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及纤维蛋白原的影响

2011-05-22江艳芬陈春叶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上海市200082

中国药房 2011年32期
关键词:血塞通达拉自由基

季 玮,江艳芬,陈春叶(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科,上海市 200082)

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是临床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致残率和致死率均很高。其中,炎症反应在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一种急性期蛋白,是反应机体炎症状态一项较灵敏的指标;而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g)不仅是形成血栓的重要物质,影响着全血及血浆黏度,同时又是常见的炎症反应标志物。血浆CRP和Fg的增高都是脑梗死的重要且有意义的指标。近年来的研究[1,2]已证实,CRP和Fg的检测对脑梗死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一定参考价值。血塞通注射液能有效的改善脑梗死病灶的供血,提高机体对缺氧耐受力和对抗氧自由基的作用,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药物。而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羟自由基清除剂,大量临床研究[3]证实,该药可有效清除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作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具有脑保护作用。由于急性脑梗死的病理生理改变是一系列复杂的过程,针对任何单一环节治疗,不可能完全有效的阻止神经细胞缺血损伤,只有联合应用作用于不同机制的药物才能达到协同作用。李滨等[4]在血塞通注射液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提高了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疗效。但目前尚无研究阐述依达拉奉和血塞通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时,对机体凝血和炎症反应等指标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观察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治疗作用,及对其血浆CRP和Fg的影响,以进一步评估该治疗的疗效及作用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发病时间在72 h内,均为首次发病或过去患病后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患者,符合1995年第4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5],经头颅CT证实为新发病灶,排除脑出血和严重并发症(急性心肌梗死、各种急慢性炎症、肿瘤、结缔组织病、严重肝肾功能或心功能衰竭等),应用炎症抑制药物和/或免疫抑制剂者不纳入本研究。

1.2 分组及治疗方法

符合条件者按就诊时间1∶1分为2组。治疗组:男性23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64.8±5.2)岁,发病时间(24.1±12.8)h,其中脑叶梗死13例、小脑梗死2例、基底节梗死19例、多发性梗死6例,伴高血压病者21例、糖尿病者10例。对照组: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63.9±5.1)岁,发病时间(23.5±12.1)h,其中脑叶梗死14例、小脑梗死1例、基底节梗死20例、多发性梗死5例,伴高血压病者19例、糖尿病者11例。2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构成比、发病时间及梗死部位等相关因素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注射用血塞通(冻干无菌粉末)(昆明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每支0.2 g)0.4 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每支10 mg)3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qd,静脉滴注,2组疗程均为14 d。研究期间根据患者病情允许使用脱水剂及降糖、降压等药物,禁止使用溶栓、降纤、抗凝药物及胞二磷胆碱等其他神经细胞活化剂。

1.3 观察指标及观察方法

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测定血浆CRP及Fg水平。在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4天按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 Stroke Scales,NIHSS)评分对患者的意识、凝视、视野、面瘫、上肢运动、下肢运动、共济失调、感觉、语言、构音障碍和忽视症等11项内容进行评分,以评价其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CRP浓度变化

治疗14 d后,对照组CRP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详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浆CRP浓度比较(mg·L-1,)Tab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concentration of CRP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g·L-1,)

表1 2组治疗前后血浆CRP浓度比较(mg·L-1,)Tab 1 Comparison of peripheral concentration of CRP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mg·L-1,)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后第14天10.5±4.515.2±4.8例数/n 4040治疗前20.6±7.620.4±7.8

2.2 2组患者治疗前后Fg浓度变化

治疗14 d后,对照组Fg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1),详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Fg浓度比较(g·L-1,)Tab 2 Comparison of concentration of Fg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g·L-1,)

表2 2组治疗前后Fg浓度比较(g·L-1,)Tab 2 Comparison of concentration of Fg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g·L-1,)

?

2.3 2组治疗前后NIHSS评分变化

治疗14 d后,2组NIHSS评分均显著降低,但治疗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详见表3。

表3 2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表3 2组治疗前后的NIHSS评分比较()Tab 3 Comparison of NIHSS score between 2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发生轻度胆红素尿1例;对照组发生轻微皮肤瘙痒1例,停药后均自行好转;2组均未见梗死后出血。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CRP是炎症反应的时相蛋白之一,正常情况下其是存在于血清或血浆中的一种微量蛋白。有研究[6]表明,体内CRP浓度与炎症累及的血管范围、所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及可能形成的梗死面积成正相关,因此其已被视为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独立预报因素。本研究亦显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CRP浓度显著增高。

