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必普联合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0例效果观察
2011-05-23
(沈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沈阳110041)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常表现为眩晕、呕吐,VBI反复发作可导致脑干、小脑或枕叶梗死,使患者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文献报道,敏使朗能有效改善患者眩晕症状[1],恩必普可增加脑缺血区血流量、促进缺血性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2],但两者联合应用治疗VBI的研究鲜见报道。2009年3月~2010年3月,我们采用恩必普联合敏使朗治疗VBI患者6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同期收治的VBI患者120例,男68例,女52例;年龄38~72岁(平均55.2岁),病程1 d~3 a。入组标准[3]: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定位于特定椎—基底动脉血管分布区;②症状突然发作,数分钟达高峰,一般24 h内缓解,至少有2次短暂发作病史并伴随以脑干缺血为主的其他症状和体征;③短暂发作间歇期无异常神经症状和体征(既往有脑梗死者例外);④至少满足以下2~3项:眩晕,呕吐+眼震,共济失调,口周麻木,吞咽困难,突发耳聋,椎动脉B超、多普勒超声(TC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显示椎—基底动脉狭窄;⑤排除颅脑外伤、低血压、血液病、贫血、颅内肿瘤等疾病。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其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予VBI常规对症支持治疗,同时口服敏使朗6 mg/次、1次/8 h,连用30 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口服恩必普200 mg/次、1次/8 h,疗程同上。
1.3 相关指标观察 ①临床疗效: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症状、体征变化,记录药物起效时间:显效指临床症状、体征完全消失,或起效时间≤2 d;有效指眩晕等症状明显减轻,有轻微头昏沉或头晕目眩,但不伴有自身及景物旋转、晃动感,可正常生活和工作,或起效时间3~5 d;无效指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变化,或起效时间>6 d[4]。②血液流变学指标:治疗前后分别抽取空腹静脉血,采用SA9000自动血流变测试仪测定低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及红细胞聚集指数。③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及配对t检验,率的比较采用 χ2检验,检验水准 α=0.05。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29例、有效2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88.3%,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20例、无效25例、总有效率为58.3%,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血液流变学指标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见表1。
2.3 不良反应 两组治疗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均无异常变化,亦未见过敏反应。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60,±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n=60,±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低切全血黏度(mPa·s)高切全血黏度(mPa·s) 血浆黏度(mPa·s)红细胞变形指数 红细胞聚集指数观察组治疗前 11.27 ±2.82 7.21 ±1.86 1.98 ±0.65 3.14 ±0.58 0.39 ±0.02治疗后 8.98±2.79*△ 6.42 ±1.08* 1.56±0.27* 2.69±0.42*△ 0.41 ±0.03*△对照组治疗前 11.98 ±2.73 7.29 ±1.68 2.08 ±0.58 3.08 ±0.58 0.42 ±0.08治疗后 11.58 ±1.64 6.68 ±1.42 1.86 ±0.42 2.98 ±0.48 0.47 ±0.11
3 讨论
VBI是老年人眩晕的主要原因。从解剖学上分析,左、右椎动脉均在颈根部自左、右锁骨下动脉发出,入第6颈椎横突孔,行于骨性隧道内,绕寰椎后弓,穿寰枕后膜,经枕骨大孔入颅,达延髓脑桥沟平面汇合成基底动脉,全程走行长且弯曲,故易受椎体及其附属结构的压迫,但动脉粥样硬化所致血管狭窄或闭塞是导致VBI的主要原因;此外全身血液动力学异常和血液流变学改变亦可影响椎—基底动脉系统供血。敏使朗又称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与组胺有相似化学结构,可直接影响前庭神经元的组胺代谢效应,特异性增加大脑、脑干内血液循环及内耳微循环,激发前庭代偿,减轻膜迷路积水,消除内耳眩晕、耳鸣和耳闭塞感,对各种眩晕均有效。临床实践证实,敏使朗治疗VBI起效快、疗效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但此药作用难以维持长久。恩必普(dl-3-正丁基苯肽软胶囊)[5~8]是一种能阻断多个脑损害病理环节的新型药物,主要活性成分为丁基苯肽(NBP),最早由南方水芹菜籽中提取,后经人工化学合成。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可能机制为恩必普具有下列作用:①可通过提高前列环素(PGI2)与血栓烷(TXA2)比值解除微血管痉挛、改善微循环重构、促进侧支循环,进而增加微血管数量及缺血区灌注,减轻脑水肿;②可通过保护线粒体功能恢复能量代谢,进而抑制神经细胞的炎症反应及凋亡;③能抑制TXA2合成的多个环节,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
综上所述,恩必普联合敏使朗治疗VBI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可明显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
[1]吴子明,张素珍,刘兴健,等.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内耳缺血相关性眩晕的疗效研究[J].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2007,24(18):26-29.
[2]Zhou HD,Wang YJ,Li JC,et al.Frequency and risk factors of 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 threemonths after ischemic st roke in china:the Chongqing st roke study[J].Neuroepidemiology,2005,24(1-2):87.
[3]罗毅.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诊断[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5,7(3):145-147.
[4]宋建良,孙新芳,吴承龙.敏使朗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杂志,2007,10(1):159.
[5]罗艳利,王瑞玲,魏娟红.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3):1045-1046.
[6]闫超华,冯亦璞.丁基苯肽对原代培养的大鼠皮层神经细胞外液6-keto-PGF1α和TXB2及其比值的影响[J].药学学报,1998,33(12):881-885.
[7]Liu CL,Liao SJ,Zeng JS,et al.dl-3n-butylphthalide prevent stroke via improvement of cerebral microvessels in RHRSP[J].J Neurol Sci,2007,260(1-2):106-113.
[8]范华,谭建萍,李晓萍,等.丁苯酞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溶血磷脂酸水平的影响[J].山东医药,2009,49(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