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烟台地区体检人群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调查分析

2011-05-30264001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魏永堂张传俊顾宁王丽梅

中国疗养医学 2011年9期
关键词:烟台流行病学患病率

264001 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 魏永堂 张传俊 顾宁 王丽梅

为了解烟台海滨地区人群糖尿病及糖调节受损患病情况,对2008—2009年在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3 740例体检者进行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情况调查,为提高糖尿病、糖代谢异常的知晓率和健康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8—2009年在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健康体检中心查体的烟台市芝罘区、莱山区10余家单位共计3 740人,其中男性2 286人,女性1 454人;年龄18~69岁,平均(39.70±11.97)岁。受检者主要来自烟台地区的机关、科研院所和企业。

1.2 方法 调查统计者全部由体检中心中级职称以上人员组成,采用统一的调查表,询问糖尿病、血脂异常和肥胖情况及家族史。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血压并计算体重指数(BMI),所有受检者于晨起空腹采集肘静脉血,4 h内离心分离血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糖、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酐、尿素氮、尿酸等。

1.3 诊断标准 糖尿病的诊断采用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标准,即空腹血糖≥7.0 mmol/L和(或)OGTT 2 h血糖≥11.1 mmol/L。空腹血糖受损的诊断采用2003年美国糖尿病学会标准,即空腹血糖≥5.6 mmol/L且<7.0 mmol/L。超重和肥胖的诊断采用《中国成人体质指数分类的推荐意见》,即BMI=体质量(kg)/身高(m)2,BMI 18.5~24为正常,>24为超重,≥28为肥胖。

1.4 统计学处理 体检资料采用Excel录入,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算总人群和各年龄组的患病率,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标准人口进行标化。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年龄、性别与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的关系统计结果显示,糖尿病患病率为5.78%(标化率为4.82%),其中男性为6.26%(标化率为4.95%),女性为5.02%(标化率为4.42%);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为9.41%(标化率为8.24%),其中男性为9.54%(标化率为8.11%),女性为9.22%(标化率为8.81%)。不同性别间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糖尿病χ2=2.49,P>0.05;空腹血糖受损χ2=0.11,P>0.05)。

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糖尿病χ2=132.09,P<0.01;空腹血糖受损χ2=69.23,P<0.01),每增加10岁平均升高5%左右,患病率峰值位于60岁以上年龄组(表1)。

表1 不同年龄、性别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n(%)]

2.2 不同BMI与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的关系超重、肥胖组糖尿病患病率分别为7.26%和15.00%;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12.40%和26.43%,明显高于正常体质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χ2=33.05,P<0.01;空腹血糖受损χ2=75.11,P<0.01,表2)。

表2 不同BM I、性别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n(%)]

3 讨论

随着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快速增加,患病率和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糖尿病已成为我国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本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分别为5.78%(标化率为4.82%)和9.41%(标化率为8.24%),由于体检人群来自烟台地区的各个行业,因此基本能够反映该地区的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患病情况。与1996年全国流行病学调查时的全国患病率(3.2%)以及《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的18岁以上居民糖尿病患病率(2.6%)相比,已有较大幅度的升高[1-2]。在体检人群中早期发现糖尿病,尤其是糖调节异常,对于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国内多数报道认为男性高于女性或两性大致相等。青岛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组报道[3],青岛地区20~74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城市居民男女无差异,在农村女性人群尤其是中老年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职心乐等[4]研究显示,天津市15~74岁人群糖尿病及空腹血糖受损患病率,女性均高于男性。

2型糖尿病是一种年龄相关性疾病,年龄越大,患病率越高[5]。年龄增长是糖尿病患病率增加的独立危险因素,国内外几乎所有调查结果均显示成人糖尿病患病率有随年龄增长而上升的趋势。本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和空腹血糖受损的患病率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加。超重和肥胖人群的患病率显著高于BMI正常人群,证明年龄增长、超重和肥胖是糖调节异常和糖尿病的危险因素。

糖调节异常包括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受损,是处于糖代谢正常与糖尿病之间的异常中间代谢状态,而且极易发展成为糖尿病。许多研究表明[5-6],糖调节异常不仅是糖代谢正常和糖尿病之间的过渡阶段,也是直接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和死亡的重要阶段。糖调节异常普遍存在于健康体检人群之中,特别是空腹血糖受损所占比例较高。我们应高度重视这一群体,在空腹血糖受损人群中尽早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尽早发现糖耐量减低人群,对于早期干预高血糖并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非常必要。

[1]向红丁,吴纬,刘灿群,等.1996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特点基线调查报告[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8,6(3):131-133.

[2]李立明,饶克勤,孔灵芝,等.中国居民2002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26(70):478-484.

[3]青岛市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组.青岛地区20~74岁人群糖尿病患病率调查[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5):344-347.

[4]职心乐,王建华.天津2型糖尿病患病情况调查及相关危险因素研究[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4):275-277.

[5]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7:1-65.

[6]周凤春.6 082例接受体检人员糖代谢异常情况调查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0,12(2):138-139.

猜你喜欢

烟台流行病学患病率
昆明市院前急救患者流行病学的调查
2020年安图县学生龋齿患病率分析
《烟台果树》征稿简章
昆明市3~5岁儿童乳牙列错畸形患病率及相关因素
烟台 身在蓬莱就是仙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烟台优利机电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鲜美烟台 四月芳菲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区域流行病学调查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原流行病学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