急性脑梗死相关区域的脑组织严重缺血,导致组织能量代谢障碍,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开放,同时兴奋性氨基酸释放增加,N-甲基-D-天冬氨酸(NMDA)通道开放,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最终造成脑细胞损伤[7,8]。通过花生四烯酸反应可形成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物质,引起局部白细胞增多,从而加速合成CRP。降低血浆CRP水平现已成为治疗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新靶点,在曹红等[9]的临床研究中,发现短期应用他汀类药物可有效降低血浆CRP水平,改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Fg作为一种糖基化蛋白,同时又是常见的炎症反应标志物,其增加往往是机体的一种非特异反应,炎症、感染、外伤均可使其水平升高。其水平上升已被证实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10,11]。并且Fg已被视为是与胆固醇一样重要的危险因素,可损伤内皮细胞,增加内皮的通透性,对急性脑梗的发生、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12]。本研究的结果也与此相符。

血塞通的主要成分是三七总皂苷,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使血黏度降低,促进纤溶作用;能增加组织的血流量,改善微循环,减少组织的缺血、缺氧,促进细胞修复及再生;可保护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增强细胞内源性氧自由基的清除,缓解组织细胞的缺血、缺氧,促进细胞修复及再生,从而对脑组织缺血病理变化各环节都具有治疗作用[13],适用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

依达拉奉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刺激前列环素的生成,减少炎症递质白三烯的生成,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减轻自由基对组成细胞磷脂膜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损伤,对抗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过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

研究[14~16]表明,依达拉奉和脑卒中急性期使用的多种中成药(灯盏花、苦碟子和丹参等)合用时,没有发现相互药效降低,并能增强主要药物的药效,安全有效。本研究在血塞通注射液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依达拉奉,加强了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缺损症状的疗效,进一步降低了其血浆CRP和Fg浓度,未增加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本研究中,对照组治疗后血浆CRP和Fg均明显下降,也反映出血塞通的脑保护作用。加用依达拉奉后,血浆CRP和Fg水平下降尤为明显,但有研究[17]表明,依达拉奉本身不影响血凝系统,故其对血Fg水平的影响,可能与其能减少炎症介质释放有关,从而降低Fg水平。这也支持二者联用对脑的保护作用这一观点。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能够降低患者血浆CRP和Fg的浓度,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探讨。

[1]熊 勇,舒琉高.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2(3):181.

[2]杨晓熹.血浆纤维蛋原及D-二聚体含量测定在进展性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08,30(6):776.

[3]李少明,郑 东.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自由基含量的影响[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9,35(5):302.

[4]李 滨,潘瑞洪.依达拉奉辅助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临床观察[J].天津药学,2008,20(4):53.

[5]中华医学会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6]Burke AP,Traey PP,Kolodgie F.Elevated C-reactive protein values and atheroscler osis in sudden coronary death:association with different pathologico[J].Circulation,2002,105(17):2019.

[7]Fisher M,Bogousslavsky J.Further evolution toward effective therapy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J Am Med Assoc,1998,279(16):1304.

[8]魏岗之.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元保护治疗研究现状[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10):708.

[9]曹 红,孙长凯,赵 杰,等.他汀类药物对脑梗死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神经科杂志,2005,38(5):329.

[10]Spada RS,Toscano G,Chiarenza S,et al.Ischemic stroke and fibrinogen in the elderly[J].Arch Gerontol Geriatr Suppl,2004,(9):403.

[11]孟 红.缺血性脑卒中与血浆纤维蛋白原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3):6.

[12]苗 青,王 菲,周 媛,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血糖、纤维蛋白原水平与预后关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09,7(3):246.

[13]白 羽,张淑瑶,任 杰.三七总皂苷注射液治疗脑梗死的多中心研究[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1,20(4):257.

[14]高志强,盛 蕾,韩伯军.加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2004,17(5):139.

[15]郑泽荣,黄 敏,刘 晖,等.依达拉奉联合苦碟子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性及内皮素的影响[J].中国中医急症,2009,8(2):176.

[16]周 茵,宋雷凤,魏广宽.依达拉奉合并灯盏花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0,23(4):606.

[17]Edaravone Acute Infarction Study Group.Effect of a novel free radical savenger,edaravone(MCI-186),on acute brain infarction.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double-blind study muhicenters[J].Cerebrovase Dis,2003,15(3):222.

猜你喜欢

血塞通达拉自由基
自由基损伤与鱼类普发性肝病
自由基损伤与巴沙鱼黄肉症
陆克定:掌控污染物寿命的自由基
十天记录达拉维佳能EOS 5DS印度行摄
UPLC-Q-TOF/MS法快速分析血塞通、血栓通注射液化学成分
PCI 术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给予依达拉奉的效果评价
联用血塞通与天麻素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观察
檞皮苷及其苷元清除自由基作用的研究
棓丙酯联合血塞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观察
达沙替尼联合氟达拉滨对慢粒K562细胞的抑制作用研究