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2011-05-22魏杨倬倪明仿康露茜呼凯凯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1年11期
关键词:装备资源发展

魏杨倬,倪明仿,康露茜,呼凯凯

(1.装甲兵工程学院技术保障工程系,北京 100072;2.中国人民解放军38军66069部队,河北 保定 072650)

资源供应是军队现代化建设的基础,特别是军队装备建设消耗着大量的资源。在全球资源形势越发严峻的背景下,世界各国都在针对自身军队装备发展情况采取应对措施。军委领导明确要求军队资源节约工作要努力走在全社会前列。因此,我军装备建设要不断健全管理机制,提高技术水平,努力突破资源“瓶颈”,实现装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这将对未来军队发展带来巨大的军事效益、经济效益、资源与环境效益。

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严峻的资源短缺形式下,将可持续发展理论运用到装备建设中,从装备科研、采购、使用管理、维修保障以及退役报废装备全寿命周期过程入手,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规制度等手段和途径,促使装备全系统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突破资源“瓶颈”,达到以最少的资源投入、最低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获得最高的军事和经济效益,最终实现装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文中核心是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可持续发展实施规划必须在装备科研和采购这个源头上抓好装备资源的“优生”,在使用保障上抓好装备资源的“优育”,在退役报废上抓好装备资源的“再生”,突出装备全寿命周期可持续发展的重点领域及重点问题研究。

1 装备科研领域可持续发展

装备科研在装备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具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和先导作用,影响装备全系统全寿命的资源投入和整体效益,是关系装备可持续发展的源头。

1.1 实施原则

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科研领域可持续发展应遵循原则是:(1)有利于降低对不可持续供给资源的依赖。设计时要在保证性能、严格质量要求的前提下,通过优化结构、再生技术等措施,突破传统设计思路,尝试采用新能源、新材料等可持续供给能力强的资源替代传统资源,减少对不可持续供给资源的使用和消耗量。(2)有利于对装备进行现代化改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批批老旧装备逐渐退役报废,造成装备资源的浪费。因此,通过对退役报废装备进行现代化改造,重新投入使用,有效地减少装备资源的浪费。(3)有利于装备资源回收再利用。在装备设计阶段使装备具有良好的可拆卸性、可回收性等属性,使装备退役报废时便于对其实施再制造或材料回收。(4)有利于降低环境危害。科研领域要按照全系统全寿命的观点来审视装备可能产生的环境危害,并在设计中采取必要措施,遏制或减轻潜在的环境危害。

1.2 实施建议

基于以上原则,装备科研领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考虑以下实施策略。

1.2.1 开展装备资源性论证

在研究论证各类装备建设规划时,既要充分考虑军队装备自身发展的需要,及其对国防科技工业能力的牵引和带动作用,还要充分考虑对民用优势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由此可见,将资源性论证纳入装备建设顶层规划论证、装备发展型号综合论证等装备论证工作中,建立完善装备能耗、环保等资源性指标体系,明确装备通用化、模块化、标准化和集成化等设计要求,对装备维修、回收、拆解、翻新和循环利用以及确保装备“优生”、体系高效具有决定性影响。

1.2.2 加强装备资源性设计

装备资源性设计是围绕资源转换主线,充分考虑从地球环境(土地、空气和海洋)中提取材料、加工制造、包装储运、使用维修、拆卸回收和再循环等整个过程而进行设计,主要包括面向资源选择的设计、面向生产制造的设计、面向包装运输的设计、面向使用维修的设计、面向升级改造的设计及面向退役报废的设计等(图1)。因此,装备资源性设计应采用面向寿命周期的设计策略,考虑装备各个寿命周期阶段的资源性需求,并按照资源替代、集约整合、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进行设计实施。

1.2.3 构建以竞争为核心的装备科研机制

大力推行竞争性装备论证和研制,建立完善以竞争为核心的装备科研机制,打破传统的国防工业格局,鼓励非公有制企事业单位参与装备科研,最大限度地引导民用技术和产品直接用于军事目的,更大范围将民用资源用于国防建设。鼓励科研与生产单位联合参与竞争,鼓励军民结合型企业的发展,允许企业自主调整或重组为有实力的竞争主体。促进联合攻关,解决技术成果转让困难,缩短装备研制生产进程。

