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2011-05-23张博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角色游戏指导策略自主

张博

【摘要】 角色游戏是一种对儿童身心发展十分有益的游戏活动。它是幼儿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幼儿按照自己意愿进行的一种游戏。它是幼儿时期最典型、最具特色、也是最符合幼儿意愿的一种游戏活动。

【关键词】角色游戏、自主、指导策略、探究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

一、角色游戏及其教育意义

角色游戏是学前儿童按照自己的意愿,以模仿和想象,借助真实或代替的材料,通过扮演角色,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周围社会生活的游戏,又称象征性游戏。角色游戏不是一种孤立的活动形式,它与集体教育教学相互配合补充,从而达到了寓教与乐的目的,最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活动能力,能最有效地满足幼儿的需要,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而且角色游戏的活动是幼儿全身心投入的过程,是获得动作、语言、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各方面发展的综合性实践活动,全面推动着游戏发展价值的实现。

二、角色游戏中教师指导存在的问题

幼教改革发展到今天,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指导也存在着新的困惑:1、不了解幼儿的游戏心理,对孩子的游戏更多的时候是采取的放任自流或干涉太多;2、如何引领幼儿沉浸于角色中,通过游戏创造性地体验社会生活。3、指导缺乏目的性、计划性、整体性;4、在指导策略上没有加以推敲、斟酌,没有保证指导行之有效。所以,我们有必要对角色游戏中的指导进行研究和探讨。

三、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指导策略

(一)允许幼儿自由选择。提供幼儿角色游戏的环境条件(丰富多彩的游戏材料,创设宽松的游戏氛围),鼓励幼儿自己选择要玩什么、去哪里玩、和谁在一起玩,激发幼儿参加游戏的热情。

(二)要善于把握教育契机的需要中生成新的游戏主题,为幼儿间的相互交往创造条件。当游戏内容贫乏、游戏中遇到困难时,便是教师介入的最佳时机,这时的幼儿最需要画龙点睛式的启发和诱导。例如,刚刚入园的幼儿在“大带小”的开放游戏中或在“欢迎新小朋友”的游戏活动中,都可以得到大班幼儿赠送的小手工作品,还能听到他们活泼感人的欢迎词,看大哥哥姐姐富有情趣的文娱表演,这对大、中、小班幼儿都会产生较好的感染效果。

(三)善于观察,适时介入指导。游戏开始时,有的幼儿很快找到游戏的材料、伙伴,与伙伴友好协商达成共识进入游戏;有的幼儿到处转悠没有结果;有的幼儿行动迟缓,无所适从;也有的幼儿为了玩具材料、分配角色发生争执┉对幼儿游戏中出现的各种困难和矛盾,需要教师及时发现,适时的介入进行指导,帮助幼儿解决。

(四)引导幼儿评价游戏,促进幼儿自我成长。评价是一种自我意识的增长,是幼儿自我能动性的表现,更能表现出幼儿对周围事物的态度和认识,可以说引导幼儿进行自我评价,能够促进幼儿自我的成长。幼儿在玩游戏中,表现肯定有好有不好的。教师要抓住相对典型的事例,在游戏中及时引导幼儿加以评价,以起到树立游戏榜样,指导幼儿游戏的作用。游戏完成后,引导幼儿进行评价,谁玩的好,让幼儿说说自已在游戏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么克服的,游戏中谁最会动脑筋,谁最遵守规则等等,能使幼儿进一步明确游戏中的规则意识,促使他们自我提高,以获得更高的游戏质量。

总之,要真正发挥角色游戏的教育价值,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让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这一宗旨.要真正实现角色游戏的教育功能,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且是重要的,它能确保角色游戏教育作用的体现,促进幼儿多方面充分发展。适时的指导,不仅可以丰富幼儿游戏主题,增加游戏情节,促进角色交往,还能提高幼儿组织活动的能力,发展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能有力提高幼儿角色游戏水平,使角色游戏开展得更好,更有教育作用。

参考文献:

1、丁海东编:《学前游戏论》,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2、《孩子会在游戏活动中学习》(新手父母出版)

3、徐丽玲:《试论幼儿角色游戏及其指导》,《基础教育研究》,基础教育研究杂志编辑出版社,2004年7月。

猜你喜欢

角色游戏指导策略自主
幼儿园角色游戏组织优化的实践研究
游戏精神引领下的角色游戏改革研究
角色游戏中发挥幼儿自主性研究
大学生思想行为偏误与指导策略研究
小学生记叙文习作课堂指导策略
影响学前幼儿图书阅读理解的因素分析及指导策略
浅谈在日常工作中如何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
初中英语“自主、合作”学习探究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