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草根总统”的坚持

2011-01-31

中国报道 2011年2期
关键词:金大中卢武铉金正日

“草根总统”的坚持

通过对话解决朝鲜核问题并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致力于建立南北和解的韩朝关系。

2000年6月,金大中亲赴朝鲜,与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日在平壤进行了南北分裂半个世纪以来的历史性会晤。在会晤期间,千百万韩国人坐在电视机前,含着热泪观看了峰会电视直播。他们看到在平壤顺安机场,金正日迈着轻快的脚步,沿着一直通向金大中专机的红地毯走过去时,人们内心满溢着激动;当金大中和金正日的手握在一起时,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当两位领导人坐进同一辆轿车时,掌声更为热烈了。

在这次会晤中,双方签署了《北南共同宣言》。此后,金大中也因此而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韩国人。而对于金大中来说,与金正日的握手才是生命中最重要的瞬间,他对金正日说的第一句话是:“很高兴,早就想见到您啦。”

在漫长的在野时期,金大中对处理南北关系的主张就一直有别于当局的强硬政策,一贯主张对朝鲜采取较温和的政策,促进南北和解与合作。1971年,他第一次竞选总统时,就提出促进南北和平统一的“三和政策”。后来,他多次撰文阐述自己关于南北统一的观点和方案,写了几本关于统一的书。20世纪80年代初,他提出实现南北和平统一“三个阶段”的构想。1993年,他到德国考察两德统一,作为南北统一的借鉴,大大充实和完善了“三个阶段”的构想。

1998年金大中在就任总统的就职演说上,就朝鲜问题宣布三项原则:第一,我们决不容忍任何武装挑衅。第二,我们没有任何破坏或吞并朝鲜的意图。第三,我们将积极推进南北之间的和解和合作,可从能让我们这样做的领域中开始。

尽管在金大中执政期间,发生了朝鲜潜水艇入侵、扣留金刚山游客及第一次延平海战,但是他始终没有放弃对朝的包容政策方针。

2009年8月18日,金大中因病去世,韩国青瓦台决定打破先例,为金大中举行最高规格的国葬。金大中死后,朝鲜在第一时间派6人吊唁团前往吊唁,还带来了金正日的亲笔信函。金正日在给金大中遗孀李姬镐的口信中说:“金大中生前为民族做了很多事情,我希望遗属能继承其遗愿。”

2007年10月2日上午,时任韩国总统卢武铉的车队在韩国和朝鲜之间的非军事区停下,卢武铉携夫人权良淑一同跨过了象征性的黄色界线,徒步走入朝鲜境内。卢武铉越过军事分界线后说,“这条线就是一堵墙,让一个民族分裂了半个世纪。它让我们的民族深受痛苦,发展也受到严重的阻碍。”他相信“这条线会被逐渐抹去,隔离墙终将倒塌”。

卢武铉与他的300多人代表团驾车200多公里、3个半小时才从首尔抵达平壤,经过的平壤街道到处是挥动着的鲜花和小旗子。卢武铉下车后走过长长的红地毯,迎接他的金正日依然穿着他那身军人便装,表情庄重但不时鼓掌,卢武铉则略显兴奋,满脸笑容。卢武铉与金正日在会晤后发表了《北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

卢武铉支持并坚持金大中的“阳光政策”,致力于建立南北和解的韩朝关系。他主张以和平方式,通过对话解决朝鲜核问题并向朝鲜提供经济援助,避免半岛发生危机。

2002年12月19日,韩国第16届总统大选揭晓,56岁的“庶民政治家”卢武铉当选为韩国总统。消息传出,许多卢武铉的支持者欢天喜地,昼夜狂欢。他的当选被许多人看成是诚实、正直的代表,是平民阶层的胜利,是他顽强拼搏、自强自立、坚忍不拔精神的胜利。

卢武铉在任总统期间虽然没有被发现污点,但在卸任后却被牵连进受贿丑闻。2009年5月23日,卢武铉最终选择了以死谢罪。卢武铉生前曾一直呼吁“实现透明政治”,不幸“透明政治”最终却使其名誉一落千丈,给其人生画上了悲剧性的句号。

猜你喜欢

金大中卢武铉金正日
金大中:亚洲政坛曼德拉
别了,韩国“忍冬草”
韩国关注金大中病情
本 期 导 读
韩检方确定传唤卢武铉
卢武铉一家将被传唤
卢武铉:“复政”青瓦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