2 装备采购管理领域可持续发展

装备采购直接影响着装备质量及效益的发挥,是装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合理高效的装备采购管理是实现装备可持续发展、保证部队作战能力不断提高的有效手段,也是勤俭建军、节约装备经费的重要环节。通过合理的采购管理,控制高消耗、高污染装备资源进入部队系统,从源头上减少资源、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的污染治理成本。

2.1 实施原则

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采购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有:(1)有利于采购资源利用最优。建立健全装备采购信息发布制度,把科研生产定点制度改变为在资格审查基础上的市场准入制度,广泛吸纳具有规定资质的装备承制单位参与装备采购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军品、民品两个市场。(2)有利于装备资源减量使用。采购部门应该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从采购装备的设计、材料选取阶段就与供应商进行沟通和合作,既可以使管理成本大大降低,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产生废弃物,并有效降低采购活动对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从而减少采购的经济成本和社会环境成本。

2.2 实施建议

基于以上要求和目标,装备采购领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考虑以下措施和策略。

2.2.1 推行装备绿色采购

在从事装备采购活动时,引入环境认证的标准评估方法和实施程序,在技术、服务等指标同等的条件下,优先购买对环境影响较小的环境标志产品和服务。不仅关注所采购装备物资的价格及性能,更要关注所采购的装备物资在生产和使用环节上对人员及环境所产生的各种负面效应,强调可持续的装备发展模式,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引导、拉动和培育绿色消费市场,消费环节要大力倡导有利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消费模式。鼓励使用能效标识产品、节能节水产品和环境标志产品、绿色标志产品,减少过度包装和一次性用品的使用,通过实施装备绿色采购引导合理消费,规范消费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消费方式。

2.2.2 深化装备采购制度改革

大力推进装备竞争性采购、集中采购、一体化采购、网上采购和持续采办与寿命周期保障。加大年度采购计划采购方式的审核力度,严格限制单一来源采购,最大限度地采用竞争采购方式;继续扩大集中采购范围和规模;实施装备科研、购置和维修保障项目的一体化采购,加强全寿命全成本控制;对通用性强、技术标准明确的装备,积极推行网上采购,使有限的经费、人力、物力和技术等资源得到科学配置,提高整体使用效率。

3 装备使用管理领域可持续发展

装备使用管理领域可持续发展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战场,发展潜力巨大。推动装备使用管理改革,实现“平时精细管理,战时精确保障”,是装备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

3.1 实施原则

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使用管理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有:(1)提高部队战斗力为首要目标。管理出效益,管理出战斗力。按照信息化条件下作战的要求,加强装备使用管理的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和高度协同;对各类装备资源实施宏观调控,合理布局,整体建设;切实按照全系统全寿命管理和未来战争客观要求,瞄准“战场”,依托“市场”,在讲效益、求发展上做文章,形成与战法体系相配套、训法改革相衔接的装备管理体系。(2)有利于提高有限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益。一方面要节约和保护各类资源,另一方面必须考虑把稀缺的资源最有效使用的问题,即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提高有限装备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发挥出装备资源的最大潜力,缓解装备资源供需矛盾。

3.2 实施建议

基于以上要求和目标,装备使用管理领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考虑以下措施和策略:

3.2.1 创新装备资源使用管理机制

突出按需保障、单元携行保障、野战配套保障能力建设,充分利用地方保障资源,构建“平战兼容、军民一体”的装备使用管理模式;科学调整战备装备和训练装备比例,大力推进战备装备器材和周转装备器材轮换机制建设,有效提高装备使用效率;采取有效途径,鼓励支持军工企业扩大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尤其是紧急情况下的应急生产能力,逐步由传统的大规模装备器材储备向“以厂代储”模式转换,减少大量装备器材储备带来资源消耗或浪费。

3.2.2 加强装备资源优化配置

按照装备品种齐全、比例适当、性能匹配、功能互补的要求,统筹不同技术性能的装备梯次搭配使用,实现新老装备优势互补;准确掌握装备数量情况,科学确定装备配备、调整、使用动用的时机、方向和数量,优化装备梯次配备结构;解决装备系统配套问题,实现由基础设施配套向体系配套拓展,由单一分散配套向综合配套拓展,由营区配套向野战配套拓展,由技术配套向作战训练配套拓展;科学调整优化装备器材储备基数、库存标准,实施批次管理,科学筹划,用旧存新,均衡使用器材。

