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干预对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
2011-05-26刘彦丽段呈玉李艳萍杨绍春
刘彦丽,赵 竞,段呈玉,王 莉,李艳萍,杨绍春
(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223)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与健康相关的生存质量是指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个体对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包含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和与周围的关系[1]。它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是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2]。
艾滋病是由艾滋病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慢性传染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艾滋病病毒又称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艾滋病的致死性后果及患者在病程中所经受的各种压力,给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与艾滋病患者的躯体和心理造成了长期不良影响,这对他们的生存质量及治疗效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目前,我国对HIV感染者开展中医药治疗,但覆盖面不广,还有相当一部分HIV感染者没有接受任何治疗,本文应用WHOQOL-HIV量表对157例接受中医药治疗和153例尚未接受任何治疗的HIV感染者进行调查,以探讨中医药干预对HIV感染者生存质量的影响,为进一步改善和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提供依据。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对象 抽取云南省大理、临沧、红河、文山地区的HIV感染者作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符合艾滋病诊断标准,且愿意接受调查的感染者。排除标准:不愿意接受调查的感染者。艾滋病诊断采用卫生部《艾滋病诊疗指南》的标准。共纳入HIV感染者310例。
1.2 研究工具 生存质量的测定采用WHOQOLHIV量表,该量表是在WHOQOL-100的100个条目上增加艾滋病相关的20个条目及37个重要性条目组成,量表的英文版由世界卫生组织于2002年发布[3],本调查中的中文版以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谢婧、施学忠两位学者翻译和文化调试的中文版为基础,同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WHOQOL-100)》中文版[4](卫生行业标准,编号:WS/T119-1999)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分期标准及指标体系(修订草案)》[5]中的WHOQOL-HIV生存质量量表。
该量表由120个条目和37个重要性条目组成,包括6个领域(Domain)、29个方面(Facet)以及1个评价一般健康状况和总体生存质量的评分,其中有5个方面是专门针对HIV/AIDS制定的。6个领域是指生理(PH YS)、心理(PSYCH)、独立性(IND)、社会关系(SOCIAL)、环境(ENVIR)和精神/宗教信仰(SRPB)。
1.3 量表的计分 WHOQOL-HIV量表[6~7]中的每个问题分为5个分数点,1分表示低的、消极的感知或体会,5分表示高的、积极的感知或体会,其中负向问题需要被反向编码,这样各个领域和方面的得分均为正向得分,即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
其中29个方面的分数是将所有分述问题算出总数后再将结果除以4,计算平均数;6个领域的分数是将每一个分述问题总和后得出平均分再乘以4,所以每个领域领域分数范围会在4~20之间。若条目漏评或重复评定的,相应方面和领域得分都视为缺失值。
1.4 实施程序 首先由调查医生向自愿参与调查的HIV感染者发放《WHOQOL-HIV》量表,并讲解调查的目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之后有独立完成量表填写能力的HIV感染者自行完成调查,不能独立完成调查者由经过培训的医生协助完成量表。当量表全部完成后,查漏补缺。
1.5 数据处理 把收集到的所有数据录入到计算机,采用SPSS15.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在分析数据时,要首先关注各种变量的描述性统计结果,然后是统计处理,进行综合分析。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中医药干预组157例:男112例,女45例;吸毒者87例,性传播者 56例,其他14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9例,小学34例,初中74例,高中35例,大学5例。未接受任何治疗组153例:男89例,女64例;吸毒者 103例,性传播者50例;小学以下文化程度者11例,小学32例,初中 90例,高中20例。
2.2 中医药干预组与未接受任何治疗组得分表现及t检验结果。见表1。
表1 中医药干预组与未接受任何治疗组得分表现及t检验表
从表中可以看出,中医药干预组与未接受任何治疗组的HIV感染者在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上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中医药干预组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非常显著的优于未接受任何治疗组的感染者,并且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领域5个领域上都存在显著差异,中医药干预组在这5个领域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未接受任何治疗组的感染者,而在独立性领域不存在显著差异。说明中医药干预在提高HIV感染者生存质量方面有显著作用。
在29个方面得分上,中医药干预组在F1疼痛与不适、F3睡眠与休息、F50HIV感染者症状、F4积极感受、F5思想、学习、记忆和注意力、F6自尊、F8消极感受、F10日常生活能力、F12工作能力、F13个人关系、F14社会帮助、F16社会安全保障、F17住房环境、F18经济来源、F19医疗服务与社会保障、F20获取新信息、F21休闲与娱乐活动、F23交通条件、F24精神支柱/宗教/个人信仰、F52宽恕与责备20个方面都显著优于未接受任何治疗组;而在F11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上未接受任何治疗组得分显著高于中医药治疗组;在F2精力与疲倦、F7身材与相貌、F9行动能力、F15性生活、F51社会包容性、F22环境条件、F53对未来的关切、F54死亡与临终8个方面2组HIV感染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 讨论
艾滋病给HIV/AIDS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长期不良影响,以前我国对AIDS患者采用HAART疗法治疗,而HIV感染者无药可用。现在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的开展打破了HIV感染者无药可用的局面,为HIV感染者提供中医药治疗,且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为HIV感染者提供中医药治疗不仅能改善其症状体征,提高工作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还能使其感受到社会关怀与社会安全、医疗保障,同时在治疗过程中,通过与医生、其他感染者交流,也在开展的相关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可以获取新的信息与知识,也可以获得社会和个人的帮助,改善个人社会关系,获得心理领域和精神层面的支持,从而提高生存质量。而尚未接受任何治疗的HIV感染者则缺乏相关方面的支持,生存质量状况堪忧。因此,中医药干预的HIV感染者不论在在总的生存质量与健康状况,还是在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环境领域和精神领域5个领域上的得分都显著高于未接受任何治疗组。说明中医药干预在提高HIV感染者生存质量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另外,云南省的HIV感染者中吸毒者较多,对药物的依赖性较高,由于本次调查中,未接受任何治疗组中吸毒者较中医药干预组的比例略高,因此未接受任何治疗组的感染者在对药物及医疗手段的依赖性上的得分高于中医药干预组。同时,由于同为 HIV感染者的特殊身份以及艾滋病的不可治愈性,使他们对未来、死亡、融入社会程度以及自身精力等方面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目前,对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状况尚未系统研究,今后应对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状况以及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并就治疗与生存质量的关系进行进一步探索,从而从多方面提高HIV感染者的生存质量。
(在本研究调查工作中,得到了红河州中医医院梁杰医生、开远市中医医院赵存仙医生、大理州中医医院杨云松医生、砚山县中医医院沈红林医生、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瞿广城医生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感谢。)
[1]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2]李振国,杨德森.生活质量与临床医学[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1994,34(2):23~26.
[3]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QOL-HIV Instrument,2002.
[4]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77~83.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标准修订工作组.中医药治疗HIV/AIDS疗效评价分期标准及指标体系(修订草案)[S].2007.
[6]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QOL-HIV Instrument:Users Manual.2002.
[7]刘为民.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生存质量量表中文版介绍及其使用说明[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