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刊速递
2011-05-28
2010年第48期《新民周刊》
“给力”登《人民日报》头版,社会接受年轻人思维
2010年“热词”榜单中少不了“给力”一词,《人民日报》一位年轻编辑把2010年11月10日的头版头条标题拟成了《江苏给力“文化强省”》。现在整个社会已坦然接受年轻人的活跃思维,“给力”是网络“热词”“溢出”后普及大众的最新案例。
2010年第11期《小康》
大学还能改变命运吗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起草专题组成员储朝晖在调查中发现,有超过60%的大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和所上的大学不满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是深化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
2010年第48期《三联生活周刊》
打工子弟学校在城市遭遇尴尬
打工子弟学校,是被现实催生的“边缘化的基础教育形态”,没有合法身份始终是心病。办学者试图从各种政策文件中寻找立足依据,1998年教育部和公安部联合下发的《流动儿童少年就学暂行管理办法》,让他们看到了一线希望,这个文件首次指出,流动儿童的义务教育属于流入地政府的责任。易氏夫妇在北京的16年办学实践,就是困境下的坚持,“什么都可以等,孩子们的教育不能等”。关于农民工生存状态的课题调研,让研究者洞察到了新问题——“第二代移民”的教育。
2010年第46期《中国新闻周刊》
名校开放课日趋流行
从2010年初开始,一股开放课热潮在中国大陆蔓延开来,一个被称为“淘课族”的群体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迅速扩张。在这个热潮背后,则是一场在国际上已有10年发展历程、并几成燎原之势的教育资源开放与共享运动。运动的发起者们坚信,分享知识是大学的首要使命,利用互联网等新技术手段,高等教育将为更广泛的人群服务,而不是少数成绩优异的学生。这场“开放课运动”不仅拉近了国人与世界高水平教育的距离,也许还会让国人对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产生新的认知。?
2010年第49期《瞭望》
走出学前教育“倒退的十年”
学前教育正受到政府的高度关注。在教育资源相对集中的城市,公办园“稀缺化”和收费“贵族化”的问题愈益凸显。从长远考虑,政府只有加大投入,举办更多的公办园,并且给民办园相应的补贴,才能扩大学前教育资源,使普通民众的子女都有平等的入园机会。
2010年第12期《法制与新闻》
择校费走高面临监管难题
2003年,国家提出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2010年11月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治理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问题的指导意见》,对各地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提出10项要求,各地要力争经过3到5年的努力,使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乱收费不再成为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