3.2.3 全面实施装备能耗管理

严格控制装备能耗,尤其是大型耗能装备、设施设备,采取多种途径,有效降低装备待机、空驶能耗,及时淘汰高能耗、不符合环保要求的落后装备,推动节能新技术、新设备、新装备的更新换代;广泛采用模拟训练、网上训练等先进训练方式,在保持或提高装备训练效果的前提下,有效降低实装训练产生的装备资源消耗;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在装备库、室场所的规模化应用,鼓励偏远地区单位就地利用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行合同能源管理,鼓励与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能源管理合同,充分利用地方专业技术和资金,从能源效率审计、节能项目设计、原材料和设备采购、施工、监测、运行管理等方面实现全面节能;对装备动用使用、能源消耗实施自动计量和动态监控。

4 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可持续发展

装备维修保障是保持、恢复和提高装备战斗力的重要保证。装备维修保障资源在装备资源中所占比例大,其配置与利用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着装备维修质量和效益,关系到装备可持续发展工作全局。

4.1 实施原则

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有:(1)有利于实现由“基于型号”向“基于能力”的维修保障建设转型,形成平战兼容的力量编成、上下衔接的任务体系、综合集成的资源配置和高效畅通的运行机制,降低装备维修保障资源消耗。(2)有利于构建资源节约型维修保障技术支撑体系。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应用是装备维修保障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现代化的技术水平可为维修保障提供既能克服资源不足,又能满足装备发展要求的极好条件。

4.2 实施建议

基于以上要求和目标,装备维修保障领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考虑以下措施和策略。

4.2.1 推行一体化保障模式

充分利用地方科技、人才、设施、设备等资源优势,构建基于军方主导的“平战兼容、军民一体”装备维修保障模式和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地方装备生产商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研制等技术发展快的优势,结合装备维修保障需要,将地方装备生产商的技术资源(设计图纸、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等)转化为部队装备维修保障需要的维修保障资源,完成装备专项修理、等级修理等保障任务。通过技术转化开发保障资源可以避免部队维修保障资源开发重复投人、重复研究,缩短保障资源的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

4.2.2 发展绿色维修技术

绿色维修技术是采用各类先进修理技术和方法鉴别、分析并采取措施消除维修保障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保持和恢复产品到规定状况以及提高和改善产品的性能;绿色维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维修保障资源中稀有昂贵材料及有毒、有害材料的使用。绿色维修具有优良环境性能,要求产品寿命周期中与维修保障相关的每个环节都对环境危害最小。绿色维修从纵向上包括从产品维修性设计,到使用阶段的维修保障活动以及产品报废后废弃物的处置;从横向上包括维修材料、维修工艺、维修设备和维修管理。大力发展绿色维修技术包括节约资源的工艺技术、节省能源的工艺技术和环保型工艺技术,包括提升引进装备自主维修能力,减少对外维修保障资源依赖;研发装备综合检测、不解体检测和自动检测技术,减少检测装备(设备)配置种类数量,提高装备综合检测能力。

4.2.3 开展维修信息化(E-维修)

E-维修(electronic maintenance)是一种维修概念或理念的创新,是将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手段广泛应用于维修作业、维修管理以及保障各个方面。E-维修带来了维修由手段到观念、方式、管理的一系列变化,如通过自动识别技术、计算机和通讯网络等技术,不需要将故障装备送修理厂,而实施远程诊断与修复,可以实现维修资源管理的网络化和全资可视化。E-维修对缩短维修时间、提高维修效率、节约维修资源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

5 装备退役报废领域可持续发展

装备退役报废的可持续发展是以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加强退役报废装备资源回收处理与再生利用,不仅能够大量节约原材料、零部件等装备资源,有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而且能够从源头减少废弃物的产生,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5.1 实施原则

