体巨大,色艳味美,可食用,且具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因此,有重要研究与开发价值。本试验仅对其形态及培养特征进行了观察,关于此菌的驯化栽培及其有效成分分析等,有待深入研究。
[1]赵继鼎.中国真菌志第三卷:多孔菌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任刚.多孔菌抗肿瘤活性评价及巨多孔菌有效成分分离、结构鉴定及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分子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6.
[3]卯晓岚.中国大型真菌[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4]Larsen MJ,Lombard FF.The status of Meripilus giganteus(Aphyllophorales,Polyporaceae)in North America[J].Mycologia,1988,80(5):612-621.
[5]吴兴亮,朱国胜,郭永怡,等.贵州黎平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资源及其生态分布[J].贵州科学,2006(24):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