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悦读《颐和园》

2011-05-28阎崇年

中国报道 2011年2期
关键词:昆明湖园林艺术颐和园

阎崇年

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中国的文化与艺术,在世界上独树一帜,而园林是这些文化艺术的载体,皇家园林则是中国园林艺术的精萃。清朝皇家园林达到了中国皇朝园林艺术史上的顶峰。

清朝北京的皇家园林,有皇宫的御花园、宁寿宫花园(即乾隆花园)、建福宫花园、慈宁宫花园,内城的西苑即南海、中海、北海,西郊有“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后改名颐和园)和畅春园、圆明园,还有承德避暑山庄等,但畅春园和圆明园已为历史陈迹,唯颐和园成为中国现存规模最大、艺术最美的皇家园林。

清皇室曾在这些皇家园林里面建筑楼阁、陈设字画、摆列器物、品茶听戏、欣赏珍宝、游憩观景,而颐和园的历史、文物、艺术、观赏之价值,博大厚重,无可取代。

世界遗产委员会对颐和园的评价是:“北京的颐和园是对中国风景园林造园艺术的一种杰出展现,将人造景观与大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颐和园是中国的造园思想和实践的集中体现,而这思想和实践对整个东方园林艺术文化形式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颐和园》本身的纪录片经过策划、编导、撰稿、摄影、作曲、制片等,仅片尾列名者即一二百人。而《颐和园》更是影视、文物、园林、档案、摄影、历史、图书、音美等多领域、多学科的专家、艺术家集体心智的结晶。

有3300余亩水面的昆明湖,是颐和园的灵魂。从选景看,颐和园昆明湖与杭州西湖比,西湖有苏堤、六桥,昆明湖则为西堤、六桥;西湖在孤山之南,昆明湖也在万寿山之南,所以,“北山、南湖、西堤的大格局,两者几乎一模一样”。然而同中有异:如苏堤笔直,而西堤蜿曲,且昆明湖的六桥也有变化。颐和园既临摹江南美景,又布展北国雄魂,是中华园林艺术的缩影,体现出园林艺术的杰出成就。

在颐和园修缮过程中,发生一件奇缘:原佛香阁中的铜佛像,在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清漪园后失踪。慈禧太后重修清漪园并改名为颐和园时,塑造了佛香阁的泥塑佛像。1989年大修佛香阁时佛像已毁。竣工后,阁内唯缺一尊佛像。这时得到一个信息:在西城区一所寺庙旧址夹壁墙里发现一尊铜佛像,高5米,12面24臂,满面慈悲,体态庄严。有关人员将这尊佛像请移到佛香阁,原位安放,崇高矗立。但佛像头顶上还应有一尊小佛,称为化佛。这时人们想起,在颐和园清淤工程中,发现一尊小型佛像,时珍藏在文物库中。人们从文物库里请出这尊佛像,安放归位,全然合璧。

这尊铜佛像与这尊化佛像,同佛香阁的分合奇缘,成为北京文物、佛教史、艺术史上的一段佳话。

乾隆帝诗云:“何处燕山最畅情,无双风月在昆明。”颐和园是历史,颐和园也是艺术。

猜你喜欢

昆明湖园林艺术颐和园
颐和园
昆明湖: 京城的生命之水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得造天物 皇家园林艺术
现代园林艺术·微物志·定制与体验
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精神对当代园林设计的启示
颐和园导游词
颐和园葫芦河对径流水质净化的研究
颐和园
李渔文学创作与园林艺术研究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