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春天留在小凉山上

2011-05-29姚金林

云南林业 2011年4期
关键词:天保泸沽湖公益林

□ 姚金林

宁蒗彝族自治县俗称“小凉山”,位于滇西北高原川滇交界处,境内有蜚声海内外的“高原明珠”泸沽湖,是一个林区面积大、少数民族多、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的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宁蒗立足县情,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实施生态立县、矿电兴县等五大战略,培植壮大了生物资源、旅游资源等支柱产业。

宁蒗林业局原隶属林业部金沙江会战指挥部西南林业施工总队第二工程处,1966年9月在宁蒗大兴镇成立。1983年4月,下放宁蒗县管理,属云南省重点森工企业之一。建局之初,以林区道路修建、森林采伐、营林生产、森林管护为主,为国家“三线”建设和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1998年8月,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停止长江中上游地区天然林采伐,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的重大决策。宁蒗林业局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实行天然林全面禁伐,森工企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失去劳动对象,全局3500多职工、家属面临极大困境。实施天保工程后,全局通过机构缩编、公司撤并、人员分流安置等多项行之有效的措施,局领导班子团结带领干部职工克服困难、共度难关,实现了由砍树人向种树人、管树人的转变。现全局共有职工1105人,其中在职在岗职工533人,离退休职工572人。

天保工程使森林管护全面展开。实施天保工程后,宁蒗局管护区为8个乡,计划管护面积3342000亩,实际管护面积达4032837亩。宁蒗林业局为了把管护任务落到实处,干部家属带头到管护点工作,局与林场层层签订管护责任状,将管护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真正做到责任到人,任务到人,在交通要道、重点林区还设立管护点(卡),做到山山有人管,树树有人看。宁蒗自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天保管护所还与林业工作站合署办公,解决了天保无林政执法权问题,形成了全县林业齐抓共管的局面。偷砍盗伐、毁林开荒得到了有效制止,野生动植物得到了有效保护,森林病虫害得到了有效防治。针对森林防火面临的新形势,宁蒗局还成立了一支装备精良、人员素质好的专业快速灭火队。在整个森林防火期内实行军事化管理,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此外,通过固定标志牌、宣传标语、宣传单和走村串户等进行大张旗鼓的宣传,使广大林区群众的爱林护林意识明显提高。

公益林建设成效显著。宁蒗林业局从实施天保之初就始终把公益林建设摆在在重要位置,十年来,圆满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公益林建设任务。从2000年至2010年,全局累计完成公益林建设1015500亩,其中:人工造林76000亩,人工模拟飞播造林81000亩,飞播造林16000亩,封山育林591000亩,森林抚育86500亩,人工促进天然更新165000亩。完成苗圃基地建设184亩,完成云南松采种基地建设5800亩。宁蒗地处高海拔地带,立体气候明显,造林中高山寒冷易冻拨,江边干热易干旱,加之宁蒗林畜矛盾突出,一些造林地块交通不便,苗木只能靠人背马驮地运进深山,造林难度大,造林成本高。为了确保造林成效,除采用打桩围护外,宁蒗林业局技术人员分块负责技术指导,效益与成效挂钩,管护人员吃住在山场,加强对造林地管护。十年的天保工程实施,宁蒗林业局所辖林区森林覆盖率得到稳步提高,从天保实施前53.4%到2006年的63.4%。水土流失得到了有效控制,林分质量明显好转,生态功能显著增强,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一些多年不见的野生动物又出现在密林中。

由于宁蒗林业局采取“造一片、保一片、成效一片”的公益林建设工作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如在全市推广的“华岗造林模式”的华岗造林区,十年前是由于过度采伐和生态破坏留下的伤残地,到处是荒山秃岭,深深的冲刷沟、秃秃的树桩,满目疮痍。现在,当你步入华岗,村前村后山清水秀,身前身后鸟语花香,呈现出无限生机。

天保工程实施带来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通过天保工程的实施,既解决了森工企业职工的就业问题,又有力地带动了宁蒗少数民族地方经济的发展。以宁蒗林业局花椒基地和核桃基地为例,宁蒗林业局后续产业“绿源生态产业有限公司”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模式生产经营,带动了林区经济发展,有效地促进了宁蒗花椒产业和核桃产业的发展。宁蒗林业局云南松采种基地,在采种季节,也需聘请一部分当地的农民工参加采摘松球等工作,为当地提供了一定数量的就业机会。同工程实施前的1997年相比,林区群众户均增收在500—1000元,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切实改善了林区群众的生活。

旅游业是宁蒗的重要产业,泸沽湖以旖旎的自然风光蜚声中外,但自然景观离不开良好的生态环境。宁蒗林业局在实施天保工程中加强了对泸沽湖等重点林区的建设,加大了泸沽湖景区和重点林区的造林力度,确保了泸沽湖景区和重点林区生态得到了较好保护,促进了宁蒗泸沽湖景区旅游业的发展。

以人为本实施好林区棚户区改造是宁蒗林业局的又一重大举措。宁蒗林业局建局初期,遵循国家“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方针,林场职工大多居住在木板房,局家属区也多为土墙房和简易木板房,由于修建简陋,年久失修,加之历经多次地震的破坏,全局3.8万平方米的职工住房中有3.5万平方米成了危旧房。为了让林业职工扎根林区,安心从事林业工作,宁蒗林业局在上级部门的关心和支持下,以国家棚户区改造为契机,在云南省森工企业中率先启动实施棚户区改造。宁蒗林业局棚户区改造,因前期准备工作充分,基础扎实,工程进展迅速,以建设速度快,改造成效好获得了上级的好评,成为全省森工棚户区改造的典范,云南省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现场会于2009年11月26日在宁蒗县召开。

十年天保工程的稳步实施,使小凉山的生态植被得到了较好恢复,有力地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宁蒗由天保工程实施前当地财政对林业的依赖达80%的“木头财政”向目前的生物产业、旅游产业、电力产业等多种产业转变和发展,全面实现了天保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地促进了金沙江上游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了国土生态安全,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十年天保把春天留在了小凉山上,成就了“山变绿、水变清、民变富”的秀美宁蒗,为长江中下游打造了绿色生态屏障。

猜你喜欢

天保泸沽湖公益林
泸沽湖组诗
Mosuo on the move
生态公益林管理问题及对策
龙泉七成公益林实现信息化管理
向日葵的故事(下)
国家级重点公益林管理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炭灵记
静美泸沽湖
让公益林保护利用有法可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