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厄贝沙坦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左心房内径和P波离散度的影响

2011-05-23

山东医药 2011年24期
关键词:复律窦性心胺碘酮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河南焦作454001)

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是导致卒中最常见的疾病,并可导致或加重心衰,甚至增加心血管患者病死率[1]。高血压是导致PAF最主要因素之一,两者均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跃有关。近来研究已发现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通过抗血管紧张素系统作用,防止心房重构,有益于房颤复律及复律后窦性心律的维持[2]。本研究旨在探讨ARB联合胺碘酮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12月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患者93例。入选标准:①房颤发作频繁(>2次/月),每次持续30 min以上或每天发作多次,每次持续时间最长不超过7 d,并至少有2次为心电图证实者,且已自行转复;②曾经在急诊或住院期间发作快速房颤,且经过胺碘酮或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③入选前近2周内未服用ACEI和ARB类降压药。排除标准:①左心房内径≥55 mm;②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慢性肺病、严重的肝肾功能损害、继发性高血压、恶性肿瘤、永久性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③未治愈的甲状腺功能亢进、电解质紊乱引起房颤;④胺碘酮或电复律失败者;⑤妊娠及对ARB类药物过敏者。将转复后的原发性高血压合并PAF患者9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6例,其中男29例、女17例,年龄(55±8)岁;观察组47例,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56±9)岁。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高血压病程、PAF病程、左心房内径、心功能分级、合并症及服用降压药情况(β阻滞剂、钙拮抗剂、利尿剂)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组患者经过胺碘酮或电复律转为窦性心律后,均给予胺碘酮(可达龙,杭州赛诺菲圣德拉堡民生制药公司)200 mg,1次/d,口服维持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应用胺碘酮的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科苏,扬子江药业集团江苏制药股份有限公司)150 mg,1次/d,口服。而对照组加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络活喜,辉瑞制药有限公司)5 mg,1次/d,口服。2组同时停用既往使用的降压药,2周未达标则剂量加倍,如果持续2周血压仍未达标则加双氢氯噻嗪25 mg/d至观察结束。2组均治疗观察12个月,均未出现漏服现象,依从性良好。均未使用除胺碘酮以外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如β阻滞剂、洋地黄类药、转化酶抑制剂及I类抗心律失常药)。

1.3 观察项目 每个月门诊随访1次,服药期间患者如出现心悸、头晕则查心电图、动态心电图,监测QT间期和血压。每3个月检查肝功能,行胸部X线透视1次,每6个月查甲状腺功能,观察不良反应。Pwd检测:安静环境下于治疗前后(PAF在恢复窦性心律超过24 h以上),取平卧位,同步记录12导联体表心电图(纸速为50 mm/s),每份心电图至少记录5个心动周期。取基线平稳、图形清晰的心动周期进行测量采样,并在测量12导联P波值后,找出最大P波时限(Pmax)与最小P波时限(Pmin),Pwd=Pmax-Pmin。超声心动图检测:由专人测量,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LOGIQ-7型彩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平静呼吸,取5个心动周期,并求其平均值,测定左心房直径。研究终点:①治疗期间出现症状明显且被确认的心房颤动发作即退出实验;②治疗期间有下列标准之一终止观察:低血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大于正常值的2倍;甲状腺功能不正常;QT间期>0.45 s或出现尖端扭转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③完成12个月的治疗过程且无房颤发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反应及实验完成情况 93例房颤患者中,观察组出现眩晕1例,恶心2例,经对症治疗缓解,未影响继续用药,1例QT间期延长退出实验,1例因未能完成随诊被剔除;对照组出现头痛、头晕1例,经对症治疗缓解,未影响继续用药。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低血压1例,显著窦性心动过缓1例而未能坚持到研究终点,退出实验。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14 2,P >0.05)。共88 例完成整个实验,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43例。

2.2 血压控制水平 对照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分别为(148.5 ±10.6)、(137.8 ±9.9)mmHg;舒张压分别为(97.7 ±8.8)、(76.2 ±8.3)mmHg;观察组治疗前、后收缩压分别为(152.2 ±11.3)、(135.7 ±10.3)mmHg;舒张压分别为(99.8 ±9.4)、(74.1 ±7.9)mmHg;2 组治疗前后血压控制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2.3 心电图指标 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比较(±s)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 <0.05,△P <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 <0.05

组别 Pmax(ms) Pmin(ms) Pwd(ms)对照组治疗前 124.3 ±13.8 71.8 ±10.7 46.8 ±9.3治疗后 120.2 ±11.3 75.4 ±9.0* 42.5 ±8.9*观察组治疗前 127.8 ±14.0 72.4 ±11.7 49.2 ±11.2治疗后 118.6 ±13.8△# 78.9 ±10.5△# 38.6 ±9.3△#