基于资源约束的装备退役报废可持续发展主要目标有:(1)有利于装备资源回收再利用。通过建立科学的可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使用集中化、网络化管理手段,充分挖掘和利用可再生资源,达到资源的永续利用;(2)有利于辅助装备设计和决策。对退役报废装备一些重要数据如整个寿命周期的费用、资源消耗,有关再制造的数据等进行收集、统计、分析,为新装备论证、研制和装备再制造决策提供依据,使装备退役处理阶段由装备全寿命周期的终点变为装备全寿命周期的起点;(3)有利于环境保护。退役报废装备中有的本身属于易燃、易爆、有毒、放射性物质,处理不好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处理退役报废装备过程中,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这也是装备退役报废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目标。

5.2 实施建议

基于以上要求和目标,装备退役报废领域可持续发展应重点考虑以下措施和策略。

5.2.1 建立完善退役报废装备分类回收管理制度

为满足不同的作战需求,装备体系庞大,种类繁多,退役报废的武器装备也多种多样,大类分为主战装备、保障装备和电子信息装备。各大类中又可按照军兵种进行分类,而且不同类别的装备,资源属性、经济属性、回收属性差异极大,表现在装备的主要构成资源不同、剩余寿命不等、回收处理的技术不同、回收处理涉及的模式也大相径庭。例如,有的装备回收后不能直接利用,但可以作为另外一种产品的原材料投入到另一个供应链环节中的废旧装备,如金属边角料、以普通钢铁构成的报废武器装备、报废的各种非金属装备;有的经技术鉴定,尚有部分设备具有使用价值的退役武器、机械、车辆等机电设备和修理配件,等等。有别于传统粗放型回收体系,完善的退役报废装备分类管理制度能够对不同类别的装备或零部件采取科学合理的分类处理,实施差异化的再生利用,达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佳结合。

5.2.2 建立退役报废装备资源回收与综合处理中心

退役报废装备回收处理的运作,由回收、分类、检测、拆分、再加工处理等环节构成,然后根据需求将维修和回收的装备或零部件再生利用,重新分配到工厂或部队,将废弃物做无害化处理的过程。其基本运作流程见图2所示,虚线所示为退役报废装备回收处理的流程,对于不适合有军方处理的退役报废装备类别,则由社会化资源再生利用系统处理。根据退役报废装备回收处理全过程,建立退役报废装备资源回收中心和综合处理中心,对全军废旧装备回收进行统一规划和设计,把过去单个的维修厂、修理站进行整合。按照各个军区对装备物资回收的不同需求,建立相应规模的若干个回收中心,并与不同的军工企业建立战略联盟,建立了网络化管理模式,形成对退役报废装备的监督管理。通过回收中心对回收装备资源进行集中分拣、简单加工、资源分类后,向军工企业提供各种类型的分类原料,实现装备资源的合理再利用。

5.2.3 建立危险废弃装备资源环境监控体系

制定并不断完善环境认证标准和程序,强化监测中心能力建设,实施全过程监控,严格禁止使用落后的技术、工艺,以及设备拆解、利用和处置危险废弃装备资源,确保危险废弃装备无害化处理。

6 小结

着重分析研究了装备科研、采购、使用管理、维修保障和退役报废领域装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实施策略和相关案例,指出要在装备科研和采购这个源头上抓好装备资源的“优生”,在使用保障上抓好装备资源的“优育”,在退役报废上抓好装备资源的“再生”,从而为有效解决资源约束、环境约束、经济约束与装备发展的矛盾,实现装备全生命周期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方法指导。

[1]倪明仿,刘世伦,王树礼,等.装备资源性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内涵[J].资源科学,2010(1 2):2257-2262.

[2]倪明仿,魏杨倬.Research of e qui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based on resource constrain t[C].“2011年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上海电力学院,2011:356.

[3]郭小亮.Application of LCA on Military Equipment Sustainable Developmen t[C].“2011年能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上海:上海电力学院,2011:279.

[4]倪明仿,魏杨倬.浅谈军民融合式装备发展策略[C].中国工程科技论坛第1 2 3场论文集,北京:国防科技工业,2011:116.

猜你喜欢

装备资源发展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港警新装备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一样的资源,不一样的收获
防晒装备折起来
资源回收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资源再生 欢迎订阅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