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专业技术支撑作用 促进武器装备质量提升

2011-05-28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

国防科技工业 2011年2期
关键词:国防科技条例可靠性

□ 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

依靠先进技术和科学管理保证和提升质量,是我国武器装备质量管理的基本规律和成功经验。大力扶植并充分依托专业技术机构实施质量管理和监督,是国内外的通行做法。《武器装备质量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质量与可靠性专业技术系统地纳入了法制化范畴,对相关机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要深入贯彻《条例》,加速提升专业能力,切实履行各项职责。

充分认识专业技术支撑作用

科学实施武器装备质量管理,需要研究和应用质量技术方法。《条例》鼓励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明确要求应用风险分析与控制、软件工程化、技术状态管理、技术评审等质量管理方法,可靠性、维修性、保障性、测试性和安全性等工程技术,贯穿于武器装备全寿命周期的各阶段、各环节。为此,要充分发挥专业机构的技术优势,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需求为牵引,深入开展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方法研究和推广应用。

规范实施武器装备质量管理,需要建立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条例》明确要求执行军用标准及其他满足要求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鼓励采用适用的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确立标准化审查制度,并对武器装备论证、研制、生产、试验、维修等各阶段的工作程序和规范、依据和执行标准、评审和验收准则等进行了明确规定。为此,要发挥专业机构作用,系统策划并建立起完善的标准规范体系,有效指导和规范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质量管理。

有效开展质量分析试验验证,需要建设先进适用的工具手段。《条例》对可靠性论证设计分析和验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试验和鉴定、软件独立测试和评价、产品鉴定与检验以及各类试验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从提高资源利用的效能、保证质量评价的公正性等方面考虑,需要建立起一批通用产品、通用特性检测、试验、验证机构,建设配套的工具手段和设备设施,满足武器装备过程控制和监督评价的需要。同时,为促进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方法在武器装备建设中的有效应用,需要研究开发相应的软件工具和配套数据资源。

有效开展武器装备质量监督,需要构建公正权威的支撑机构。《条例》突出了武器装备质量监督,明确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认证、试验室认可、质量专业人员资格管理、定型、质量事故调查处理等质量监督措施。贯彻落实《条例》,有效实施这一系列质量监督措施,需要建立一批具有公正性的第三方体系认证、产品认证、试验室认可、人员资格鉴定等合格评定机构,以及具有公信力和权威性的产品质量检测、质量特性验证、产品失效分析机构,以支撑质量监督科学、有效地实施。

着力提升专业技术支撑能力

随着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发展和《条例》的全面深入实施,对质量与可靠性专业技术支撑的需求更大、要求更高,迫切需要集中各方面力量,系统策划,突出重点,着力建设和提升三种专业技术支撑能力:

一是质量与可靠性技术攻关能力。进入新时期,武器装备高、精、尖和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特点更加突出,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大量采用,系统更加复杂、软件更加密集、风险更难控制,对风险控制、软件保证和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的技术需求更大、要求更高。为此,需要大力提升质量与可靠性关键技术攻关和应用能力,深化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的跟踪研究、创新研究和应用研究,强化研究成果的标准化、工具化、信息化、集成化、工程化。

二是质量与可靠性试验验证能力。随着武器装备的快速发展,装备技术性能指标更高、使用环境更加严酷、新材料新工艺检测难度更大可靠性要求更高,对产品质量检测、可靠性、安全性、环境试验性试验验证、特殊工艺检测验证的能力要求更高。为此,需要大力提升质量与可靠性试验验证能力,着力改善软件、通用零部件、重要元器件和原材料的检测、评价手段,以及关键通用设备/装置、关键质量特性、无损与理化等特殊过程的检测、试验、验证条件。

三是质量技术监督运行支撑能力。随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模式的转型升级,军民融合式发展方针和竞争性采购机制的深入实施,更多公有经济和大量非公经济参与国防建设,政府在质量监督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实施专业化、集约式质量技术监督的需求更为迫切。为此,需要大力提升质量技术监督运行支撑能力,加快构建面向全行业的合格评定、质量仲裁、事故分析等专业机构,加大技术监督手段建设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公正权威、运行高效的质量技术监督体系。

切实履行研究中心各项职能

自2000年5月成立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以提升全行业质量管理水平和型号质量保证效益为使命开展了大量工作。今后将以贯彻落实《条例》为契机,以武器装备全特性、全系统、全寿命、全方位质量管理为主线,进一步加强自身专业技术能力建设,着眼质量管理决策支持、质量与可靠性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型号和通用产品质量保证、质量技术监督与评价等重点工作,大力促进武器装备和重大专项质量水平持续提升。

一是进一步深化政策研究,支撑国防科技工业质量管理决策。以《条例》为依据,根据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分析研究国内外质量政策、法规建设的最新动态和先进经验,开展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政策研究,适时开展配套规章制度的研究。适应环境和形势的变化,围绕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的需求,开展质量管理体制机制研究,为质量管理决策提供技术、信息等方面的支持和服务。

二是强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推动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创新发展。开展质量与可靠性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构建完整、系统的质量与可靠性技术体系,统一和引领技术发展方向。结合型号需求,加强质量与可靠性技术自主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重点突破和掌握风险分析与控制、波动控制、可靠性强化及加速试验、软件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验证、保障性设计分析、网络可靠性等关键技术。加大成熟技术的推广应用力度,及时形成标准规范、应用指南和软件工具。加强信息研究和技术交流,梳理汇集多渠道研究和应用成果,建设集成方法库。

三是加强型号产品保证技术支持与服务,保障重点型号和产品的质量。以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等航天重大专项和重点型号为重点,开展产品保证方案总体策划和关键技术成熟度评估,提供可靠性安全性保障性技术支持,以及关键通用产品寿命与可靠性鉴定试验和评价服务。开展关键通用产品管理和产品体系建设的技术支持,基础产品检测、试验和鉴定,制定和管理基础产品选用目录和合格供应商名录。开展关键软件产品可靠性、安全性独立验证与评价,以及型号和产品质量与可靠性信息的采集、分析与利用。

四是加快军工认证认可制度研究与实施,促进质量技术监督体系有效运行。开展军工认证认可体系及相应的实施方案、配套制度、技术规范研究,推进军工认证认可工作整体快速发展。完善管理文件和工作程序,扩大认证范围,加快推进军工基础产品认证工作。充分利用长期开展质量与可靠性培训的资源和经验,进一步深化质量专业人员资格管理研究并适时开展培训与资格鉴定。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认证与评价研究,积极探索改进和提高体系运行有效性的方法与措施。

猜你喜欢

国防科技条例可靠性
美国国防科技集成创新初探
国防科技工业自然环境试验研究中心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安徽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
区域国防科技创新生态系统的构成与培育
合理使用及正确测试以提升DC/DC变换器可靠性
新版党纪处分条例修订要点
新修订的党纪处分条例干货全在这里
GO-FLOW法在飞机EHA可靠性分析中的应用
5G通信中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