2.4 左心房内径 对照组、观察组左心房内径在治疗前分别为(34.6 ±1.5)、(35.1 ±1.6)mm,P >0.05;治疗后6 个月分别为(34.3 ±1.4)、(33.7 ±1.5)mm,P <0.05;治疗后 12 个月分别为(34.0 ±1.4)、(31.6 ±1.4)mm,P <0.01。对照组治疗后 12个月左心房内径较治疗前减小(P<0.05),观察组治疗后6、12个月均较治疗前减小(P<0.01)。

2.5 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 治疗后2周对照组、观察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 93.0%(40/43)、93.3%(42/45),P >0.05;治疗后 6 个月分别为67.4%(29/43)、86.7%(39/45),P < 0.05;治疗后12 个月分别为 55.8%(24/43)、82.2%(37/45),P<0.01。

3 讨论

正常时心房内传导时间为50 ms左右。病理状态下心房肌活动的非均质性程度加重,除极速度减慢,不同部位心房肌兴奋性差别增大,传导速度及电活动的空间向量异常显著,不同导联的P波时间有很大差异,使Pwd加大。当心房内或心房间传导阻滞时,Pmax常大于110 ms,此时激动容易发生折返,并引起PAF。而Pmax与Pwd反映了心房内局部传导延缓和心房内存在部位依从性非均质电活动,是预测房颤的有效指标[3]。其次,左心房内径的大小直接影响PAF复律的成功率,并能推断PAF复发危险性的大小,从而指导PAF的治疗[4]。本研究结果显示,厄贝沙坦联合胺碘酮用于PAF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效果良好,显著缩短Pmax、Pwd,显著缩小左心房内径,而厄贝沙坦和氨氯地平在降血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可能还存在心房内压对心房牵张引起房颤这一因素的影响,说明厄贝沙坦抗房颤的作用独立于降压作用之外。

高血压病是引起房颤的常见原因之一[5]。而房颤具有慢性化倾向,反复发作并进展为永久性房颤有致血栓栓塞的风险[6],因此积极复律及维持窦性心律具有重要的价值。有研究表明,多数抗心律失常药在6~12个月时能够保持窦律者不及50%,而胺碘酮仍有50%~73%可以维持。胺碘酮对房颤的转复,防止复发,维持窦律的总体疗效较其他药物好,且负性肌力作用和促心律失常作用小[7]。但抗心律失常药物仅能减少房颤症状和严重程度,并不能完全遏制房颤的进展。有研究表明,房颤也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关系密切,高血压病患者RAAS系统激活,血浆和心房局部血管紧张素Ⅱ升高,加重心房纤维化以及影响心房的电传导性从而使房颤易于发生。同时血管紧张素Ⅱ与血管紧张素1型(AT1)受体结合后,可导致细胞内钙超载[8],使心房电重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缩短、离散及其正常生理频率适宜性消失,房颤易于诱发和维持。ARB厄贝沙坦通过阻断AT1受体使AT2发挥作用,减少心房肌钠内流,使心房肌细胞内Ca2+浓度降低,减少Na+-Ca2+交换,从而减轻细胞内钙超载,抑制延迟后除极,使AERP不受影响,逆转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左心室肥厚,可以延缓左心房扩大,降低左心房压力,抑制RAAS激活,抑制纤维细胞生长,延缓心肌细胞分化和凋亡,改善心房肌传导,进而抑制心房电重构及结构重构,降低房颤诱发率和持续时间,防止房颤的复发。

[1]冯立军,唐晶.替米沙坦对高血压病伴阵发性房颤患者的P波离散度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4):1675-1676.

[2]Kalus JS,Coleman CI,White CM.The impact of suppressing the renin-angiotensin system on atrial fibrillation[J].JClin Pharmacol,2006,46(1):21-28.

[3]马金霞,殷明君.P波离散度在预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房纤颤中的价值[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杂志,2005,3(4):289.

[4]王健,许左隽,吴士尧.左心房内径大小与心房颤动复律效果及其后维持窦性心律的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06,22(3):196-197.

[5]季选秀,王和德,张彦,等.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房颤发作的预测因素分析[J].山东医药,2008,48(35):70-71.

[6]周志宏,刘启明,陆士娟,等.胺碘酮联合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48(37):96-97.

[7]刘立新,冯雁玲,周书明,等.短期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老年心房颤动的疗效分析[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08,17(4):388-391.

[8]孟永,李芳,张敏.等.血管紧张素Ⅱ-2型受体在心脏保护方面的研究进展[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7,6(28):921-923.

猜你喜欢

复律窦性心胺碘酮
心脏超声血流参数对肥厚型心脏结构改变阵发性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后复律成功的预测价值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473例心房颤动患者复律前抗凝与血栓栓塞风险评估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急诊治疗效果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通脉复律汤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频发室性早搏60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